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率先实现胸痛中心100%区县全覆盖
2017-10-31 佚名 新华网
为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天津以“科学布局、有效推进,编牢织密胸痛患者医疗救治网络”为宗旨,全力加强胸痛中心建设。今年10月,远郊区县宁河区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正式挂牌,标志着天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下属所有市区和远郊区县胸痛中心全覆盖的目标。统计显示,天津市已有25所医疗机构通过胸痛中心国家认证,覆盖全市16个区,在中心城区里不到5公里就可以到达一个胸痛中心,胸痛中心密度居全国第
为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天津以“科学布局、有效推进,编牢织密胸痛患者医疗救治网络”为宗旨,全力加强胸痛中心建设。今年10月,远郊区县宁河区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正式挂牌,标志着天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下属所有市区和远郊区县胸痛中心全覆盖的目标。
统计显示,天津市已有25所医疗机构通过胸痛中心国家认证,覆盖全市16个区,在中心城区里不到5公里就可以到达一个胸痛中心,胸痛中心密度居全国第一,全市32家医疗机构参与中国胸痛中心及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在《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6)》中“胸痛中心”这一评估各省市心脑血管救治能力的重要指标上,天津位列全国第一。
加强胸痛中心建设,实现市民心梗死亡率连续三年下降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当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多年来,天津市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一直排在全市居民死亡率的首位。2014年10月11日,天津市胸科医院率先成立“胸痛中心”,2016年胸痛中心建设被列入天津市政府20项民心工程。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天津市组织建立胸痛专科联盟,提升全市基层心肌梗死诊治水平。
统计显示,2014-2015年度,天津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率先在全国出现死亡率下降拐点,全市居民急性心肌梗死人数首次下降至8205人。自2014年起,天津心肌梗死死亡率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该市在心血管疾病防控工作方面的经验被业界称为“天津模式”。
根据全国胸痛中心数据报送云平台数据显示,2017年1月-9月,天津市25家胸痛中心共急诊介入治疗4683例,溶栓治疗126例,D2B时间(到达医院大门至开通冠脉血流时间)从建设前的平均120多分钟降至74分钟,D2N时间(到达医院大门至溶栓开始时间)由建设前的平均近100分钟降至43分钟,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较建设前下降50%以上。
科学布局,编牢织密胸痛患者医疗救治网络
天津市卫计委医政处处长刘先夺表示,在过去几年的胸痛中心建设中,天津市主要围绕“试点先行、广泛动员、现场交流、模拟检查、定点帮扶”等五大工作板块开展具体工作。
一,试点先行。2015年1月,天津市胸科医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成为天津市第一家胸痛中心。通过胸痛中心的建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取得重大进展,死亡率降低50%左右。其后,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将胸痛中心建设作为20项民心工程之一进行推广,鼓励各家医疗机构提高自身能力,创造性地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工作,从而带动天津地区胸痛中心的团队建设,逐步实现区域内互联互通。
二,广泛动员。天津市召开了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动员会议,全面部署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动员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积极申报,并依托心内科质控中心建立了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小组,对申报单位进行多次培训。
三,现场交流。天津市选择示范医院,召开了现场交流会,讲解胸痛中心认证的要点,深入总结工作经验,并组织各有关医院现场观摩胸痛中心建设情况,了解关键环节上重点、难点问题突破措施。
四,模拟检查。组织相关专家,对照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对天津市申报胸痛中心的单位进行模拟现场核查和模拟夜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医院反馈,帮助医院整改。
五,定点帮扶。对在模拟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单位,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安排专人到医院,帮助医院对照标准,厘清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推动医院改进胸痛中心建设。
紧扣四大重点,加速天津胸痛中心与国际接轨
据悉,在天津卫计委的领导下,该市胸痛中心建设工作紧扣“健全胸痛救治网络、提高胸痛救治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助力分级诊疗工作”等四大重点积极开展,努力提升心梗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
一,健全胸痛救治网络。建立市急救中心统一调配的网络布局机制,加强与各个医疗机构的协作,采取就近和优先送达胸痛中心医院,实现院前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第一时间内进行心电图检查,通过信息化手段传输到胸痛中心定点医院,实行远程会诊。自2016年起,引入急诊配置“急P急溶包”,即经明确诊断后,在医师指导下第一时间口服两种抗凝药物和一种他汀类药物,为救治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二,提高胸痛救治效率。数据显示,全市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单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总死亡率明显下降,大部分患者的心脏致残率有所降低。以天津市胸科医院为例,胸痛中心建设后,院内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下降50%左右,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通过胸痛中心建设,全市整体医疗机构范围的心脏病救治水平有所提升,入院心内科病人数增多,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小时内获得首次医疗接触数量增加,高危心肌梗死患者在24小时内实施早期介入治疗的比例升高。
三,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采取先救治后付费模式,极大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采用群众喜闻乐见、朴实易懂的形式广泛普及胸痛知识,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提升百姓健康素养,使患者第一时间到胸痛中心进行救治。
四,助力分级诊疗工作。天津市积极探索胸痛中心医联体模式,以其为切入点,密切了大医院与下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关系,大医院定期对下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形成“大医院医疗救治、基层健康管理”的急慢分治专病医联体,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刘先夺指出,天津市胸痛中心的建设和体系的完善,有助于让人人享有一旦发生胸痛第一时间接受专业的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千家万户幸福。今后政府部门会继续加强督导,加速天津市胸痛中心与国际接轨的速度。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全覆盖#
0
学习了谢谢作者分享!
64
学习了谢谢作者分享!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