Baidu
map

Obes Res Clin Pract:我是一只抑郁的胖子......

2016-03-27 Seven L 译 MedSci原创

发表在Obesit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的研究称,就算是受过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当BMI上升到30-34.9 kg/m2时,与正常BMI、同等学历的女性相比,抑郁风险翻倍。休斯敦莱斯大学社会学系人口卫生博士后Ashley Wendell Kranjac说:“先前的研究表明,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中,肥胖和抑郁有关。但是关于教育程度高的女性,肥胖和抑郁之间是否还存在

发表在Obesity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的研究称,就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当BMI上升到30-34.9 kg/m2时,与正常BMI、同等学历的女性相比,抑郁风险翻倍。

休斯敦莱斯大学社会学系人口卫生博士后Ashley Wendell Kranjac说:“先前的研究表明,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中,肥胖和抑郁相关。但是关于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肥胖和抑郁之间是否还存在这种联系,是未知的。受过更高教育的人往往会有更高的收入、更好的邻居、更多的健康资源和更好的整体健康情况等,但是研究结果却让人惊讶。”

该研究纳入了1928名女性,根据BMI进行分组,低于标准体重组(< 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24.9 kg/m2)、超重组(25-29.9 kg/m2)、肥胖组Ⅰ (30-34.9 kg/m2)、肥胖组Ⅱ(35-39.9 kg/m2)和肥胖组Ⅲ(> 39.9 kg/m2)。

研究数据显示,伴有抑郁症状的女性,肥胖的可能性更高(P < .01)。随着体重的增加,抑郁评分也增加,虽然这之间的联系很微弱,但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教育程度和抑郁之间具有较弱的负相关性(P < .001),教育程度和BMI之间也具有较弱的负相关性(P < .01)。

与其他组相比,肥胖组Ⅰ(OR = 1.57; 95% CI, 1.11-2.22) 和肥胖组Ⅱ/Ⅲ(OR = 1.88; 95% CI, 1.29-2.76)伴有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更高,分别高出43%和57%。

肥胖组Ⅰ中受过12年以上教育的女性与正常体重组同等教育程度的女性相比,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更高(aOR = 2.15; 95% CI, 1.27-3.62)。肥胖组Ⅰ中大学教育程度的女性与正常体重组同等教育程度的女性相比,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也非常高(aOR = 2.82; 95% CI, 0.99-8.08)。

Kranjac说:“当探究心理健康和肥胖的时候,抑郁症状和肥胖的关系应该考虑。此外,教育的保护性作用并不与其他因素相孤立,在治疗肥胖和抑郁时,应该考虑到这些联合效应。”

原始出处:

Ashley Wendell Kranjac, Jing Nie,et al.Depression and body mass index, differences by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adult women in the U.S. Buffalo-Niagara region.Obes Res Clin Pract.2016;doi:10.1016/j.orcp.2016.03.002.

Despite higher education, women with obesity have risk for depression.Healio.March 25, 201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73984, encodeId=8073e3984c9, content=学习了,以前真不知道,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5dd51704841, createdName=1de8c9efm46(暂无匿称), createdTime=Sun Mar 27 14:36:00 CST 2016, time=2016-03-27,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03-27 1de8c9efm46(暂无匿称)

    学习了,以前真不知道

    0

相关资讯

Gastroenterology:婴儿期使用抗生素,增加儿童期的肥胖风险

婴儿期使用抗生素会为婴儿带来许多不利风险,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婴儿期使用抗生素增加儿童肥胖风险。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研究发现,小儿2岁前使用3种或3种以上抗生素处方会增加他们肥胖的风险。 科罗拉多大学医学副教授Frank Irving Scott博士指出,近几十年来通过研究证实,对牲畜使用抗生素会增

BJOG:孕期肥胖或增加孩子行为问题的风险

近期发表在BJO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的研究称,母亲肥胖会小幅度增加儿童行为问题的风险。匹兹堡大学的Sarah J. Pugh和同事对511对母亲-婴儿对从妊娠开始,随访到10岁,探究后代注意缺损多动障碍(ADHD)症状和情绪/行为障碍与母亲妊娠期体重增加(GWG)的关系。使用康纳斯的连续性能测试评估后代A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胖子得胰腺癌,死亡率会更高吗?

发表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的荟萃分析称,西方人群中胰腺癌患者发病肥胖与高死亡率有关。研究者将纳入的13项研究中胰腺癌患者的BMI进行合并分类:超重组、肥胖组和正常BMI组(对照组),然后进行荟萃分析。需要指出的是,13项研究中有8项研究的参与者在纳入研究时,没有患上胰腺癌,不过后期的随访过程中,保留了与胰腺癌发病和死亡相关的数据。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死亡风险比较:超重

ACC 2016:心脏病发作呈现年轻化!

在芝加哥举行的第65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会议称,严重心脏病发作患者呈现更年轻、更胖的趋势,相关危险因素还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和家族史,这是不可控制的因素。此外心脏健康还和饮食、运动、吸烟等有关,而这些是个体可以选择可以控制的。近几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积剧上升,当前已经到了迫切需要预防策略的时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最严重的致命性心脏病发作

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循证医学证据与争议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及老年性疾病增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率增高已成为全球问题。2016年3月19日,在第七届肥胖与糖尿病论坛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焱教授就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循证研究进展、减重治疗、降尿酸药物治疗等发表了精彩见解。 高尿酸血症(即男性血尿酸>420μmol/L,女性>360μmol/L)的危害和争议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以前被视为代谢综

65th ACC:关注女性心脏健康刻不容缓

女性就诊时,医生往往建议她们减肥而未提醒她们关注心脏健康。研究人员将会在即将召开的第65届美国心脏病学会会议上提出这项观点。尽管女性出现心脏疾病的时间较男性晚7-10年,它仍是导致民众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过去的20年里,女性在35-54岁时出现心肌梗死的人数增加,同年龄段男性人数减少。且在1997-2002年间,35-44岁的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发病率每年增加1.3%。 C. Noel Bairey M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