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教授:新冠病毒尚未发现“实质性突变”
2020-04-26 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报
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人们对疫苗的期待与担忧并存。近日有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已经产生能切实影响致病性的突变,这些突变会给疫苗研发带来更大困难吗?
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人们对疫苗的期待与担忧并存。近日有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已经产生能切实影响致病性的突变,这些突变会给疫苗研发带来更大困难吗?
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回应《中国科学报》:“现有疫苗的研发是基于目前病毒抗原情况而设计的。如果病毒出现变异情况,肯定会影响免疫效果,甚至‘脱靶’。目前研究表明,病毒有些变化,但还没发生实质性突变。”
秦川将自己提到的“实质性突变”,定义为能引起疫苗脱靶的突变。
除突变外,另一个让人忧心疫苗的理由是“ADE效应”(抗体依赖增强效应):某些病毒一次感染产生的抗体,不仅不能中和病毒,反而让二次感染的症状更加严重。ADE效应会导致部分疫苗无效甚至有害。
对此秦川表示,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新冠病毒会产生ADE效应。“ADE现象确实是疫苗研发和使用中最担心的问题。尽管我们对恒河猴模型免疫攻毒后,肺部没有发生比对照组更重的病变,而是得到了改善,因而排除了ADE效应。但并不能说明所有疫苗都不会出现ADE现象,ADE效应是否出现是和每种疫苗的特性相关的。”她说。
4月20日,秦川团队领衔在预印本论文平台bioRxiv上公开了首例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结果。数据显示,国产在研灭活疫苗PiCoVacc在小鼠、大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均可诱导新冠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产生。这些抗体能有效中和10株具有代表性的新冠病毒毒株,提示这种疫苗或对全世界广泛流行的新冠病毒具有广谱作用。
重要的是,在接种 PiCoVacc 的恒河猴中,也没有观察到ADE效应和免疫病理情况恶化现象。
当地时间4月23日,《科学》官网对本篇预印本论文进行了报道。新闻指出,在众多疫苗开发项目中,这是第一次看到一款新冠疫苗对动物产生了保护效果。
除秦川团队外,浙江省疾控中心张严峻团队、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团队、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多家单位也参与了合作。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新冠肺炎,疫情何时才能消失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