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蔡建强教授揭秘:肝癌预防的“隐形盾牌”与MDT诊疗的革命之路

2025-03-14 医悦汇 医悦汇 发表于陕西省

【医悦汇】特别邀请到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为我们揭秘肝癌预防与MDT在肝癌诊疗中的重要性与挑战。

编者按:在肝癌的预防工作中,提高公众对肝炎感染和肝癌风险的认识至关重要,而媒体在科普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此外,MDT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许多地方的MDT实践仍停留于表面形式,缺乏真正的团队协作与学术争鸣。

【医悦汇】特别邀请到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为我们揭秘肝癌预防与MDT在肝癌诊疗中的重要性与挑战。

医悦汇:肝癌的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请问对于提高公众对肝炎感染和肝癌风险的认识,您有哪些建议呢?

蔡建强教授:我深感媒体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性,因为科普事业的成功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我衷心期望媒体能在面向公众的科普宣传上进一步细化并切实落实各项措施。

此外,我认为某些语言表述对于公众而言可能并不够直接或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它们往往局限于一些日常的生活小常识。然而,这些常识虽然每天都在被提及,却往往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真正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因此,我们需要从改善环境入手,推动科普工作的深入。

同时,持续的宣传尤为关键,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众所周知,肝癌并非“富裕病”,而是一种与贫困环境紧密相关的疾病。环境越恶劣,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肝炎的发病率以及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风险就越高。而这些地区的人群往往缺乏相关观念,经济条件和教育背景也相对较差,对疾病的认识自然不足。

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加大在这些地区的宣传力度,向他们传授更多的医疗知识,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将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就像不断敲响警钟,无论你是否愿意倾听,警钟都会持续响起,最终让你感受到它的存在,从而对你产生一定的约束力。

然而,目前媒体在科普宣传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优质的科普内容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平台上难以触及基层群众,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变形或失效。因此,我们首先要提升地方医院医生的科普知识和水平,让他们成为科普工作的中坚力量。

科普并非易事,它是一门需要深厚思想、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以及对疾病深刻认识的学问。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这些医生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科普能力。同时,我也希望媒体能与我们携手合作,共同推进科普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人受益。

医悦汇:在肝癌的临床实践中,MDT多学科诊疗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一方面还存在哪些挑战?未来可能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

蔡建强教授:我深知,今日张院士所分享的人文关怀及早幼粒白血病的治疗案例,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医疗实践之中。这些生动的故事,无一不凸显出医疗水平的重要性。当我们谈及MDT(多学科团队协作)时,单打独斗的体系显然无法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

在许多场合,我们常看到内科、外科、放疗科、诊断科及病理科的专家们围坐一堂,看似构成了MDT,但实际上,我们对MDT的理解尚待深化。MDT不仅是一个团队,更是各学科前沿的引领者,是学科带头人的集结。他们需具备高超的疾病诊治能力,并在疾病认知上达成共识。决策不应由个人独断,而应基于团队的共识。遗憾的是,一些地方的MDT实践仍停留在形式层面,缺乏真正的学术争鸣与合作精神。

MDT的终极目标,是个体化治疗,即“量体裁衣”。鉴于肿瘤具有多渠道、多因素及长时间的演变特性,MDT需根据疾病的发展过程,灵活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然而,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诸多:对MDT认识不足、水平与能力有限、合作精神缺失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否则,MDT将流于形式。

在共识与指南中,我们反复强调加大学科建设的重要性。MDT本身即为一个多学科统一体,它强调团队的团结、思想碰撞与融合。团队的精神在于合作共赢,最终目标是实现患者的长期生存。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关注患者的多方面问题。首先是疾病状态,即疾病的发展程度。我们能否准确把握?能否深刻理解?正如张院士所言,早幼粒白血病在过去曾是未知领域,砒霜(三氧化二砷)的治疗作用也是经过不断探索才得以确认。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患者的疾病状态,这是多学科水平的体现。

其次是患者的背景,包括教育背景与心理状态。教育背景影响对疾病的认识,而心理与疾病紧密相连。因此,我们的治疗模式需涵盖心理、病理与社会三个方面。社会背景,即患者的家庭与经济条件,也是治疗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当家庭背景与经济条件允许时,我们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然而,当疾病已无法治愈时,我们需与患者及家属深入沟通,确保他们充分理解治疗方案,这体现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在人文关怀方面,我们需遵循规范化与微创理念。微创不仅是一个技术手段,更是一种理念,需贯穿于MDT的所有决策中。同时,个体化治疗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与疾病特点,实现“量体裁衣”,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治疗不应盲目迎合患者的要求,而应基于疾病的实际需求。

最后,人文精神与关怀应始终贯穿于治疗过程。它不仅影响患者,也影响医生。因此,我们的团队需时刻体现人文关怀,从始至终地关注患者的需求与感受。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6091, encodeId=221822560917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70d812691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癌#</a> <a href='/topic/show?id=7ad3114290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MD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429, encryptionId=7ad31142900, topicName=MDT), TopicDto(id=81269, encryptionId=370d8126914, topicName=肝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Mar 14 17:56:00 CST 2025, time=2025-03-1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14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肝癌治疗的未来方向:栗光明教授谈肝移植与新兴治疗手段

肝移植手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将一个健康的肝脏植入患者体内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终末期肝病和肝癌患者。目前,肝移植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

【期刊导读】荟萃分析:MAFLD/MASLD显著增加肝癌发生风险,但对肝癌术后预后无显著影响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哲宇教授团队发表了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MAFLD/MASLD可显著增加普通人群和慢乙肝患者的肝细胞癌发病率,但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长期预后没有显著影响。

​以最新肝癌诊疗指南为依据,中西医优势互补,提升中晚期肝癌疗效

我国中晚期肝癌患者占比高,预后差。2024 年国家卫健委等发布三个肝癌诊疗指南,介绍了西医局部与系统治疗手段,阐述中医辨证论治等内容,强调中西医结合对中晚期肝癌治疗的重要性。

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前,这些检查你必须知道!

本期“抗癌微视”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刘梅教授和大家聊聊肝癌免疫治疗那些事儿~

Nature:克拉屈滨或可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

晚期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治疗,已从系统化疗逐渐过渡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联合治疗。但是分子分型仍然进展较小。不过,从科研上看,肝细胞癌的分子分型正从单一的病理学分类向多维度、整合基因组、转录组

Cell Metab:高平/孙林冲/张华凤揭示了肠道细菌胆汁酸代谢与抗肿瘤免疫的关联

该研究发现AKR1D1通过促进胆汁酸代谢介导的NK细胞毒性抑制肝癌进展。

科技引领下的肝癌治疗:刘连新教授谈肝癌临床研究进展与MDT治疗策略

【医悦汇】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刘连新教授做客对话大咖,就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转化治疗及肝癌多学科诊疗进行分享。

肝癌治疗的“精准狙击手”,你真的了解吗?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肝癌的新兴疗法——钇-90树脂微球。由于在控制肿瘤方面效果显著且术后不良反应轻微的优点,使得钇90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也伴随着一些误解和疑问。

郝纯毅教授解读肝癌治疗之百年变局:从局部到全身的融合之路

【医悦汇】特别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郝纯毅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为我们深入解读2024年肝癌领域的研究进展,剖析未来肝癌外科诊疗的发展方向,以供业内交流与学习!

从理论到实践:钇-90剂量学如何提升肝癌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剂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以及钇-90微球在体内的分布对治疗的影响。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