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TS:早期内固定后负重治疗无移位股骨颈骨折效果好
2014-07-16 小小老虎 丁香园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股骨颈骨折的数量也在日渐增多,给社会及经济带来巨大负担。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股骨颈的常用治疗方法。年龄、骨折移位程度、受伤到手术治疗的时间等待因素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一般认为对于年龄小于65岁的Garden I型和II型股骨颈骨折,可以使用内固定治疗。但是对于无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其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内固定时候手术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最佳方式,但也有人推荐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股骨颈骨折的数量也在日渐增多,给社会及经济带来巨大负担。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股骨颈的常用治疗方法。年龄、骨折移位程度、受伤到手术治疗的时间等待因素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一般认为对于年龄小于65岁的Garden I型和II型股骨颈骨折,可以使用内固定治疗。但是对于无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其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内固定时候手术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最佳方式,但也有人推荐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最终的治疗方案往往由手术医生来决定。
文献报道股骨颈骨折术后1年的死亡率在20%至36%之间。从受伤到手术治疗的时间间隔是否会影响患者的死亡率在目前也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McGuire等人发现骨折后延迟入院以及手术日期超过受伤2天以上则会明显增加患者死亡率,但是Smektala等人研究则认为虽然及早手术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是对患者死亡率却并无影响。
因此韩国的Ji Wan Kim医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并完全负重,临床疗效优良,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7月的Archives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Surgery杂志上。
回顾性研究同一个医生在1999年至2011年期间手术治疗的无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标准:Garden I型、II型股骨颈骨折;年龄大于65岁;多枚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时间超过1年。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多发创伤;高能量创伤;随访时间小于1年。
58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纳入研究,男性18例(31%),女性40例(69%),平均年龄77.5岁(范围65岁至96岁),平均随访46.8个月(范围12至151个月),骨折类型分别为Garden I型骨折28例,II型骨折30例。按照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66%的患者为2级,31%的患者为3级。平均的BMD T评分为-3.0,其中71%的患者的评分小于2.5个标准差。
从受伤到手术的平均时间间隔为84小时(范围6小时至432小时),从入院到手术的平均时间间隔为22小时(范围1小时至84小时)。86%的患者在入院48小时内进行了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46分钟(范围20至95分钟)。
表1 患者基本资料
手术方式为骨科牵引床患肢内收位牵引,透视引导下闭合3枚空心螺钉倒三角形固定。根据患者健康情况,术后鼓励尽早站立行走,术后第一天即给予下肢被动运动和轮椅下地负重,在术后第三天,有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完全负重的站立,即患肢承担50%至100%的体重。术后6周,受伤对侧扶拐完全负重站立行走,术后12周则去除拐杖完全负重站立行走。
根据患者入院到手术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入院24小时内手术,两外一组为入院24小时以后手术。43例患者在入院24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占74%,15例患者在入院24小时以后进行手术。
4例患者需要输血,开始行走的平均时间为术后5.2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4.7天。术后1年患者的死亡率为6.9%,4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死亡(平均3.2个月)。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其中4例为股骨头坏死,1例为内固定断裂。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除去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存在轻度的髋部疼痛密切观察而未进行二次手术治疗以外,其余4例患者均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二次手术的发生率为7.4%(4/54)。
该组患者受伤前的站立行走功能分别为:48例(88.9%)患者可以独立行走,2例患者(3.7%)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行走,4例患者(7.4%)需要借助室内学步车行走。内固定术后患者的行走情况则为:35例(64.8%)患者可以独立行走,10例患者(18.5%)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行走,5例患者(9.3%)需要借助室内学步车行走,4例患者(7.4%)行走能力受限。72%的患者(39/54)术后恢复到受伤前的行走能力水平。
对入院24小时内手术和24小时以后进行手术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则发现24小时内手术的患者死亡率为4.7%,而后者则为13.3%,但是两者之间并没有统计学差异。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7.0%和6.3%,术后行走能力的恢复率分别为73.2%和66.7%,也没有统计学差异。(表2、3)
表2 临床结果
表3 不同手术时间组患之间的临床结果比较
该组患者术后1年的死亡率为6.9%,远远低于既往文献报道的16%至22%。作者认为调整患者身体情况及早手术是降低死亡率的一方面原因,还有就是术后很早期的进行了运动锻炼,而早期运动锻炼和下肢持续被动运动也是患者行走功能恢复优良的原因。
通过本次研究,作者认为:无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及早进行内固定治疗并早期完全负重站立行走,可减少患者术后1年内的死亡率和再次手术发生率,恢复患者行走功能。
原始出处:
Kim JW1, Byun SE, Chang JS.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early internal fixation for un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 and early full weight-bearing in elderly patients.Arch Orthop Trauma Surg. 2014 Jul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股骨颈#
0
#股骨#
39
#内固定#
42
#股骨颈骨折#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