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上海医院进入“战高温”模式:14家医院日门急诊超1万人次

2018-08-08 陈斯斯 通讯员 徐运 澎湃新闻

截至8月7日,上海今夏高温天累计已达13天。天气炎热,上海市各级医院的服务量也随着气温大幅攀升。“天气一热,就诊人数增多,下午和晚上的时候,输液大厅的座位都被坐得满满的。”中山医院抢救班护士单明敏说,“每个病患每天至少输液三瓶,护士每天需要配备的输液袋就接近400袋。”而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医护人员常常超负荷工作,上午的门诊,直至下午3点诊治也成为家常便饭。统计显示,14家三甲医院日

截至8月7日,上海今夏高温天累计已达13天。天气炎热,上海市各级医院的服务量也随着气温大幅攀升。

“天气一热,就诊人数增多,下午和晚上的时候,输液大厅的座位都被坐得满满的。”中山医院抢救班护士单明敏说,“每个病患每天至少输液三瓶,护士每天需要配备的输液袋就接近400袋。”而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护人员常常超负荷工作,上午的门诊,直至下午3点诊治也成为家常便饭。

统计显示,14家三甲医院日门急诊量连续超过1万人次,普遍较去年同期上升10%左右。而连续的高温天,导致老年病人和急诊、重症病人增加。来自上海医疗急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入夏以来,尽管接诊到的中暑人群并不多,但老年病、血管疾病、外伤等接诊病例增多。

为加强门急诊和病区工作力量,上海各级医疗机构纷纷进入“战高温”模式。大医院医生为了不耽误病人就诊,有的吃午饭只用七分钟,有的从上午8点半工作至次日凌晨2点;家庭医生更是走街串巷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

上海市卫计委表示,“烧烤天”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高温天带来的就医变化尚未完全呈现出来。未来一段日子,门急诊人数可能还会增加。

急诊科医生:七分钟吃完午饭

高温来袭,各大医院的急诊科承受了不少压力。

在中山医院,这几天抢救室和大厅区域约有120位病患。已有十年工作经验的抢救班护士单明敏说,“每个病患每天至少输液三瓶,护士每天需要配备的输液袋就接近400袋。”在急诊科大楼二楼,新改造的输液室最多可以容纳180名患者。

“天气一热,就诊人数增多,下午和晚上的时候,输液大厅的座位都被坐得满满的。”单明敏说,“来我们这里都是相对危重的患者,救命是关键。医护人员常常是抢救成功后,才发现衣衫都湿透了。”

“哪里不舒服、吃过什么药了吗?有什么既往病史吗……”询问病人、进行诊治、开具医嘱,急诊科医生邓至用免洗洗手液消毒,紧接着叫了下一位病人的号。从早晨7点半到中午12点,他接诊20多位病患,均得到了及时诊治。一些病情比较危重、需要“特别关照”的病人,他还要亲自陪同进行各项检查。

“天气一冷一热,上了年纪的人就会不舒服,血管病、脑血管病患者就诊人数增加,一天看五十几个病人都是家常便饭。”入伏首日,抢救室就接诊了25个危重病人。医生们练就了一项特殊技能——一上午不喝水、不上厕所,为了不耽误病人问诊,邓至吃顿午饭也只用了七分钟。

而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暑期更加剧了医生们的忙碌。

下午2点半,血液肿瘤科主任沈树红刚结束上午门诊患者诊治工作,刚走出门诊诊室,还来不及喝一口水,就被住院患者围住,医护一同商量患者后续移植方案。暑期是血液肿瘤科老病人复诊的高峰季,医护人员常常超负荷工作,上午的门诊,直至下午3点诊治也成为家常便饭,医护人员仅利用短暂的10分钟吃饭,饭后即刻投入到繁重的医疗工作中。

