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过敏“恶魔” 协和专家强烈呼吁正确诊断、规范治疗
2017-08-16 郭玉卿 健康界
过敏门诊繁忙季其实集中在夏秋交替之际,但相比花粉,食物过敏或属最凶险疾病之一。如何对抗过敏?协和专家强力呼吁正确诊断,规范治疗。
“标林蜀黍满山岗,穗条迎风散异香。”花粉,一种极其普通且常见的自然物质,向来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知。当其流淌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更是跃然灵动。
但有一个群体,对他们来说,花粉犹如“恶魔”,闻之触之,苦不堪言,避之唯恐不及。究其原因,过敏体质使然。更糟糕的是,这个群体,每年都要历经两次“劫难”:春季和夏秋交替之际。
百花盛开的春季,花粉过敏人群的防护意识较强,防护措施和效果也比较好。殊不知,“立秋”后的“夏秋季花粉症”更值得注意。但对这一点,大众的认识还不足。
“中国过敏防治周”应势而建
据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主任尹佳介绍,“夏秋季花粉症”爆发区集中在中国长江以北,持续时间一般长达2-3个月,期间上千万的过敏患者会被发作性眼睛痒、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喘息等问题困扰,部分患者甚至会因哮喘发作严重需要急诊治疗,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质量。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主任 尹佳
至于夏秋季花粉来源,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副主任王良录特别指出,北方地区尤其是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的蒿属植物花粉和葎草花粉,当属“罪魁祸首”。这一发现早在40多年前便被北京协和医院首次确认,而豚草、柏树、桦树、法国梧桐、白蜡树等外来引进物种的花粉也“功不可没”。“因此,过敏门诊繁忙季多集中在8-10月。”王良录说到。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副主任 王良录
现实情况是,不仅大众对“夏秋季花粉症”认识不足,甚至部分医护人员也缺少相关知识。这一境况很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于医患双方均不利。
基于此,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等学会,和40余家媒体及企业共同倡议创建了“中国过敏防治周”,时间为每年8月的第二周。
“中国过敏防治周”以中国北方地区引起“夏秋季花粉症”最重要的致敏植物蒿草和葎草为标识,希望通过每年一周的活动,与全国关注过敏性疾病的医生、媒体、医药企业一起,集中宣传过敏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国人对过敏性疾病(变态反应疾病)的知晓度,为过敏性疾病的正确诊断、规范治疗和预防共同努力。
8月11日至12日,第二个“中国过敏防治周”期间,恰逢“第十一届协和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暨北京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第一届学术会议”召开。会议期间,尹佳和王良录再次强烈呼吁全国医护人员对过敏性疾病正确诊断、规范治疗。
过敏原不止花粉 诊疗现状堪忧
“大多数过敏属于基因缺陷型疾病,不同类型的易感基因缺陷所对应的过敏症状也不一样,以最常见的皮肤症状相关过敏性疾病为例,就有特应性皮炎(又叫湿疹,AD)、食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疹、接触性皮炎等。”尹佳介绍,“因此对于过敏人群来说,过敏原远不止花粉。但相比之下,食物过敏或属最凶险的疾病之一。”
对此,王良录持同样观点。食物过敏又称食物变态反应,和食物耐受不良以及食物特异质均属于食物不良反应范畴。三者的区别在于,发生机制不同。
尽管发病机制较为清晰,但食物变态反应的特异性诊断较难明确,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类食物种类繁多,其次食物经烹调、消化后其变应原也可能有所改变。
“因此,在全世界所有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南中,都不推荐单纯用IgG来诊断食物过敏和不耐受。”尹佳强调,过敏性疾病特异诊断的三大核心要素是病史、症状和体征。在此基础之上,推荐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皮内试验、皮肤斑贴试验、过敏原激发试验、血清sIgE检测以及血清总IgE检测这些国内诊断过敏性疾病常用方法,不推荐血清sIgG(如sIgG4)检测和生物共振方法。
“但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结果也不一定有诊断价值,阴性结果也不一定有排除诊断价值。”王良录补充道,“对于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皮内试验甚至点刺试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应慎用。对于口服食物激发试验诊断食物过敏性疾病,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攻击试验(DBPCFC)仍是金标准,但该标准有一定的危险性,且目前尚未在全国各个医院展开,也需慎重。”
相比食物过敏,“食物耐受不良,概念极度混乱”,王良录说。目前主流看法更倾向于将其定义为由非免疫反应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发病原因包括体内某些酶(如乳糖酶)的缺乏导致代谢异常、食物自身药理学特性,以及因食物处理不当产生的食物中毒样反应等,且耐受量个体化较明显,当摄入量超过耐受量便会诱发症状。
“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关于中国普通人群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数据,只有针对就诊患者群体的研究。”尹佳说,“只有基于普通人群的调查才能反映中国人过敏的真实情况。”
对此,自2010年开始,由原卫生部行业基金支持,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全国18家三甲医院开启的,针对全国18个地区的18万份普通人群入户筛查问卷,给这一数据的获取带来了曙光。据了解,目前已有13万份来自全国的调查数据进入中心,更详尽的数据正在进一步核实和统计中。除此之外,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还在建设中国9种主要过敏性疾病的大数据库。
