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公立医院购买洋设备谁来给个准“谱”

2017-02-17 帅才、李丽静 中华工商时报

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呈现不断扩张趋势,由于应对市场竞争等原因,一些医院迷恋于斥巨资购买大型进口“超级设备”。记者在湖南多家公立医院单位采访发现,动辄需投资上千万元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PET-CT系统(非侵入性高科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设备)等世界顶级医疗设备,基本是“超级医院”的“标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医疗器械领域存在“洋品牌”垄断、价格虚高


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呈现不断扩张趋势,由于应对市场竞争等原因,一些医院迷恋于斥巨资购买大型进口“超级设备”。记者在湖南多家公立医院单位采访发现,动辄需投资上千万元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PET-CT系统(非侵入性高科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设备)等世界顶级医疗设备,基本是“超级医院”的“标配”。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医疗器械领域存在“洋品牌”垄断、价格虚高等问题,客观上加剧了群众“看病贵”。针对这种情况,对全国医药市场有重要影响力的京津冀三省市,联手启动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这一举措能改变公立医院热衷高购价买“洋枪洋炮”的做法吗?

流通领域加价缺乏有效监管

湖南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一些医院热衷于采购进口医疗器械和医疗耗材,从植入的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到检查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心脏血管彩超等,部分医院一一申报要求采购原装进口设备。

“一个进口心脏支架出厂价2000元左右,用到患者身上却要一万多元,医院偏爱采购进口医疗器械,因为进口器械生产商和经销商会将产品价格的15%作为公关费。”这意味着,每给病人放一个进口支架,医生至少能拿到2000元以上回扣,这是造成支架用量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湖南省一位有多年医疗器械经营经验的业内人士透露。

“我们是湖南省一家有名的中医院,现在医院采购医疗设备也向大型综合性医院看齐,只采购原装进口设备,比如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等中医院应有尽有。”湖南省一家中医院医生告诉记者。

与药品销售一样,医疗器械的中间加价现象颇为严重。一般来说,一款高值耗材从生产厂家出来再到某家医院,要经过一级代理、大区代理、省级代理等多个层级,每一次转手的加价约有30%的利润可赚,而价格越高的产品,加价后的获利也更大。

广东省物价局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医院中,89%的医院主要从批发企业购进医用耗材,11%的医院分别从批发企业和生产企业同时购进。绝大部分医用耗材都要经过批发商这一中间环节。而另一方面,流通领域的加价率和加价幅度都缺乏有效监管。

一些患者反映,目前在大医院看病药费有所下降,但检查费依然高昂,凡是住院病人均要做B超、心电图、CT等检查,心脑血管病人、脑梗病人经常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而且上下级医院、同级医院之间的医疗器械检查报告单不能通用,比如病人转送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做的大型医疗器械检查不认可,要重新检查,这客观上加剧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设备采购缺乏完备制度设计

业内人士分析,造成公立医院趋之若鹜购买进口医疗设备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缺乏完备的制度设计。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出台目录对医院使用的设备和耗材进行品牌准入和最高限价。至于从目录中选择哪一家、哪个品牌,以哪种价格进入医院,最终的决定权全部掌握在医院手中。由于专业性较强,选择何种设备决定权有时掌握在个别科室、个别人手中。

监督乏力。虽然有行业纠风,有主管部门,但由于医院众多,采买活动频繁,结算系统由各家医院自己掌握,导致政策三令五申,下面暗流涌动。

医院按企业化方式运营带来的必然后果。为了逐利,一些医院给科室下达经营指标,科室再下达到每个医生头上,为完成指标,卖高价药、过度检查、小病大治等成为医院常用的手段。

湖南省政协委员、湘雅二医院王云华教授建议,限制医院采购人员与政府采购平台人员的权力,完善财务制度,建立责任追查制度,建立医疗器械产品不良事件和风险监管、评估、预警和后续处置机制。在采购的医疗器械出现价格畸高或质量问题时,监督部门应严肃调查,根据实际情况严厉问责,依规处罚。

而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委日前在北京共同签署《京津冀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框架协议》明确提出,“量价挂钩,与医用耗材生产企业直接谈判。”

这意味着,京津冀三地结合丰富的医疗资源和医用耗材需求,要与包括心脏药物支架、心脏起搏器和人工关节等医用耗材的生产企业直接进行价格谈判,最大限度挤压过去多级、多地代理商介入省级招标造成的“价格水分”。

按照《京津冀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方案》要求,2017年内,三地将完成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一期开发建设,启动集中采购工作。未来,十大类40多万种医用耗材有望通过这一平台完成集中采购。

据称,第一批选定心内血管支架类、心脏节律管理类、防粘连类、止血类、人工关节类和吻合器类六大类医用耗材,分别采用竞价、议价等不同的集中采购方式,分批分类开展集中采购工作,最终形成京津冀三地统一的产品成交价格,采购结果在京津冀三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内共同执行,并且实现采购目录中的全部品种网上采购。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说,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将坚持网上集中采购方向,遵循价格联动、公开透明原则,采取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综合监管等措施,“统一搭建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统一组建医用耗材评审专家库、统一遴选医用耗材采购目录、统一规范医用耗材资质审核标准、统一形成医用耗材价格体系,最后集中组织评审”,实现“一个平台、信息共享、结果共用”。

“结合京津冀三地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用耗材使用总量可以推断,京津冀启动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对加快公立医院改革,降低京津冀地区的医疗服务成本,进而降低医疗服务费用,减轻患者看病就医负担有重要意义。”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毛羽表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开始试点

人社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上海、江苏、福建等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各选择3个市(州、区),除西藏外的其他省份各选择1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为期1年的试点。

严控公立医院数量规模 鼓励开办私人诊所

在公立医院独大、赢者通吃的现实格局下,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则给该省公立医院立下了“瘦身令”,严控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全省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控制在6张,其中不低于1.5张要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浙江省卫计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该省原则上政府不再新建综合性医疗机构,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等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优先发展非营利性医疗

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或将破产?!

如果把公立医院看做一个公司的话,其有两个显著特点:很会挣钱,但钱不知道去哪了;抗风险能力很弱。其实,这样的公司还有个更大的特点:距离破产不远了。 自从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哭嚎喊着日子过不下去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仿佛一夜之间,就从日进斗金掉进了悲惨世界,院长们开始拉着脸一遍遍演绎先哭穷、再伸手的悲情套路。看起来像一出跌宕起伏的戏。  ▍取消加成,医院哭嚎日子难过&nb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至200个 效果到底如何?

分级诊疗,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被视为有效改善民众就医感受、理顺医疗秩序的利器砝码。

2017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提两个新概念,是公立医院的重塑还是反击?

1月5日-6日,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李斌作工作报告,并强调2017年是“工作落实年”。在李斌主任的讲话里当然涉及了很多很重要的改革,比如让医药行业特别揪心的“两票制”;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新概念,比如持续深化医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积极推动医疗联合体、医疗共同体、专科联盟建设,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医疗联合体大伙都

公立医院财政拨款方式要大改革了!

导读:日前,财政部、中央编办出台了《关于做好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的意见》,“看医界”专栏作者、陕西省山阳县卫计局副局长徐毓才认为,这可能直接影响着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1月5日,财政部、中央编办就不久前出台的《关于做好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接受了媒体采访。这一似乎不直接与“公立医院”相关的改革,却因一句“2020年底前,凡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承担并且适宜由社会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