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 Brain Mapp: 特发性震颤患者的脑活动改变不仅存在于小脑和大脑皮层运动区,也存在于某些非运动区
2021-06-26 网络 网络
特发性震颤患者的脑活动改变不仅存在于小脑和大脑皮层运动区,也存在于某些非运动区
特发性震颤(ET)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是一种孤立的双侧上肢体位性或动力性震颤综合征,伴有或不伴有头部震颤或其他部位震颤,但没有其他神经症状如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或帕金森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高龄,并显示出明显的临床、病理和病因异质性。ET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神经病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脑和小脑继电器。鉴于表型阳性率高,在ET中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阻碍了诊断。希望对其神经病理学的更好理解将有助于区分疾病的离散原因,临床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分离亚组。
使用各种技术进行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ET患者的自发脑活动模式异常。然而,这些发现是可变的和不一致的,阻碍了对潜在神经病理学的理解。
Hum Brain Mapp杂志最近发表荟萃分析文章,对ET脑功能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
该荟萃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整合所有报道静息状态脑活动的合格研究来确定ET中一致和可靠的功能性脑改变。使用了各向异性效应尺寸符号差分映射(AES-SDM),这是一种基于坐标的荟萃分析工具,它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疾病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包括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第二个目的是进行亚组荟萃分析,讨论两个重要的临床因素,即药物治疗状态和头震颤的存在,以及两个方法学因素,即研究中使用的统计校正阈值和使用的影像技术的影响。第三个目的是进行Meta回归分析,以检验特定临床/方法学特征的影响,即患者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和严重程度,并对多重比较进行统计校正。
研究流程
该研究对ET患者与健康对照组(HC)的全脑静息状态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使用基于各向异性效应大小种子的d映射,以确定最一致的脑活动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经过系统的文献检索,纳入了13项研究,报告了14项比较,描述了286例ET患者和254例HC患者。考虑药物状况、头部震颤状况和方法学因素进行亚组分析。
集合荟萃分析中,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特发性震颤患者静息态脑活动增加(红色)和减少(蓝色)的区域。
ET的脑活动不仅在小脑和大脑运动皮层发生改变,而且在非运动皮层区域包括前额叶皮层和脑岛也发生改变。在头震颤患者、未用药患者、统计阈值校正研究和功能磁共振成像大亚组研究的亚组分析中,大多数结果保持不变。
另外,在回归分析中,检查了平均年龄(所有研究都有)、男性患者的百分比(所有研究都有)、发病年龄(九项研究有)、疾病持续时间(除一项研究外所有研究都有)、MMSE(六项研究有)和疾病严重程度(七项研究有):这些都与脑活动测量没有显著相关。由于样本量小,使用了线性而不是非线性模型。此外,使用统计阈值校正的研究的效果与报告未经校正阈值的结果的研究没有显著差异。
该荟萃分析使用AES-SDM软件进行综合的基于坐标的Meta分析,以确定ET与HC在静息态脑活动方面最一致和最可靠的变化。发现右PoCG前延至右侧PreCG,后至向顶下回、左PreCG和右SFG等区域的活动增强,而左小脑半球(IV/V小叶)和双侧脑岛的活动减弱。在亚组荟萃分析中,小脑VI小叶的活动减少在伴有头震颤的ET患者和无用药的受试者中得到证实。与临床变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这是ET中第一个定义全脑活动改变的综合荟萃分析,分析了13项已发表的静息态功能性脑成像研究。证实这些改变不仅存在于小脑和大脑皮层运动区,也存在于某些非运动区,包括前额叶皮层和脑岛。这些运动系统以外的影响可能有助于ET患者的非运动神经精神改变。这些发现不仅显示了特定脑区的一致性和强烈的异常,而且为患者异质性的生物学提供了新的信息,从而有助于阐明ET的病理生理学。阐明运动系统外改变的原因和功能影响仍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这些发现对ET的系统级病理生理学及其更广泛的神经行为学意义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扩展了精神放射学领域,这是放射学的一个发展中的亚专业,在指导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原文出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特发性#
85
#特发性震颤#
90
#震颤#
145
#大脑皮层#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