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Stroke:新型神经活性类固醇原药NTS-104的药理学特性及其对卒中的作用

2022-10-0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NTS-104是一种新型原药,可转化为新型神经活性类固醇NTS-105,可改善实验性缺血性中风模型的功能结果。

在美国,缺血性中风每年影响约70万名患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药理制剂可以促进康复。在此,有学者研究了NTS-105(一种新型神经活性类固醇)和NTS-104(一种NTS-105的原药)在两种缺血性中风模型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疗效。

专家们研究了NTS-104/105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并使用栓塞和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模型来研究NTS-104的剂量相关效应。所有大鼠都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所有的结果测量都是双盲进行的。

血浆和大脑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NTS-104迅速转化为NTS-105,在用药后≈1小时达到峰值浓度,在正常和缺血的大脑中分布相似。栓塞性大脑中动脉闭塞4小时后,NTS-104给药导致神经系统结果的剂量依赖性改善,相对于对照组动物,梗塞体积的剂量依赖性减少。

一项单剂量水平的研究证实,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4小时后给予NTS-104也有神经保护作用。ELISA显示,NTS-104治疗导致缺血脑内AKT激活和细胞因子水平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变化,其中包括IL-6、VEGF、ICAM-1、IL-1β、MCP-1、RAGE和GM-CSF的减少。在血浆中也观察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IL-6和GM-CSF的减少,以及galectin-1的升高。

综上,NTS-104是一种新型原药,可转化为新型神经活性类固醇NTS-105,可改善实验性缺血性中风模型的功能结果。

 

参考文献: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Neuroactive Steroid Prodrug, NTS-104, and Its Neuroprotective Activity in Experimental Stroke Models. Stroke. 2022;0:10.1161/STROKEAHA.122.03850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常见脑血管疾病的MRI表现

常见脑血管疾病的MRI表现

Neurology: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卒中发病时间、侧支评分和功能结果 

在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治疗时间和侧支状态是重要的预后因素。在颈动脉末端或 M1闭塞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的前6.5小时,侧支状态不受影像时间的影响,较短的再通时间的益处与基线侧支状态无关。

一文总结:脑梗死常见临床类型特点及诊断标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Neurology: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后血液炎症生物标志物与半影区消耗的关系 

近日,一项研究评价了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接受机械血栓摘除术(MT)治疗后,炎症的血液生物标志物与半影区病变生长的关系。 前48小时内的Sst2水平与半影区内病变的高增长有关。

1图6表:心源性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一文理清!

心脏和主动脉弓的栓子通过循环导致脑动脉栓塞引起相应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CES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20%~30%,与其他病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相比,CES的病因更复杂、病情程度相对更重、预后更差。

Neurology:心电门控心脏CT与经胸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诊断价值 

指南建议超声心动图筛查缺血性卒中患者心脏栓塞的结构性来源。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获得的心脏 CT 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在检测高危栓塞源方面比 TTE 具有更高的诊断率,可以替代 TTE检查心源性栓塞。

拓展阅读

【综述】缺血性卒中患者心房颤动筛查及相关二级预防研究进展

笔者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房颤筛查及房颤负荷、房颤标志物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和相关的二级预防等内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房颤筛查和缺血性卒中复发的预防提供一定帮助。

JAHA:中国学者研究---缺血性卒中发作24小时内血压变异性作为功能预后的预测因子

急性缺血性卒中发作24小时内BPV升高与90天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可能是判别不良预后的潜在预测因子。

NEJM:中风治疗新选择!改善患者功能结局,或优于标准治疗

研究证实与标准治疗药物相比,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4.5小时内,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可能会有助于功能恢复。

【综述】线粒体转移在缺血性卒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综述了目前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线粒体转移的相关研究,以期通过分析当下研究的不足并进行展望,为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新方法的研究提供指引性帮助。

Adv Sci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逯丹/中山大学麦鸿成团队合作发现缺氧相关环状RNA经小细胞外囊泡转运的新机制

阐述了缺氧相关CircRNA在细胞内经过FUS以及SG逐步传递并包裹入sEVs的演变过程。

NEJM:天坛医院缺血性卒中治疗“中国方案”可拓展至24小时

北京时间6月15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布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关于国产溶栓药瑞替普酶、替奈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两篇重磅文章。同时,由北京天坛医院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