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输液后致死事件引热议,间质性肺炎误诊背后的医疗盲点
2024-05-1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通过这例令人痛心的案例,我们不仅得以深刻洞察间质性肺炎这一隐匿而复杂的疾病,更唤醒了对早期识别、精准诊断与及时干预的迫切需求。
近日,山东青岛一女童发热输液后死亡,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据新京报报道,山东青岛一市民向新京报记者反映,他11岁的女儿疑被医院误诊后死亡。同时,他认为女儿在输液过程中病情加重,要求医生查看时未获重视,耽误了女儿治疗。
5月14日下午,青岛市城阳区卫健局针对此事回复新京报记者称,该事件中一位为患儿诊治的医生已被停职,目前该案已经进入到司法流程,需要等医疗损害责任鉴定结果出来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事件经过
据女童父亲描述,2023年11月19日早上,女儿出现发烧症状,再加上几天前女儿就腹痛、呕吐,魏永彤将她送到城阳区人民医院,挂了儿科急诊。诊疗资料显示,当天值班医生对其女儿进行初步身体检查以及心肌酶测定、血常规+超敏CRP检查、电解质的检查后,诊断其女儿患胃肠炎和感染发热,为其开了输液药。
因在输液过程中症状未减轻,医生又为其开具第二天早上的腹部彩超检查。女童父亲表示,第二天的当班医生仍诊断其女儿患胃肠炎和感染性发热,并开了输液药。
在两天的输液过程中,因女儿腹痛加剧,他分别去诊室请两位医生前去查看,但两位医生均未行动。
2023年11月20日,女童就诊第二日的腹部彩超诊断报告单。
当天下午一点半,输完液后,父亲带着女儿回家。下午四点多,女儿腹痛难忍,他便开车带着女儿去了青岛市另一家医院。但到达该医院停车场时,女儿已经休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随后,魏永彤报警,并于2023年11月21日将事情反映给城阳区卫健局。2023年11月22日,城阳区卫健局将魏永彤女儿尸体送检。2024年1月4日,尸检结果显示,“死者符合患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增宽导致气体交换障碍,从而引起急性心力衰竭,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回顾病史,我们再次对女童就诊过程进行梳理与反思:
初步诊断与治疗:女童最初表现出的症状包括发烧、腹痛和呕吐,这些症状确实与胃肠炎相符,因此初步诊断和给予的支持性治疗(如补液)是基于常见病因的合理判断。心肌酶测定、血常规和超敏CRP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系统性感染或炎症,电解质检查则确保体液平衡,这些检查是恰当的。
病情进展与评估:女童在治疗过程中腹痛加剧,这是一个重要的病情变化信号。尽管医生开具了腹部彩超以进一步排查,但关键在于对病情动态评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如果腹痛加剧而未得到及时的再次评估或调整治疗方案,可能错失了识别潜在严重并发症的机会。
忽视病情恶化:父亲多次反映女童腹痛加剧,但未见医生采取进一步行动,这可能反映了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不足或沟通不畅的问题。
尸检结果显示,女童实际死于间质性肺炎导致的急性心力衰竭及呼吸循环衰竭。间质性肺炎初期可能症状不典型。尽管腹痛和发烧可与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包括肠胃炎、感染或阑尾炎等,而这些疾病通常不会直接关联到肺部疾病。因此,当症状不典型或治疗反应不佳时,需要更加细致的评估和鉴别诊断,以免漏诊或误诊。
据新京报报道分析,2023年11月,正是支原体、甲流、新冠交替来袭的时候,全国儿科门急诊的都是人仰马翻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位医生都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他们加班加点,随时准备应对各种急诊情况。卫健局出具的处理意见书写道,因就诊患者多,医生未亲自查看患儿情况,存在疏忽,也证实了这一情况。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对医生工作的疏忽视而不见。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生工作状态的关注,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医生能够在工作时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之余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
本案例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病情变化迅速或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医生应保持高度警觉,及时进行病情再评估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胸片或CT扫描以排除肺部疾病。同时,医患沟通极为重要,确保患者任何症状变化都能被及时捕捉并给予高度的关注。
什么是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指的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肺间质炎性和纤维化病变,主要会对肺间质和肺泡腔造成侵犯,使肺泡、毛细血管的功能丧失。间质性肺炎会对患者的肺部造成不可逆损伤,在患病早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肺泡壁炎症,随后会逐渐出现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引起缺氧、酸中毒等,直至完全丧失劳动力,严重时还会引起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间质性肺炎病因有哪些?
