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改革开放40年 中医药焕发新光彩

2018-12-20 崔元苑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医药事业从筚路蓝缕到全面振兴的40年。从“一个文件”到“一部法律”,由乏人乏术到医疗、保健、科教、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回望40年的发展进程,以传承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中医药这块瑰宝逐渐拂去岁月风尘,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魅力,开启了与世界对话、为全人类健康服务的崭新旅程。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医药事业从筚路蓝缕到全面振兴的40年。从“一个文件”到“一部法律”,由乏人乏术到医疗、保健、科教、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回望40年的发展进程,以传承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中医药这块瑰宝逐渐拂去岁月风尘,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魅力,开启了与世界对话、为全人类健康服务的崭新旅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党中央对中医药发展高度重视,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时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如今,中医药花开全球、声誉渐隆。

“一局、一法”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赋权赋能 保驾护航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数据,1959年全国中医医院1371所、中医生36.1万人,1977年减至129所、24万人。1976年后恢复的高等中医院校有17所、研究机构有15个,但规模都很小。乏人乏术问题十分突出,中国中医药事业百废待兴。

为了提升中医药的地位,赋予其更大的发展空间,经过多方努力,1986年12月,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1988年5月,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这意味着中医药工作由过去的从属地位时期转入相对自立发展的新时期,是中医管理的“历史性转折”。

2006年2月,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重点领域优先主题。这一年,科技部、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6部委联合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总体目标,提出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旨在2015年建立起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2015年4月,工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2部门联合发布《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同年5月国办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同年11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6年2月,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国务院制定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对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进一步聚焦中医药的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提高中医药的贡献度。这是16部委规划纲要的升级版,明确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专章对振兴发展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进行系统部署。

2017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同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龄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6月,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药标准化项目和纳入《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正式启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设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

中医药事业振兴的脚步有序而坚定。

国粹要有国法保障。为了扶持中医药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同时加快了中医药的法治化进程。先有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再有《宪法》中明确规定发展我国传统医药,为设立相对独立的国家中医管理机构提供法律依据,继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专门法规。2005年,我国开始启动中医药法的制订。2017年7月,酝酿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这是中医药根本法和基本法,它将现行有效的党和国家发展中医药的有关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给中医行业和中医从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新的气息。一年来,《中医药法》及5项配套法规在各地相继落地。目前,全国共有28个省级立法机关将中医发展条例列入当地立法计划,10个省份列入2018年省人大立法计划。依法振兴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正在转化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

有了地位的提升和明确、有了法制的规范与护航,有了顶层设计、有了旗帜引领,中医药事业结束了跌宕低潮,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

中医药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中医养生深入人心

如今,人们发现,家门口的中医诊所、中医养生馆越来越多,推拿、按摩、针灸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迅速,看中医和获得中医药服务越来越方便。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养生运动越来越流行。身边多了看养生书、喝养生茶的朋友,孩子甚至有了中医药读本,各种中医药健康休闲产业园、养老养生机构、中医药健康旅游如雨后春笋。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有效延缓了人们从亚健康迈向疾病的步伐。中医药健康观念和特色养生方式正在加速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一名11岁的小女孩因用眼过度患上近视,视力直线下降,差点就要架上小眼镜。父母为其选择了中医疗法。经过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院近半年的治疗,小女孩的视力得到恢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中医治疗青少年近视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良方。为了提高对儿童用眼健康的关注,发挥中医医疗在“治未病”领域的优势,包括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院在内的许多中医院,如今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医外治方法,及时对患有弱视、斜视及假性近视的儿童青少年进行干预和治疗。

同时,近年来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病毒性和免疫性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防治中,中医药也发挥出了特色优势。在SARS、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治和汶川特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中医药更是屡立战功。

可以说,中医药技术方法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都在现代医疗实践中一次次地得到了有效验证。

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立起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的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医院、床位数以及中医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末,全国共有中医医院3695个,是1978年(447个)的8.3倍;2017年末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2.7万人,是1977年(24万人)的2.2倍。2017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13.6万张,总诊疗人次达10.2亿人次。

通过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也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国有67%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了中医馆,总数超过3万个。社会办中医,截至2017年9月中医类诊所已达4.58万个。

