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丙肝近期重要研究进展汇总
2017-09-10 MedSci MedSci原创
我国丙肝防治在认知率、诊断率、治疗率以及药物可及性、可负担性等多方面都落后于乙肝。消除丙肝应以疾病教育为根本,同时从治疗突破,让患者在实现治愈的同时获益于生命质量的提升。丙型肝炎病毒(HCV)可缓慢发展多年,通常无症状,但可引起严重的肝损伤和肝癌。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丙肝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一同分享。【1】慢丙肝患者接受DAA治疗需警惕HBV再激活当前或既往HBV感染的慢性HCV患者在DAA
我国丙肝防治在认知率、诊断率、治疗率以及药物可及性、可负担性等多方面都落后于乙肝。消除丙肝应以疾病教育为根本,同时从治疗突破,让患者在实现治愈的同时获益于生命质量的提升。丙型肝炎病毒(HCV)可缓慢发展多年,通常无症状,但可引起严重的肝损伤和肝癌。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丙肝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一同分享。
【1】慢丙肝患者接受DAA治疗需警惕HBV再激活
当前或既往HBV感染的慢性HCV患者在DAA治疗期间,HBV重新激活相关的肝炎复发事件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的研究表明,在HBV高流行地区,如台湾地区,HBV暴露对全口服DAA药物治疗(慢性HCV)没有影响。然而,研究人员发现,治疗期间,患者仍然存在HBV病毒学再激活与临床肝炎复发的风险。根据近期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现症感染HBV的慢丙肝患者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期间,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风险。该项研究结果显示,抗-HBc血清阳性对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影响甚微。然而,对于当前HBV感染的慢丙肝患者应用DAA治疗时仍然存在HBV再激活的风险。因此,DAA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HBV DNA水平尤有必要,尤其是密切监测治疗前HBV DNA水平较高的患者。
【2】慢丙肝患者接受抗HCV治疗的乙肝病毒再激活
关于抗-HCV治疗对HCV/HBV合并感染患者的HBV再激活的真正影响的研究信息很少。同时,FDA(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和EMA(欧洲药物管理局)警告需注意接受无IFN方案抗病毒治疗的HCV患者中HBV再激活的风险。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组合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对HCV / HBV合并感染患者HBV再激活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接受抗HCV抗病毒治疗的HCV/HBV合并感染患者中,HBsAg+患者可能容易发生HBV病毒学再激活。然而,HBV-DNA水平中度适度(<20 000IU/mL)且无临床影响(无ALT抬高)。但是,尽管没有临床应答,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CV感染患者应确定HBsAg状态,如果为阳性,则应在抗病毒治疗期间进行监测。
【3】LGP2在丙肝病毒诱导的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LGP2可以作为MDA5的辅助因子,在MDA5介导的信号通路中起正调控的作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它能够通过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来建立持续性感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上海巴斯德所病毒性肝炎研究组博士研究生黑蕾在研究员钟劲的指导下,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LGP2基因敲除细胞系,通过基因敲除和回复实验,证实了在HCV病毒感染诱导的干扰素信号通路中,LGP2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意思的是,他们发现LGP2的敲除对于HCV 3’UTR RNA或双链RNA PolyIC转染所诱导的干扰素信号通路并无影响。机制研究表明,HCV感染可以诱导LGP2特异性地和MDA5结合,并帮助MDA5识别更多的HCV RNA。同时,ATPase 活性对于LGP2的功能是必需的,ATPase功能缺陷性型LGP2不能帮助MDA5识别HCV RNA。该项研究首次揭示了LGP2在宿主固有免疫系统识别HCV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RIG-I样受体家族不同成员在RNA病毒诱导的干扰素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
【4】研究发现药物阻断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机制
在全球范围内,有7100万丙肝感染患者。经过数十年的感染后,慢性丙肝会进一步损坏肝脏,提高其发展成为肝病终期及肝癌的风险。如今,在美国,该病毒成为导致肝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自研究开发了联合疗法后,丙肝对抗病毒药物具有了抵抗性,极有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在一组药物疗法中,抵抗性尤其重要,但其阻止病毒繁殖的作用机制知之不多。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知名NS5A抑制因子的抗病毒药物是如何与病毒作用的,并且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了丙肝病毒之间具有差异性。
【5】丙肝肝硬化DDAs治疗:MELD评分来指导
直接抗病毒药物对包括代偿性肝硬化在内的慢性HCV感染的患者高度有效且耐受良好。然而,对于严重的进展期肝病患者,该药物的治疗效果尚缺乏数据。研究人员对西班牙丙型肝炎登记中心的全国范围内多中心患者进行非干预性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常规应用无干扰素的直接抗病毒药物方案对包括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在内的进展期肝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表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学反应率低且严重不良反应高。在此背景下,MELD评分大于等于18可帮助临床医生识别高并发症风险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研究进展#
0
不错的文章值得学习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