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chows Arch:CD133在区分乳管内乳头状侵袭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2014-12-14 MedSci MedSci原创
Virchows Arch:CD133在区分乳管内乳头状侵袭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研究背景:乳腺乳头状癌在新诊断乳腺癌中所占比例不到2%,常发生与绝经后妇女,因其组织学表现为手指样或乳头样凸起而得名。乳头状癌与导管原位癌有相似的预后和预测因素,因此区分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头状癌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发病率较低、形态学多变(有些特征与非典型乳头状瘤相似)、诊断常常很困难。肿瘤干细胞这一概念的兴起为肿
研究背景:乳腺乳头状癌在新诊断乳腺癌中所占比例不到2%,常发生与绝经后妇女,因其组织学表现为手指样或乳头样凸起而得名。乳头状癌与导管原位癌有相似的预后和预测因素,因此区分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头状癌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发病率较低、形态学多变(有些特征与非典型乳头状瘤相似)、诊断常常很困难。肿瘤干细胞这一概念的兴起为肿瘤起源及化疗耐药提供了线索,CD133被认为是肿瘤干细胞的标记物并与许多肿瘤的预后有关。
研究目的:区分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在乳腺乳头状癌和导管内乳头状瘤及非特指类型乳腺浸润性癌的表达,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
研究方法:收集2001-2003高雄医科大学病理科有非典型乳头状侵袭的病理资料,共纳入32例乳头状癌和20例非典型乳头状瘤,30名导管内乳头状瘤及49名非特指类型乳腺浸润性癌作为对比,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其CD133的表达情况,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不同类型的乳腺乳头样侵袭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见Table1,乳头状癌患者在年龄上大于良性肿瘤患者和非典型乳头状瘤(P<0.001)。不同的乳头样侵袭肿瘤的CD133表达情况见Table2,,32(97%)例良性乳头状瘤和15例(88%)非典型乳头状瘤的CD133表达呈强阳性(FIG1 a-c),于此相反,有30例(91%)乳头状癌患者的CD133显著较良性乳头状瘤低(P<0.001)(FIG1 d-f),与乳头状癌相同,微乳头状癌也没有发现CD133表达,相比之下,有15例(31%)非特指类型的浸润性癌CD133表达呈强阳性,与恶性乳头状癌形成差异(31 vs 9 %, p=0.029)。CD133的表达与非特指类型浸润性癌的病理特征资料见Table3,CD133的表达与此型的ER(-)、肿瘤大小为T1、神经浸润有关。
研究结论:CD133的表达在乳腺良性和恶性乳头样侵袭中表达有差异(在乳腺乳头状癌中表达显著低于良性和非典型乳头状瘤),同时与乳头状癌相比,CD133在乳腺非特指类型浸润性癌中高表达,同时CD133的表达与ER(-)、神经浸润有关。这揭示乳腺乳头状癌是恶性乳腺导管内肿瘤的一个亚组,与胆道和胰管乳头状侵袭肿瘤的分子特征有共同之处。
原文出处:
Lin, C.H., et al., Differential CD133 expression distinguishes malignant from benign papillary lesions of the breast. Virchows Arch, 2014.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CD13#
63
#乳头状#
50
#CD133#
55
#诊断价值#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