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如何理解伤口换药?

2017-04-05 佚名 骨关节病家园

不少人错误地认为伤口换药就是在伤口敷上或涂抹某些“药物”,实际上,现代医学伤口换药的涵义远远超出了局部外用药的范畴。

伤口换药,又称伤口更换敷料,由于伤口换药一词通俗易懂,延用已久,因此大多数医院仍习惯采用伤口换药的说法,简称换药。

不少人错误地认为伤口换药就是在伤口敷上或涂抹某些“药物”,这主要是受到民间医生治疗疮疡传统方法的影响。实际上,现代医学伤口换药的涵义远远超出了局部外用药的范畴,而主要是通过伤口换药了解伤口、清除分泌物、去除坏死组织、培养肉芽组织、促进上皮生长,最终达到创口愈合的目的。

临床研究证实,在多数情况下,不必要在伤口局部外用药物,因为一些外用药对伤口不但无益,反而阻碍了伤口引流,使肉芽水肿,影响上皮组织长入,造成伤口愈合延迟。这使笔者联想到了许多外伤出血的患者到医院就诊,当医生打开伤口时会发现伤口满布烟草、草药或某些药粉等异物,虽然这些材料有些可以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但是这些材料多数不是无菌的,这可能会增加伤口清创的难度和伤口感染的风险。

一、正确地处理方式

若伤口较浅,不伴血管神经损伤,容易止血。现场有条件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伤口周围皮肤用75%酒精消毒(注意不要让酒精进入伤口),然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如现场无条件,可用洁净布料、毛巾、衣物等压迫伤口,速转送到医院进行清创、缝合术。

二、伤口换药的主要目的

包括以下5个方面:

了解和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以便酌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清洁伤口,去除异物、渗液或脓液,减少细菌的繁殖和分泌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伤口局部外用药物,促进炎症局限,或加速伤口肉芽生长及上皮组织扩展,促进伤口尽早愈合。

包扎固定患部,使局部得到充分休息,减少病人痛苦。

保持局部温度适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环境,为伤口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三、换药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换药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间隔时间越短越好,因为每次换药都会不同程度地刺激到伤口的肉芽组织,因此,伤口换药的间隔时间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无菌手术缝合后切口放引流物者(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放置引流管),可于术后24——48小时更换第一次敷料,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去除引流物,并酌情决定下次换药时间。

一般化脓性感染的伤口,往往需要在伤口内置入引流物,最初可每日换药一次,脓液或分泌物减少后,可隔日换药一次;若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分泌物明显减少时,可适当延长换药间隔事件。

严重化脓性伤口,脓液或分泌物较多,可根据情况随时换药。

不管何种伤口,一旦敷料松脱或移位,失去应用作用,应随时换药。

伤口换药看似简单,但其涉及到观察评估伤口愈合情况、无菌操作、评估是否结合使用抗菌药物等内容,建议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换药,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换药,应避免自行随意操作,尽量降低伤口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OTS:儿童髁上骨折每日换药增加感染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好发于4岁至7岁儿童。Gartland分型系统是最常用的儿童髁上骨折分类方法,分为:Ⅰ型骨折无移位;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不全移位);Ⅲ型:骨折端完全移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是治疗II型和III型髁上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经皮克氏针固定可以达到稳定骨折端的目的,对软组织的损伤小,而且可以避免肘关节过度屈曲位损伤血管。 克氏针部位的感染是体外固定的常见

不同换药方法在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近日,江西省德安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不同换药方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指出,贴膜外固定换药方法优于贴膜内固定换药方法,穿刺点红肿发生率低,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05期《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杂志上。 回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