现阶段将患者的发病原因分为两种:已知原因和未知原因。
1,已知原因,包括环境、药物、疾病等,其中环境包括有机粉尘、无机矿物质粉尘、刺激性有毒气体等;药物包括干扰素、呋喃妥因、胺碘酮等;疾病主要指的是结缔组织疾病或血管炎,例如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未知原因,也称为“特发性”,主要危险影响因素有遗传、年龄、吸烟、环境暴露、病毒感染、胃食管反流等。
间质性肺炎的诊断
间质性肺炎起病比较隐匿,病程通常比较长。对于患者的既往史要非常的关注,是否有长期使用能够导致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药物,抗肿瘤药博来霉素、胺碘酮等用药史,是否有放射性治疗史;是否有特殊的环境和职业接触,如接触二氧化硅、采煤、石棉、玛瑙加工等;有毒有害气体如硫酸、盐酸的接触;是否长期吸烟;是否有饲养宠物的历史;是否患有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干咳、乏力;家族中是否存在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等情况都要关注。
另外,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是否有双侧肺底部Vlcro啰音,偶可闻及湿啰音,杵状指等;气短,尤其是活动后气短是 ILD 的一个特征性表现;查体双肺下爆裂音 / Velcro 罗音和杵状指也是特征性的体征。同时,进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HRCT是目前诊断间质性肺炎最重要的影像学手段之一。HRCT能够提供肺部组织高清晰度的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肺间质的细微结构变化,如网格状影、蜂窝样改变、磨玻璃样阴影等,这些特征性影像有助于识别不同类型的间质性肺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做出诊断,减少对侵入性检查的需求。
解读疑似间质性肺炎的HRCT表现时,正确理解影像特征与病理及临床症候群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10% 正常胸片经病理证实存在间质性肺炎,HRCT)能更好的显示间质受累的改变,可表现为弥漫性结节影,磨玻璃样变,肺泡实变;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线、网格状改变;囊腔形成;蜂窝状改变,常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构变形。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价值,但病理学检查仍然是确诊间质性肺炎的“金标准”。通过支气管镜下肺活检(TBLB)、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胸腔镜引导下活检或开胸肺活检获取的组织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可以明确肺部炎症或纤维化的性质,对于区分不同的间质性肺病类型至关重要。
如何判断间质性肺炎所处的阶段?
1,间质性肺炎急性加重期(AE-ILD):指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在没有明确诱因时,近1个月内出现的渐进性呼吸困难加重,肺功能下降,可导致患者呼吸衰竭。张惠兰教授强调在这个时期,激素、免疫制剂、抗纤维化等治疗手段应该“多管齐下”,并且做到逐量、全程的治疗。
2,慢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炎(PF-ILD):临床医生需要对纤维化的面积以及疾病的发展是处于进行性还是稳定性进行评估。
3,稳定性:患者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趋向稳定,一般3-6个月或6-12个月来医院复查一次。在这个阶段,临床医生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评估,如面对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患者,医生要评估患者是CTD和ILD都趋稳?还是ILD活动CTD稳定?又或者是CTD活动ILD稳定?可见,在这个阶段,医生需决定治疗要往哪个方向侧重。
总之,通过这例令人痛心的案例,我们不仅得以深刻洞察间质性肺炎这一隐匿而复杂的疾病,更唤醒了对早期识别、精准诊断与及时干预的迫切需求。间质性肺炎,这一藏匿于常见症状之下、易于被误诊的疾病,以其独特的病理生理过程,提醒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这一案例促使我们反思和强化医患沟通的艺术,确保患者任何细微症状的变化都能被及时捕捉并获得专业评估,避免因沟通不畅而错失治疗时机。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胃肠炎# #间质性肺炎#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