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展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替代指标
2020-06-1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干预对cIMT进展的影响程度可预测CVD风险降低的程度。这些数据支持降cIMT进展作为CVD风险的替代标志物。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量化干预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进展的效应与这些效应对心血管疾病(CVD)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系统地整理了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通过颈总动脉的平均值来评估cIMT;如果不可用,则利用颈总动脉最大值或其他cIMT测量值来评估。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合并的CVD终点,定义为心肌梗塞、卒中、血运重建或致命性CVD。在使用贝叶斯元回归方法评估两者关联之前,研究人员估算了每项试验中干预对cIMT进展和CVD发生的效应。
研究人员分析了119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涉及10066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岁,女性占42%)。在平均3.7年的随访中,有12038例患者出现了合并的CVD终点。在所有干预措施中,cIMT进展每年每降低10μm,就会使CVD的相对风险降低0.91(95%可信区间0.87-0.94),而与 cIMT 进展无关的CVD相对风险为0.92(0.87-0.97)。综上所述,研究人员估计每年将cIMT进展降低10、20、30或40μm的干预措施的相对风险分别降低为0.84(0.75-0.93)、0.76(0.67-0.85)、0.69(0.59-0.79)或0.63 (0.52-0.74)。当按干预类型、实施时间、超声随访时间、个人参与者数据的可用性、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试验、cIMT测量类型和女性患者比例对试验进行分组时,结果相似。
由此可见,干预对cIMT进展的影响程度可预测CVD风险降低的程度。这些数据支持降cIMT进展作为CVD风险的替代标志物。
原始出处:
Peter Willeit,et al.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Progression as Surrogate Marker for Cardiovascular Risk: Meta-Analysis of 119 Clinical Trials Involving 100,667 Patients. Circulation. 2020.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0.046361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颈动脉#
52
#内膜#
57
学习了
114
#替代指标#
56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65
#疾病风险#
57
#血管疾病#
62
干预对cIMT进展的影响程度可预测CVD风险降低的程度。这些数据支持降cIMT进展作为CVD风险的替代标志物。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