心内科主任李奋每天马不停蹄地为患者诊断、治疗,在导管室为患者做心导管检查、介入封堵、支架、射频、起搏器检查,最晚的时候,治疗从上午8点半持续至次日凌晨2点。

统计显示,上海龙华医院、仁济医院、中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新华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瑞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华山医院、长海医院、曙光医院、岳阳医院、第十人民医院、东方医院等申城14家医院日门急诊超过1万人次,普遍较去年同期上升10%左右。其中仁济医院、中山医院、新华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单日峰值达到1.6万人次左右,龙华医院由于推出中医特色门诊,门诊量最高超过1.7万人次。

医院:提供驱蚊液、饮品、扇子等

门诊量增多,并不意味着医疗服务质量下降。沪上各家医院多方协调,从细节入手改善患者体验。

在瑞金医院内科急诊病区,病区护士主动提供高效驱蚊液给患者使用,同时指导清理纸盒水果篮等以减少蚊虫滋生。在重症监护室,一些急危重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即便开着空调,仍感觉十分燥热,护士主动提供扇子及迷你风扇。肾内科为每间病房配备单独的空调遥控器,既方便了患者对于温度的随时调控,又省去了患者以往来回护士台的时间。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进入7月后,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数较上月上升11.5%,分娩量上升13.8%,为了缓解准妈妈们的焦虑情绪,医院推出了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疏导措施。

在产科门诊,医院推出公益性的《红孩儿诞生记》活动,为每个准妈妈在产检时提供免费拍摄,同时还提供分娩后宝宝的出生照拍摄服务。在住院部,中西医结合科考虑到住院病人在化疗用药之后可能会口腔溃疡等一系列上火的表现,因此根据患者个人的体质配备了三花汤、个性化的膳食和暑期特色甜点,如绿豆汤、冬瓜薏仁汤等去湿饮品。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西院增加电风扇使室内空气保持流通;西院产房病区为新入院的待产妇提供干毛巾擦汗,一旦发现有汗湿衣服的孕产妇,护士会马上帮助其用干毛巾擦干汗水并更换病服,以防止感冒。

从7月1日起,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东院的第十三病区,为患者推出了包括汤羹在内的夏日营养餐供病人选择,服务于该病区内的术后病人、身患妇科肿瘤的化疗病人,以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需要订制饮食的普通妇科病人。菜单以营养、清淡为主,订餐后为其送餐到病床床边。

岳阳医院今年的冬病夏治就诊人次比去年增幅达20%左右,入伏以来,每日冬病夏治敷贴门诊近2000人次的服务量。

其中儿科、呼吸内科等科室更是人头攒动。儿科敷贴自6月25日开展至今已为1.8万余人次患儿治疗,高峰期平均每日为700余名患儿治疗。医院特意辟出1号楼一楼作为敷贴门诊治疗候诊场地;设立敷贴收费专窗,并在1号楼放置了3台一体自助机,每日安排工作人员在自助机边指导患者挂号、收费,避免了患者来回奔波,大大简化流程。敷贴号源全部实现线上预约挂号,避免以往排长队的现象。

家庭医生:走街串巷服务社区百姓

不想去大医院“轧闹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成为患者就诊的重要一环。

随着上海家庭医生“1+1+1”签约比例稳步提高,医疗资源分布逐步均衡,市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高温季节社区居民遇到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已经渐渐习惯不到三甲医院“轧闹忙”,而是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因此,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迎来了就诊高峰。而家庭医生更是冒着酷暑,走街串巷为老年居民进行体检和慢病随访。

奉贤区头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上班时间提前30分钟,方便社区百姓就诊。导医台备好风油精、清凉油、麝香保心丸等防暑急救药品,以方便患者的需求。该中心的针灸科高温病人特别多,高温期间特安排一名护士协助针灸医生开展工作,同时管理好病房的空调使用,合理为老人调好空调温湿度,每天还确保开窗通风1小时以上。

嘉定区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年开设夜门诊、365天无休的基础上,为应对居民早晚就医的习惯,推出弹性工作制,方便患者就诊。中医“冬病夏治”门诊每天有近160号,门诊开设至今已是第十三个年头,其中三伏贴门诊因其疗效明显、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受到周边居民的热捧,陆丞丞医生将上班时间一再提早,“早晚延一延,中午练一练”已成为她的习惯了,为的就是不让病人等候时间过长和治疗延误等。

