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2017年BMJ杂志重磅级突破性研究成果一览
2017-12-15 MedSci MedSci原创
时光总是匆匆易逝,2017年也已经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8年。本文中小编就盘点了2017年BMJ杂志发表的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重磅级亮点研究,与各位一起学习! 1、心理困扰增加肿瘤风险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108 2017年1月的发表在BMJ的研究表明,心理困扰(焦虑和抑郁)与部位
时光总是匆匆易逝,2017年也已经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8年。本文中小编就盘点了2017年BMJ杂志发表的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重磅级亮点研究,与各位一起学习!
1、心理困扰增加肿瘤风险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108
2017年1月的发表在BMJ的研究表明,心理困扰(焦虑和抑郁)与部位特异性肿瘤具有潜在相关性。1994-2008年期间,16个前瞻性队列研究中,163363名16岁以上人群参与研究,参与者基线无肿瘤症状。参与者进行自我报告的心理困扰评分。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16个特定部位的恶性肿瘤死亡。
研究随访9.5年,其中4353名参与者因肿瘤死亡。多因素调整后,相对于心理苦恼较少的人群(GHQ-12评分0-6),苦恼较多的人群(GHQ-12评分7-12)所有部位肿瘤(HR,1.32)及吸烟无关的肿瘤的(1.45)死亡率增加,其中结直肠癌(1.84)、前列腺癌(2.42)、胰腺癌(2.76)、食管癌(2.59)和白血病(3.86)的死亡风险升高。肠癌和前列腺癌的死亡风险也一定程度增加。
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心理状态对肿瘤发病及死亡率的影响。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i6583
2017年2月,顶级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评估维生素D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
共25项随机对照试验,11321名参与者纳入本次荟萃分析。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所有参与者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风险(OR,0.88)。亚组分析中,每日或每周维生素D补充但无额外推注剂量的参与者中可以观察到保护效应(OR,0.81),但接受一次或多次推注剂量的参与者却无保护效应(OR,0.97)。每日或每周维生素D补充的参与者,相比于基线25羟维生素D水平≥25nmol/L的参与者(OR,0.75,0.60至0.95;交互作用P=0.006)和基线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25nmol/L的参与者(OR,0.30),维生素D补充的保护作用更显著。
研究认为,补充维生素D可安全地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维生素D极度缺乏的患者和未接受大剂量推注的患者获益最大。
3、饮酒与心血管疾病风险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909
2017年3月,BM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评估了酒精消耗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考察了1997年-2010年1937360名成人群饮酒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无先兆的冠心病死亡、心力衰竭、冠心病猝死/心脏骤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外周动脉疾病和腹主动脉瘤。
114859名参与者在随访期间被诊断为心血管疾病。不饮酒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风险比为1.33,95%可信区间为1.21-1.45)、心肌梗死(1.32,1.24-1.41)、无先兆的冠心病死亡(1.56,1.38-1.76)、心力衰竭(1.24,1.11-1.38)、缺血性中风(1.12,1.01-1.24)、外周动脉疾病(1.22,1.13-1.32)和腹主动脉瘤(1.32,1.17-1.49)的风险增加相关,相比于适量饮酒(酒精消耗量在当时的英国每周/每日建议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1/3和14/2单位范围内)。大量饮酒(超过指南建议)增加了无先兆的冠心病死亡(1.21,1.08-1.35)、心力衰竭(1.22,1.08-1.37)、心脏骤停(1.50,1.26-1.7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1,1.02-1.37)、缺血性中风(1.33,1.09-1.63)、脑出血(1.37,1.16-1.62)和外周动脉疾病(1.35;1.23-1.48)的风险,但发生心肌梗死(0.88,0.79-1)或稳定型心绞痛(0.93,0.86-1)的风险较低。
