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胡大一:医生要带头健康起来

2013-10-12 佚名 健康界

10月10日,在由世界心脏联盟发起的“Champaign Advocates计划”媒体沟通会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主席胡大一教授认为,中国的健康要从医生做起,医生要带头健康起来,并发挥模范示范作用。 “Champaign Advocates计划”旨在推动到2025年将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减少25%.该计划的目的是要提升人们对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及脑卒中等)二级预防的认知,

10月10日,在由世界心脏联盟发起的“Champaign Advocates计划”媒体沟通会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主席胡大一教授认为,中国的健康要从医生做起,医生要带头健康起来,并发挥模范示范作用。

“Champaign Advocates计划”旨在推动到2025年将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减少25%.该计划的目的是要提升人们对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及脑卒中等)二级预防的认知,教育心脏科专家、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并吸纳他们成为倡导领袖,专注于以循证为支持的心脏病及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治疗上。

“但谈到预防和改变生活方式方面,中国医生的知识和能力非常苍白。”胡大一指出,“因为中国医生多年的学术知识就是药片、支架、起搏器,外科大夫就是手术刀,反而对一些很简单的健康常识不了解。”他认为,如果抓医生的健康行为,医生需要再教育。

与会专家也指出,如果加强对医生的健康教育培训,并对已患过心脏病和脑卒中的患者进行二级预防,能够减少过早死亡率。

目前,中国正在举全国之力实现将心血管疾病减少25%的目标。截至2012年,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年度医疗资金已增长一倍,达到3.3亿元。

80%的心血管疾病过早死亡病例是可预防的

“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和脑卒中造成的过早死亡病例中,高达80%的病例其实是可以得到预防的。”世界心脏联盟常务理事和前任主席Sidney C. Smith Jr, MD(史密斯教授)表示。

目前,心血管病是全球健康的头号杀手。《2012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在世界范围内,因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病例中,每3个患者中就有一个是心血管病患者,心血管病已成为非传染性疾病的最大诱因。仅在中国,每年死于此类疾病的患者就超过了350万人。

为了实现防控心血管疾病这一目标,史密斯教授认为,世界心脏联盟承诺积极支持相关行动,并通过Champion Advocates计划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降低心血管疾病造成的过早死亡率。

事实上,对于心血管患者而言,通过确定并对高危因素进行管理来实现二级预防,是获得更好结果的关键。史密斯教授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些具体目标,他们将成为实现全球目标的关键。这些指标包括降低烟草和酒精的消耗量,增加身体锻炼并减少盐的摄入和高血压。”

“在中国,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四大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身体锻炼和酗酒。”胡大一指出。

中国正致力于实现“减少25%”目标

Champion Advocates计划也得到了国内知名心血管病专家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开展全国性行动计划,以成为亚洲首批在2025年将心血管病造成的过早死亡率减少25%的国家之一。

中国已确定了2025年之前的一些关键目标、重大举措和战略,从而确保中国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首个国家级的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计划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14个其他重要的政府部委牵头进行。

旨在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全国性非传染性疾病计划中,重大举措包括帮助超过50%的人增强对于血压、血糖和NCD预防的认知;帮助40%的人可更轻松地获得高血压糖尿病的标准化管理;帮助超过30%的人增加经常性锻炼;使肥胖水平降低至12%以下,将盐摄入量减少至每天9克以内。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前任副局长孔灵芝博士说,“我们正在举全国之力实现将心血管疾病减少25%的重要目标。截至2012年,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年度医疗资金已增长一倍,达到3.3亿元人民币。”

此外,胡大一教授说,“要实现将心血管疾病造成的过早死亡率降低25%的目标,这离不开官方政策、公共健康教育项目、降低风险因素的干预性措施、全国范围内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94772, encodeId=5ed91394e72a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4bb83e90b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胡大一#</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3790, encryptionId=94bb83e90b7, topicName=胡大一)],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7eeb2500172, createdName=haouestc, createdTime=Mon Oct 14 01:58:00 CST 2013, time=2013-10-14,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抗抑郁药或与心血管病炎性标志物较高有关

  6月13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公共卫生杂志》(Am J Public Health)的一项新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抑郁症状和应用抗抑郁药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相关的标志物具有相关性。   这项研究纳入了“女性健康倡议”(WHI)中超过2000名的绝经后女性受试者,研究显示,与健康受试者相比,那些抑郁症状较严重并且应用了抗抑郁药物的患者炎性生物标志物C—反应蛋

EJPC :睡眠充足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荷兰的一项基于人群的大型研究表明,除外4项传统的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健康习惯(体育锻炼、健康饮食、戒烟和适当的饮酒)以外,每晚至少7小时的睡眠时间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CVD)事件风险。相关论文2013年7月2日发表于《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 既往研究表明

CMAJ:糖尿病患者使用替米沙坦和缬沙坦并发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

一项大规模的回顾性研究显示,相比于厄贝沙坦,糖尿病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 替米沙坦(美压定,勃林格殷格翰)和缬沙坦时,发生大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明显降低。分析表明,使用替米沙坦(Telmisartan)和缬沙坦(Valsartan)可使心肌梗死、中风或心衰的住院风险分别降低15%和14%。而使用氯沙坦(Losartan)和坎地沙坦(Candesartan)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66岁,因“反复胸痛发作6年,加重伴心悸、乏力1个月”就诊。   现病史 患者有冠心病史6年,3年前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于前降支置入支架2枚。近3年来,患者坚持服用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无胸痛发作。近1个月来,患者于快速行走时出现胸痛,休息后可缓解,伴心悸、乏力,无端坐呼吸,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我国心血管病诊疗将有法可依

5月25日上午,2013年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心血管疾病诊疗标准的制订与推广项目”讨论会在东方会期间举行。 该项目旨在通过建立心血管领域各病种(学科)诊断依据及规范的治疗操作规程,规范心血管病临床诊疗,优化治疗策略,规范医疗服务体系质量控制,加强监督评价,促进医疗质量总体提升。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在会上强调,“诊疗标准”不同于“临床指南”,它是由卫生计生委

APJCN:应用连续性代谢综合征评分预测中国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尽管代谢综合征(MetS)是心血管疾病(CVD)的一个预测因子,但目前代谢综合征的二分法归类无法用来评估心血管疾病特定风险或用于减小CVD 发病的风险。在本研究中,赋予代谢综合征连续性的风险评分,并应用来预测CVD 的发病风险。【原文下载】 共纳入3598 名来自中国江苏省的研究对象,随访的中位年限为 6.3年。随访期间共发生心血管疾病82 例。利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来分析Met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