同样位于嘉定区的菊园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体检服务送进社区,减少社区老年人因来回奔波带来的不便。目前已完成4660人次的体检工作,家庭医生们在烈日下奔走的身影让许多居民感动不已。

家住嘉悠社区的许阿姨就为他的家庭医生夏建勇送来锦旗和感谢信。她的老伴患有前列腺癌症,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许阿姨本人身体也不好,遇到老伴有个头痛脑热,抑或是导尿管阻塞,只能求助于夏医生。而夏医生不畏酷暑,不计辛劳,每次都是随叫随到,令许阿姨很是感激,“有一次都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老头子情况不太好,我打电话给夏医生,他也是马上就到了。”

今年恰逢每五年一次的65岁以上老年人社区视力普查工作的“大年”,长宁区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护人员不畏酷暑,仍然坚持上门为老年居民进行身体检查和慢病随访。当社区医护人员来到居民家中,居民们纷纷拿出冰凉消暑的茶点、冷饮,招呼上门的医护人员吹吹空调,歇一歇,等到觉得凉快点了再为他们检查身体。

上海市卫计委表示,目前申城“烧烤天”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高温天带来的就医变化尚未完全呈现出来。未来一段日子,门急诊人数可能还会增加,市民应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机构及时就近就诊,不要盲目到大医院扎堆看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06531, encodeId=73d21506531f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9061024e70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高温#</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2477, encryptionId=89061024e70b, topicName=高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90ad9763425, createdName=lqrandywkz, createdTime=Fri Aug 10 07:09:00 CST 2018, time=2018-08-1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8-08-10 lqrandywkz

相关资讯

让老百姓用得起好药,上海全力推进仿制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

2015年起,国家通过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来加快新药、好药的上市,在这方面,上海已经取得哪些进展?7月24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陈尧水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基本解决了缺医少药问题,现在的突出问题是要让老百姓用得上新药、好药。为此,上海市食药监局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在全国率先开展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来促进创新研发生产,加快新药上市。经过两年多努力,上海

上海再发政策红包 未来有望淡化医院等级

在“上海扩大开放100条”发布14天之后,7月24日,上海《关于推进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流医学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面世。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介绍了相关情况。据悉,该文件主要聚焦健康医疗、健康服务、健康保险三大领域,由50条构成(简称上海“健康服务业50条”)。“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中与医健产业相关的政策共有8条,上海要将“全面推进药品医疗器械进口枢纽口岸建设”进行到底。仅仅过了14

上海力推专家看普通专家门诊 医院及大牌专家积极响应

在职专家出特需门诊必须出非特需门诊,正高级职称特需门诊与非特需门诊出诊次数比例不得高于2∶1,副高级职称不得高于1∶1。

上海**妇婴保健院段涛:部分医生对无创DNA检测一知半解

7月13日,虎嗅刊发头条文章《华大癌变》,将去年在湖南诞生的一名“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综合症”男婴和国内基因检测上市公司华大基因(300676)联系在一起。该事件让大众重新审视这项陌生但又高大上的技术。业界一致认可的“好技术”在推向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背后或许是多因素的,患者的认知偏差、临床医生对新技术尚未完全驾驭、检测公司的激进推广,这些都NIPT这项新技术自带的初期“问题

全国!上海社会办医取消规划布局限制

今日,上海市将全文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该文件首次提出,社会办医疗机构不受规划限制,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将改为医疗机构设置指引,弱化事前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这使得上海成为国内首个取消社会办医疗机构规划限制的省级行政区(直辖市)。上海对于社会办医疗机构实施的医疗机构设置指引,虽然不属于行政审批,但带有一定的行业引导功能。“但这个指引有一定的市场研究的参考价

上海发布开创性文件:社会办医大时代真的来了!

今天,坊间流传已久的上海市“健康服务业50条”正式发布,多项支持社会办医的开创性举措发布。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