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也日渐凸显。截至2017年9月,中医类医院诊疗量为4.38亿人次,占全国医院总诊疗量的17.5%;中医类医院出院人数为2037.7万人次,占全国医院总出院人数的15.0%。2015年,公立中医类医院比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低11.5%,住院人均费用降低24%。在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型中,中医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还得益于《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实施。这两部法规充分调动了中医人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了民间中医的生产力。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计,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均已开展中医诊所备案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共备案中医诊所3536个。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对此深有感触:“针对有技无证的中医从业者,实行无学历要求、无笔试要求的考核办法,改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专家现场集体评议的考核。打破了中医类别医师准入的制度藩篱,给很多常年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带来更多机遇。”

“中医医师的执业行为合法化,不仅使群众接受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更强,也使中医医师更能发挥自身能力为患者服务,使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面更广。”中医药专家、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处处长高庆丰表示。

除了中医医生,中医药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等方面,也已经全面融入医改大局,中医药正在呈现出欣欣向荣、破茧而飞的良好发展势头。

中医药科研成果丰硕 特色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中医药的振兴与发展离不开人才发展和培养。人才是中医药繁荣学术,提升疗效的强大支撑和基础。

经过40年的发展,中医药教育已由单一中医专业,增设了中药、针灸、推拿、骨伤、文献学等多种专业,院校、函授、在职、师承等多种模式教育并举,基本形成院校-毕业后-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社区、农村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从中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等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教育全覆盖。

“提高中医人才培养水平需要结合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两方面的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指出,中医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养成中医思维。学生要学会用中医思维解决问题。

“中医药大学现在每年培养的毕业生有将近几万人。这是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取长补短的效果。适应了当前对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医疗形势的变化,提高了中医人才培养的水平。”张伯礼介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院校33所),是1977年(17所)的近2.5倍;加上252所高等西医药院校或非医药院校设置的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79.57万人,达到1977年的200倍。

40年,在校中医学生200倍增长的后备力量,是中医教育改革不断探讨新思路取得的进展,是中医药的火种得以赓续绵延的保障。

传承不泥古,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近年来,我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关键技术研发,特别是在中西医协同实施重大疾病科研攻关中,不断提高科技含量,结合临床经验,研发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医药产品。

国家在中医药科研上的投入逐年增长。2005年-2012年,“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总经费5.2亿元;2016年全国中医药科研机构经常费收入由政府拨款部分达1.73亿元。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专项经费达5.6亿元。

截至2016年,有50项中医药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中成药二次开发等6项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2011年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根深方能叶茂,叶茂才能参天。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既需要年富力强的创新力量,也离不开名老中医特别是国医大师的率先垂范。2017年,我国评选表彰了30名国医大师和100名全国名中医。启动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推进第六批师承以及中医、中药、中医护理等人才项目。

改良和厚植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土壤”,推动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引导中医药人才下沉到基层,建设出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医师队伍”,这是做好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根基所在。

从“药乡”到产业高地 中医药产业链不断拓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医药的“五种资源”优势也在被激发和释放出来。

2002年科技部等8部委联合发布《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后,全面开启中药产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中成药有2088家GMP制药企业,从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发展到现代的滴丸、片剂、膜剂、胶囊等100多种剂型,品种达1.4万余个,有6万个药品批准文号。中药工业总产值7866亿元,占医药产业总量的28.55%,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出口额达37.2亿美元。

中药材种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中药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全国各地已经打造出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信誉的道地优质中药材品种、生产基地、示范种植区。

甘肃陇西就是典型的“千年药乡”,目前陇西县已普查到的中药材种植品种多达310种。近年来,陇西县抢抓国家和甘肃省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实施中医药产业“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市场专业化、仓储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工程,产业效益日益凸显,已成为甘肃陇药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和全国重要的中医药循环经济示范基地。2017年,全县中医药产业产值达到241.66亿元,贡献财政收入1.3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4元、工业增加值15.7亿元,分别占到全县财政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工业增加值的14.5%、22%和27.3%。

对此,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指出,中药材种植已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特色产业,在带动农民致富增收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除了中药材种植产业,“中医药+”业态也是层出不穷。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养结合中的作用,引导疗养机构提供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疗养服务。2017年3月,国家卫计委等13部门印发《“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大力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要求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提供老年健康多元化服务。这一年,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名单公布,第一批13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开始建设……中医药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互联网+”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除了康养中心,许多地方开始试水“中医药文化养生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利用当地旅游特色,发掘当地中医药种植产业,将生态人文景观、医药保健、文化产业园、中医民俗客栈、中医药养生产品销售等与中医药养生相融合,打造出诸如中医药文化特色小镇、中医旅游点、养生节等具有中医元素的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深味文化的同时,多关注自身的健康,了解更多的中医药知识,让养生保健慢慢融入到人们的休闲之中。