“逆来顺受” 不如主动出击
过敏性疾病是常见病,据初步估计,中国的过敏患者数过亿。但长期以来,我国过敏性疾病患者不能得到针对其病因的特异性诊断和治疗。“这不光跟缺乏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治标准有关,还跟缺乏过敏专科医生,以及缺乏合法的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有关。”尹佳指出当下过敏性疾病诊疗不规范原因所在,“这种现象甚至在北京某些著名三甲医院同样存在。”
据了解,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每年要接诊许多从外院转诊而来的‘食物不耐受’患者,其中不乏4、5岁的儿童。王良录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提及,“这些患者大部分做过生物共振检测和食物不耐受检测,所给出的诊断结果均为牛奶、鸡蛋、小麦、西红柿等食物过敏,导致一些家长异常担心,甚至有些过度,其实真正情况并不是这样。”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几乎在全国范围都存在,与大众获取过敏知识便捷,但却无法甄别信息真实性也有关。
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制定一份中国人自己的食物过敏诊断和管理以及治疗指南迫在眉睫。尹佳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首任会长,她已经组织分会成员一起制定关于严重过敏反应和过敏疾病特异性诊断相关的指南,期冀年内完成。
在完成之前,将以《美国食物过敏诊断和管理指南》2010版作为诊疗参考,其中提及不建议用包括生物共振法和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等在内的多种非标准化检测,作为IgE介导食物过敏的常规检查,因为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检测对诊断食物过敏有价值。
这个建议得到了欧洲变态反应学会(EAACI)的认同,“一切用于过敏性疾病的检测手段均应该有科学依据,否则可能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例如,EAACI不推荐用IgG4作为诊断食物过敏依据,理由是在缺乏明确食物过敏病史和激发试验的情况下,血清特异性IgG4或IgE浓度水平只是提示血清中存在该抗体。如果错误解释IgG4检测结果,则会导致病人营养不良。
但是在中国,这种错误认识和诊疗仍存在。
“此时,作为受过专门培训的变态反应专科医生,我们应该发出声音。因为防治过敏性疾病,首先要正确诊断。没有正确的诊断,就没有正确治疗的基础,用不正确的方法诊断过敏性疾病,根本就谈不上规范的治疗。”尹佳对国内现状提出建议。
其实,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过敏治疗,早在6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
9种制剂 惠泽上亿人
业内人士悉知,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基础是过敏原制剂。但长期以来,我国缺乏相关制剂,加上半个多世纪以前,几乎全部进口过敏原制剂对国人无效,造成很多过敏性疾病患者无法得到确诊和脱敏治疗。
为此,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前辈们带领科室展开了对我国过敏原的调查研究,最终发现蒿属植物花粉和葎草花粉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致敏原。之后又做了真菌的调查,摸清了全国花粉和真菌的分布情况,奠定了中国变态反应学的基础。
后来在这些研究之上,尹佳又带领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团队,主持了《中国过敏性疾病诊疗体系建立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耗时十余年,通过大样本临床试验,率先验证了应用蒿花粉、葎草花粉等9种变应原制剂,进行皮内试验的国产过敏原制剂特异性诊断与免疫治疗的临床价值。
这一成果获得北京市药监局9种过敏原注射剂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准文号,作为特殊的医疗机构制剂,协和医院的过敏原制剂可以在全国各大医院调剂使用。
据尹佳介绍,这9种制剂涵盖了尘螨、霉菌、春季花粉、秋季花粉、宠物皮屑等生活中最常见的过敏原,因此我国将有上亿过敏患者受益。为此,这个课题被评为201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医学科学院转化医学成果奖、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一等奖。
另据了解,年内尹佳还将带领团队向国家药监局提交8种花粉过敏制剂新药的注册申请。该项目由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基金支持,目前已经完成了3000例这8种新药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其中包含12种过敏原。一旦这8种花粉过敏制剂新药获批,将填补我国花粉过敏类过敏原制剂药物市场的空白,造福更多的花粉过敏患者。
除此之外,从2001年至今,可以说尹佳团队一直在致力于我国过敏原制剂新药的研发,因为过敏原制剂注射是国际上脱敏免疫治疗的主流,被世卫组织认为是“目前能阻止过敏疾病自然进程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事实上,北京协和医院研发的变应原制剂已在全国安全应用了40多年,最多的时候,全国900多家医院都使用协和的过敏原制剂来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但北京协和医院过去数十年都是以低于进口药物数十倍的价格提供给全国上千万的患者,近乎免费赠药。
在一种新药研发公认耗资数亿美元的当下,这种做法的背后是北京协和医院默默的奉献和付出,以及协和人耐得住寂寞的胸怀。但与此同时,希望得天独厚的临床优势能够加快北京协和医院过敏原制剂新药研发和注册的步伐,为更多过敏患者解除痛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抗过敏#
107
#规范治疗#
67
#协和#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