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药”为何总是缺货?
2016-10-01 生命时报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副教授 刘宝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原副会长、药品流通行业专家 王锦霞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张亚同“鱼精蛋白谁能找到现货?等着这个药做手术,请帮忙找找。”“不到8个月婴儿疑似患婴儿痉挛症,需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求药!救命!”……近年来,鱼精蛋白、平阳霉素、放线菌素D等“救命药”频频出现“药荒”,导致手术延迟、抗癌
受访专家: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副教授 刘宝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原副会长、药品流通行业专家 王锦霞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张亚同
“鱼精蛋白谁能找到现货?等着这个药做手术,请帮忙找找。”“不到8个月婴儿疑似患婴儿痉挛症,需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求药!救命!”……近年来,鱼精蛋白、平阳霉素、放线菌素D等“救命药”频频出现“药荒”,导致手术延迟、抗癌治疗中断,不少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抢救期、治疗期。随之产生的则是黄牛市场、民间仿制药等乱象的出现。
“救命药”短缺成常态
8月中旬,杨军(化名)五岁半的儿子误食火锅液体燃料后,出现肚子疼、头疼等中毒症状,被紧急送往北京儿童医院救治,因情况危急转入重症监护室。医生称,目前最好给孩子注射甲吡唑进行解毒,不过目前国内没有这种特效药。杨军一家十分着急,在微博、微信上求助,不少热心网友纷纷帮忙,联系制药厂、医院,国外网友也帮忙出主意。庆幸的是,经过一天寻找,国外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药。“太揪心了,不敢想象找不到药的后果。”至今,杨军对此仍心有余悸。
其实,像用于心脏手术的必备药——鱼精蛋白、妇科肿瘤化疗药——放线菌素D等缺货现象已成全国性问题。8月23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彭澎还在微博发出倡议:请国家尽快出台措施保证救命药生产,为患者呐喊!文中提到,该院化疗药放线菌素D因某些原因缺货,何时恢复供应尚不确定,而放线菌素D对妇科肿瘤患者而言,是一种必需的救命药。9月上旬,甘肃省药品耗材采购办公室发布《2016年甘肃省急救短缺和直接挂网药品目录的通知》,称短缺目录有43种药品,直接挂网目录有100种药品,而急救目录有70种药品。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药学部副主任药师张亚同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鱼精蛋白、他巴唑、新斯的明、放线菌素D、平阳霉素等药品,是手术、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甚至慢性病必不可少且无可替代的药物,然而,部分基本药物、罕见药物短缺现象存在多年,拖了治疗后腿。
专家表示,就目前来看,“救命药”存在“缺”与“贵”的乱象。一方面是基本药物、罕见药物的短缺,另一方面则是治疗癌症等疑难杂症的高价药“一药难求”。面对如此之大的用药缺口,黑市贩药、黄牛倒卖从中渔利,10元一支的鱼精蛋白因断货被炒至上千上万元。由于某些国外药物尚未获得国内准入,一些病人和家属冒着触犯法律、中毒、死亡等风险,不惜铤而走险。
四大原因拖了生命后腿
到底为何这些“救命药”在生命危急关头“拖了后腿”?专家们认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价格低廉,药厂生产亏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副教授刘宝表示,当前,药品定价主要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在保持生产企业合理盈利的基础上压缩不合理营销费用。通常,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需要经过公开招标采购,而价格低、需求量大的药往往竞争激烈。有些药厂为中标,恶意竞争,压低价格。但又因中标价太低,无利润空间,放弃生产,导致一定时期内部分药品短缺。
需求量少,非医院常备用药。张亚同指出,临床上,“救命药”针对的患者通常是罕见病和突发状况的患者,需求量很小。比如,上述提到误食火锅燃料中毒的小孩,以及手术用药或某些特殊病用药的患者,较为少见。另外,某些药物原料的短缺也会使医院未能储备充足的药品。像鱼精蛋白,主要存在鱼类(如鲑鱼、鳟鱼、鲱鱼等)成熟精子细胞核中作为和DNA结合的核精蛋白存在,但提取鱼类精子有季节性,便限制了原料的供应量。
价格形成机制不够清晰。刘宝指出,2014年5月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取消了政府制定的低价药最高零售价,在日均标准费用内由企业自主定价,扶持了一些该类“救命药”生产企业。不过第二年该政策发生变化,药品最高零售限价政策取消,药品分类采购、医保支付价、医院二次议价等价格形成机制在实践中交错,客观导致价格信号进入一个更加不稳定时期,不利于药品企业生产。
特效药进入国内有时间差。“救命药”以癌症等重大疾病类用药为主,欧美是原研药的主要“阵地”,所以,用于肿瘤靶向和免疫治疗的一些药品目前在大陆均未上市。张亚同解释,国外原研药应用于国内临床,必须根据国人情况做试验,会比国外至少滞后3年,加之受知识产权保护,专利购买费用高,很难尽快引入。正因如此,很多国内患者纷纷到不受专利限制的印度,代购仿制药、海外就医。
“以需定产”才能救命
面对这种状况,国家出台相应政策缓解“救命药”短缺。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2016年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药品定点生产企业招标公告》,将9种药品通过招标选择生产企业,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供应定点生产品种,推动恢复生产供应。
专家认为,除了政策上的规范与支持,最重要的还是要“以需定产”,才能保障“救命药”供给的持续性。中国药品流通行业专家王锦霞认为,对短缺药品实行带量采购,明确采购关系,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才能刺激生产,真正地实现供给保障。
其次,要给予企业明确的价格信号。在刘宝看来,政府定点生产、定点采购对缓解短缺态势有一定作用,但从根本来说,企业生产面临困难,与不稳定的价格机制分不开,政府要做的是让价格改革突前、价格信号要准、方向要对,有效引导企业生产和供应决策,才能保持可持续性。
最后,建立短缺药品监测预警系统。刘宝建议,除了已推动的省级短缺药品监测预警系统外,国家药管平台也应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汇总全国药品短缺信息,加强与医疗机构、药品生产流通企业沟通,从而有效协调和解决药品短缺问题。▲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救命药#
91
好好学习
82
应该是没钱不生产
96
学习啦,,
85
什么原因,,,
85
一声叹息
72
没办法
66
继续关注!
69
市场现象,加强监管。
57
好好学习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