由此可见,饮酒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初期表现存在异质性关联。这对患者咨询、公共健康沟通和临床研究具有提示作用,表明需要一个更细致入微的方法来明确酒精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是必要。
4、肥胖是癌症第二大可控危险因素,与11种癌症有关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477
2017年2月BMJ刊登的一篇综述表明,肥胖与11种肿瘤有关,其中大多数是消化道肿瘤和女性激素相关的肿瘤,包括食管腺癌、多发性骨髓瘤、胃底贲门癌、结肠癌(男性)、直肠癌(男性)、胆管系统癌症、胰腺癌、乳腺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绝经前女性)、卵巢癌及肾癌。
研究者还发现,体重指数每增加5 kg/m2,上述各种不同癌症的风险存在较大差异:男性直肠癌风险增加9%,而胆管系统癌症风险可增加56%。相关述评认为,这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去年报告的大部分一样,不过IARC认为肥胖还与肝癌、甲状腺癌有关。这一综述初筛了95项Meta分析结果,但最终仅对其中12项有强烈证据的分析进行了评估。
研究者指出,肥胖应该是继吸烟后的第二大可控癌症危险因素。
5、童年不幸会增加自杀风险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1334
2017年4月,顶级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探讨童年不幸、学校表现和童年精神病理学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中童年不幸(0-14岁)的指标包括家庭成员的死亡(自杀进行单独分析),父母药物滥用,父母精神紊乱,父母犯罪,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公共援助的收据和住宅不稳定。该研究以瑞典医学出生登记册和各种瑞典人口登记册为基础。 参与者为548721名出生于1987年至1991年期间的个人。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估计的15-24岁期间自杀风险。
评估童年不幸与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人自杀之间相关性的调整后发病率比值的范围从住宅不稳定的1.6(95%可信区间为1.1-2.4)到家庭成员自杀的2.9(1.4-5.9)。积累的童年不幸和自杀风险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暴露于一个不幸因素为1.1(0.9-1.4),而那些暴露于两个和三个或更多的不幸因素的患者分别为1.9(1.4-2.5)和2.6(1.9-3.4)。甚至在调整学校表现和童年精神病理学后,自杀风险的增加仍然存在。
由此可见,童年不幸是青少年和年轻的成人自杀的危险因素,特别是累积的不幸。这些结果强调了解自杀社会机制的重要性,并且需要早期有效的干预措施,旨在减轻在不幸儿童的自杀风险。
6、饮食中的红白肉与特异性死亡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1957
2017年5月,顶级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明确不同类型肉类摄入量和肉类相关混合物与整体和病因特异性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
该研究为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并且基于NIH-AARP饮食与健康研究(在美国六个州和两个大都市地区一般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的基础饮食数据和16年随访(直至2011年12月31日)数据。参与者为536969名50-71岁的AARP成员,暴露因素为根据膳食调查得到的总肉类、加工和未加工的红肉(牛肉、羊肉和猪肉)和白肉(家禽和鱼)、血红素铁以及在肉类加工过程中加入的硝酸盐/亚硝酸盐摄入量。研究人员所用的调整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以最低五分位数热量作为对照。该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为随访期间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
由于与红肉摄入相关的九种不同原因,研究人员观察到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最高五分位数比上最低五分位数的风险比为1.26,95%可信区间为1.23-1.29)。加工和未加工的红肉摄入量均与全因和病因特异性死亡率相关。血红素铁和加工肉类中硝酸盐/亚硝酸盐与全因和病因特异性死亡率风险增加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模型估计死亡率的增加与加工红肉相关,并受硝酸盐的摄入量影响(37.0-72.0%),而受血红素铁的影响程度较小(20.9-24.1 %)。当总的肉类摄入量恒定时,白肉摄入量位于最高五分位数范围的参与者全因死亡率风险相比于最低五分位数范围的参与者减少了25%。几乎所有的死亡原因与白肉摄入量呈负相关性。
