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两会中医疗热点聚焦
2020-05-24 新京报 新京报
新冠疫情的防控显然是当前的重要议题,排在了第一位,也将引起更多代表的关注。除新冠防疫工作之外,医疗领域可能两会上提出并值得重点关注的话题又有哪些?
新冠疫情的防控显然是当前的重要议题,排在了第一位,也将引起更多代表的关注。除新冠防疫工作之外,医疗领域可能两会上提出并值得重点关注的话题又有哪些?
1、中医药发展问题
“中医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有时候就跟国学一样,被一些人弄得神乎其神,失去了公信力。但这作为民族代表文化遗产,又是必须要发展彰显民族文化自信的东西,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医疗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在新冠抗疫过程中,属于中成药范畴的连花清瘟胶囊在治疗轻症、中症患者过程中表现出了不错的疗效。因此,受新冠疫情防控话题度的提升,中医药未来的发展问题可能成为今年两会上的一个关注亮点。
2、遗传咨询师人才培养问题
同样是在新冠抗疫过程中,基因测序的重要性被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大。如果不是中国在短时间内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并公开病毒基因的全部数据供全世界科研工作者研究。核酸检测试剂和疫苗的研发也很难如此迅速地开展并取得成果。但在疫情之后,基因测序更多的应用还是在疾病管理方面,这时候就需要拥有专业遗传学、基因学知识的遗传咨询师起作用了。而这个行业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人才非常匮乏。因此,遗传咨询师人才培养问题也可能因为疫情的影响间接在两会上得到关注。
3、第三批药品带量采购及医疗器械高耗材带量采购问题
药品带量采购从2018年底的4+7城市试点,到2019年9月在25个省份铺开,已经前后经过了两批带量采购了。第三批带量采购原计划是在今年的上半年就要出台具体的工作方案,但因为疫情的影响被滞后了几个月。这一次,在两会上面,很可能会有代表会提出相关的问题,把实施的时间基本敲定。而就在十多天前,京津翼等九省还联合召开了人工晶体类眼科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会,这标志着带量采购又从医药领域正式扩展到医疗器械高耗材上面。未来必然会让更多医疗器械也纳入带量采购的名录当中,这一步该如何实施,可能也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初步可行的方案。
两会提案议案与医疗领域的代表们在两会中关注的议题让我们体会到细致入微的关切。
葛均波院士犀利发声,直指论文产业链
葛均波院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从多个方面减少医务人员从业负担;推进和完善科研人才分类评价制度,破除“以论文论英雄”的评价机制,加大力度打击贩卖医学论文,不让学术沦为功利的奴隶。
职业晋升方式和人才量化评估标准单一,建议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设置不同考核方式
目前,我国医务人员的职业晋升依然以SCI文章发表、科研基金项目等作为主要考核标准,没有充分将临床技术水平考察纳入到考核标准中来,这一考核体系对于基层医务人员而言尤为“致命”。
论文买卖已形成“产业链”,期刊功能被异化,建议破除“唯论文论”,加强对中文期刊的支持与监管,严惩买卖论文人员
目前绝大多数的中文期刊在基金经费、科研评价、编辑队伍等方面得不到支持,中文期刊的功能正在被异化,成为作者毕业、评职称、拿项目的工具,靠收取版面费等策略勉强生存,这也是国内学术期刊沦为论文买卖产业链中“商品”的重要原因。
葛均波院士建议,对医务人员采取分类管理的职称与薪酬制度,综合考虑其学历、工龄长短、临床能力以及教学、科研获奖、大众科普等相关情况合理评价,破除“以论文论英雄”的评价机制,防止他们迫于职称晋升、业绩提升等压力买论文。
此外,葛均波院士还建议,严格执行分级诊疗政策,做好医疗资源分配,增强基层医院的硬软件实力,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吸引患者去基层医院看病,将大医院的患者分流到基层医院,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提高服务效率,减轻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陈静瑜建议武汉封城日设为“国家公共卫生日”
今年2月29日,陈静瑜及团队在江苏无锡成功进行了全球首例新冠肺炎双肺移植手术。3月18日,陈静瑜临危受命,奔赴武汉抗疫一线,担任国家肺移植救治医疗组长,并在武汉完成了两例新冠晚期病人的双肺移植手术。
陈静瑜教授(来源《新京报》)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建议将武汉封城日设为“国家公共卫生日”。
新冠肺炎疫情俨然成为现代中国公共卫生史上的重大事件。陈静瑜指出,为扑灭疫情,国家迅速响应、果断决策,于2020年1月23日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武汉“封城”行动。对上千万人口的城市采取这一措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决定。
他指出,这一行动不仅有效遏制了疫情在中国的蔓延,也大大降低了病例输出到其他地区与国家的风险,为全球疫情防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体现了中国政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政府,对中国和世界人民健康的责任和担当。“这一天应该载入史册,记下中国人民奋起抗击世纪疫情的可歌可泣的英勇史迹。”
因此,陈静瑜提议设立“国家公共卫生日”,将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日设立为“国家公共卫生日”(英文:National Public Health Day)。
陈静瑜表示,世界很多国家都有用纪念日的方法来标示一个民族或全人类的重大事件,以唤起公众的意识和广泛持久的支持。设立“国家公共卫生日”,是为了纪念这次抗疫战争的成绩,也是进一步唤起和增强公众的公共卫生理念、提高公共卫生安全的认知,有利于加快健康中国的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还可以时常提醒民众保持健康意识,让公共卫生理念融入社会文化,使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吕红兵:完善医务权益保障,赋予社区主体相关法律地位
律师干的,就是人民盼的。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这句话,掷地有声。一年多来,他紧紧围绕于此,深入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履职步伐一刻也没停歇。
吕红兵律师(来源《新京报》)
他参加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著作权法的修订”建言资政;也先后关注“建设高素质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提出对外开放法律保障和律师服务不仅要“跟上”甚至应“先行”;关注“协同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主题,就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提出建议等等。
此次参加全国两会,他拟提交两份提案——建议完善医务人员权益保护立法;建议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主体及相互关系法律制度。
他在拟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强化医务人员基本人身权利保障,将“伤医”行为作为法定加重情形在相关刑事法律中予以规定,避免类似行为重复发生;建立全国性的医疗机构医疗安全共享平台,在立法中赋予医务人员“避险权”;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及《传染病防治法》,将部分政策性规定立法化,增加对疫情防控人员的保障条款;建议修订《执业医师法》,将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具体权利保障明确化。
吕红兵也同样关注到此次疫情防控中另一支中坚力量:社区。
他在拟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应当建立常规状态下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街道、居委会、业委会与物业公司之间协同合作的社区治理模式。明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由居委会及时收集、接收、归纳、提炼业委会的业主诉求,并上报街道进行沟通协调,最终各方形成合力,在落实政府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及时回应业主对于自身权益问题的诉求。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中医中药,大多被人诋毁,不过梅斯里总是客观公正的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