中医药走向世界步伐加快 “朋友圈”越来越大

如今,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体验了中医的疗效开始相信中医。52岁的约翰律师患糖尿病多年,出现肾衰、心衰糖尿病足症状,小腿和脚水肿、溃疡1年多,伤口无法愈合。医生告诉他只能截肢。朋友推荐他到润元堂国医馆试试。2周内,他接受了4次针灸治疗加中药内服。奇迹慢慢出现了,发生神经病变的腿脚渐渐恢复知觉,顽固的皮肤溃烂不久收口。

美国国家针灸和东方医学资格认证委员会的一项全国性调查表明,美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接受过针灸治疗,其中,超过20%的人除了针灸之外,还同时使用了中药等方法。

4年前,北京中医药大学圣彼得堡中医中心成立之初,当地居民并不认可中医院。于是,圣彼得堡中医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朝阳带领四五名医生到当地西医院义诊。经过中医诊治,一位60多岁的中风老人通过针灸治疗恢复了自主行走。随着这样的病例越来越多,中医院在当地渐渐站稳了脚跟。

在南非的同仁堂,30余名员工中,25人来自非洲国家,本地化率高达70%。同仁堂、天士力等60家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中医医院、中医诊所、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40年来,人们从对中医治疗的不了解,到逐渐认可中医疗效,再到里约奥运会流行的“中国印”,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确切疗效被认识和验证。通过口碑相传,世界各地的人民更加愿意、更加放心地开始使用中医。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并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中医药服务与贸易的“朋友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患者解除病痛,更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2010年,“中医针灸”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到2011年,《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再到2017年,习近平主席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中医药文化正在与中华文化同步振兴,在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有力地塑造了国家形象,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多人民的认同与信赖。

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世界人民需要中医药的服务,中医药需要世界的广阔舞台。40年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开放包容,中医药将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作出更大贡献,为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贡献自身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09754, encodeId=82411409e549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c1c35262a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医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5262, encryptionId=2c1c35262a9, topicName=医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6f62754598, createdName=cathymary, createdTime=Sat Dec 22 01:44:00 CST 2018, time=2018-12-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49590, encodeId=0e16104959050, content=中医中药,大多被人诋毁,不过梅斯里总是客观公正的,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运动yd, createdTime=Thu Dec 20 13:44:00 CST 2018, time=2018-12-2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8-12-22 cathymary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09754, encodeId=82411409e549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c1c35262a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医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5262, encryptionId=2c1c35262a9, topicName=医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6f62754598, createdName=cathymary, createdTime=Sat Dec 22 01:44:00 CST 2018, time=2018-12-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49590, encodeId=0e16104959050, content=中医中药,大多被人诋毁,不过梅斯里总是客观公正的,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运动yd, createdTime=Thu Dec 20 13:44:00 CST 2018, time=2018-12-20,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8-12-20 运动yd

    中医中药,大多被人诋毁,不过梅斯里总是客观公正的

    0

相关资讯

余艳红、于文明调研北京市中医药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局长于文明赴北京市调研中医药工作,深入北京市同仁堂集团、同仁堂中医院、北京宏志中学、鼓楼中医院新中街养老服务驿站了解情况,听取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东城区、北京中医医院工作汇报。

两部门联合发文:家庭医生团队应当为签约居民提供中医药“治未病”服务

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规范签约服务提供主体、明确签约服务对象及协议、丰富签约服务内容等9方面内容提出意见。

中医药写入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以后……

本版指南首次纳入了符合证据级别要求的糖尿病与中医药治疗的相关内容。”2018年第一期《中华糖尿病杂志》中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的编写说明中,这句话言简意赅,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如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发布已过半年,此举对于我国学术和临床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首次”背后有哪些故事?记者最近采访了相关专家。

中国“藏医药浴法”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让中医药更加自信走向世界

正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11月28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香港拟将中医药纳入其医疗系统,已设专项基金促进中医药发展

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行政长官2018年施政报告》,宣布多项政策措施,提出将通过政府资助特定的中医药服务,将中医药纳入香港医疗系统,例如在将来的中医医院提供一系列的政府资助门诊和住院服务等。

北京将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建立完善“西学中”制度

北京将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建立完善“西学中”制度,利用3年左右时间,培养“西学中”领军领衔学者20名、骨干人才100名,有效带动中医药人才培养。为全面提高医学人才供给能力和培养质量,《北京市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19日正式发布,北京将从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健全医学教育体系、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五个方面开展十项重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