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咳嗽,并不是支气管肺炎那么简单,有可能感染了这种死亡率奇高的菌
2024-10-02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6 岁佳莹咳嗽发热,确诊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介绍该菌特性、流行区、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强调尽早诊治可降低死亡率。
今年6岁的佳莹,1个月前开始咳嗽,总是连着干咳,运动后明显,在当地医院应用头孢治疗后好转。但是停药后病情反复。半个月前佳莹开始发烧,最高时达到38.7℃,同时,咳嗽加重,在当地医院住院后,体温最高时达到体温最高39℃。考虑到孩子发烧时间较长,肺部感染,在医生的建议下,转往上级医院就诊。
是支气管肺炎吗?
佳莹的血常规中性粒百分比高一点,凝血功能、肺炎支原体抗体、13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核DNA检测都是阴性。
肺炎进行性加重,医生在给予抗感染、抗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气管镜下可见双侧气道粘膜糜烂,右中间支气管狭窄变形,大量分泌物栓塞,远端通气不畅,右下肺灌洗出血明显,及时给予止血治疗。
佳莹的发热仍然没有缓解,伴有阵发性咳嗽,有痰,不易咳出。医生为她做了痰培养,肺泡灌洗液培养,一般细菌图片检查,结核菌图片检查。医生在她的肺泡灌洗液真菌培养发现产红色素菌落,高度怀疑马尔菲尼青霉菌。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马尔菲尼青霉菌。医生介绍,马尔菲尼青霉菌侵袭力强,可引发多脏器衰竭,死亡率奇高。
马尔尼菲青霉菌,也称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致病菌,是青霉菌中唯一的呈现双向型的致病菌,一般多发生于免疫力有缺陷或者是免疫功能抑制的人,其致死率非常高,能达到90%以上,是一种严重的真菌病。
温度依赖性双相真菌
马尔尼菲青霉菌在25℃时呈菌丝相,双轮生,少部分单轮生;而在37℃培养时呈酵母相,酵母相为主要致病相。马尔尼菲青霉菌是篮状菌属中唯一的温度依赖性双相真菌。
主要流行区
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和我国南方地区,此外,在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瑞典、瑞士、英国、阿曼和美国也有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病例报告。这些患者大多数都有东南亚旅行史。在该病高流行区,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在艾滋病住院患者中的感染率为4%-16%。在我国,广西和广东报告的病例数最多 ,云南、福建、湖北、重庆和香港等地也均有病例报道。
皮肤表现
皮肤及黏膜表现约40%-80%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出现皮肤损害。
皮损包括:脐凹样皮疹、丘疹、结节、坏死性丘疹、痤疮样病变、毛囊炎和溃疡,其中脐凹样皮疹多见,类似于传染性软疣,常累及面部、耳部及四肢,偶尔累及生殖器,黏膜损伤与皮肤病变相似,常累及口腔、咽喉、消化系统和生殖器等。
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畏寒、寒战、发热,呈不规则中、高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消瘦、盗汗。
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胸腔积液。
血液系统:贫血、血小板减少。
淋巴系统:常见颈部、锁骨上窝、腹部淋巴结肿大。
消化系统:腹痛、腹胀、腹泻、黄疸、肝脾肿大、消化道出血、腹水等 。因腹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导致腹痛,以脐周明显,可有剧烈疼痛而无其他原因解释。病变波及口咽部时口腔疼痛,口咽部、上颚粘膜表面亦可见坏死性丘疹,累及食管时出现吞咽时胸骨后疼痛,上述疼痛影响患者进食,严重者无法饮水,流涎。
泌尿系统:肾功能改变,甚至肾功能衰竭。
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炎,少见报道。
诊断
TM感染的诊断需要综合评估宿主危险因素(如HIV感染、IEI、流行区旅居史、免疫抑制剂使用、器官移植史等)、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及病理。其中微生物学检测和病理活检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
诊断依据包括:
①皮肤多发脐凹样或炎性丘疹;
②呼吸系统症状及发热、贫血等全身症状;
③肝脾或淋巴结肿大;
④腹部CT见典型“三明治”样征;
⑤真菌培养是确定病原菌最为可靠的方法,从体内分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是诊断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金标准。在各标本检查中, 皮肤活检阳性率最高( 83.33%) , 血培养、骨髓培养阳性率也超过 70%, 而其他组织马尔尼菲蓝状菌检出率相对较低。
治疗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对马尔尼菲青霉菌最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有: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等均有一定效果。两性霉素B效果最好,价格不高,但需住院静脉给药,毒副反应大。伊曲康唑口服给药方便,不良反应较少。氟康唑效果差,复发率高。伊曲康唑不推荐作为诱导用药,可作为巩固、维持及预防治疗用药;氟康唑抗菌活性弱,仅推荐作为预防用药。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个体差异大,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并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药剂量。
本病是可以治愈的,尽早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而培养需1~2周时间,对于具有特征性皮疹者及上述较明显DPSM表现的重症患者,可在等待血培养结果的同时进行治疗。
参考资料
1. 儿童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广东)
2.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更新版)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感染# #马尔尼菲青霉菌#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