这些结果显示由于与红肉摄入相关的九种不同原因,全因死亡率和死亡风险增加,考虑到,部分与血红素铁和加工肉类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相关。研究人员还发现摄入白色与减少的风险相关,特别是未经加工的白肉。
7、肥胖孕妇宝宝先天畸形风险增加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2563
2017年6月的BMJ研究研究提示,体重指数(BMI)越高的孕妇的子女患先天性畸形的风险越高。研究纳入120万名在2001年~2014年出生的婴儿。其中有4.4万名婴儿患有先天性畸形,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最为常见,约占50%。
与正常体重孕妇的子女相比,超重(BMI:25~30 kg/m2)孕妇的子女患畸形的风险增加0.5%。而肥胖孕妇的子女患先天性畸形的风险更高,30-35 、35-40和≥40 kg/m2的孕妇的子女患先天畸形的风险分别增加15%、26%和44%。
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系统畸形和肢体缺损的风险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从超重到肥胖)逐渐增加。神经系统畸形与母体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最大。此外肥胖母亲的子女患生殖器和消化系统的畸形风险也增加。
8、适量饮酒 亦损大脑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2353
2017年6月的BMJ研究发现,一周仅喝几杯啤酒也会导致个人大脑产生持久性变化,每周 8 到 12 杯饮酒与大脑扫描中呈现的若干认知下降有关。
研究人员招募了 550 名英国伦敦人到牛津大学进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这些人并非简单的伦敦人,他们是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从 1985 年开始每 5 年就要进行一次健康习惯调查,其中包括他们饮了多少酒。这让研究人员可以探查个人饮酒习惯与其大脑扫描结果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超过 30 年以上的适量饮酒者与海马体退化和萎缩有关,此外脑白质也有所退化。研究人员表示,每周多饮一次酒会导致海马体缩小 0.01%。而与此相对,成人的年龄每变老一岁海马体会缩小 0.02%。
9、 童年时智商越高,寿命就越长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2708
2017年6月BMJ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童年时高智商(IQ)与其一生中主要死亡原因风险较低有关。所谓主要死亡原因包括心脏病、中风、吸烟相关性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及老年痴呆症。
该研究结果是基于1936出生在苏格兰的33,536名男性和32,229名女性的数据,这些男性和女性在他们11岁时接受了一次有效的儿童智力测验,这次智力测验的成绩可能与2015年12月的死亡原因有关。
在将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因素(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状况等都考虑在内之后,研究人员发现,童年时高智商与79岁前及以前的死亡风险较低相关。其他与测验成绩较高呈现显着相关性的还包括意外伤害、与吸烟有关的癌症(特别是肺癌和胃癌)、消化系统疾病和老年痴呆症所致的死亡。研究未发现童年时智商高低同与吸烟无关的癌症所致的死亡之间存在什么明显的关系。
此外,研究人员还指出,在进一步校正吸烟和社会经济地位可能造成的影响之后,童年期高智商与日后各种死亡原因风险较低之间仍存在显着相关性,表明这些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死亡率的差异性。
10、儿童期炎症性肠病与肿瘤风险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3951
2017年9月的BMJ中。研究人员评估了儿童期炎症性肠病与癌症风险的关系。研究在瑞典开展,收集1964-2014年间研究数据。研究包含了9405名18岁以下儿童炎症性肠病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患儿4648人,克罗恩病患者3768人,其他患儿989人,研究同时包含了9287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儿童。
随访至参与者成年(27岁),儿童期炎症性肠炎患者总计发生了497例肿瘤,而对照组发生了2256例,儿童期炎症性肠炎患儿的肿瘤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2倍,其中溃疡性结肠炎患儿的总肿瘤风险为2.6,克罗恩病为1.7。胃肠肿瘤的相对风险最高为18.0。各个时期患儿的肿瘤风险差异不显著。
11、 直接口服抗凝药vs华法林预防静脉血栓栓塞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4323
2017年10月的BMJ中,研究人员比较了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与华法林对于预防静脉血栓的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于2009-16年开展,总计59525名患者参与,其中DOAC患者12489人,华法林组47036人。研究终点为服药后90天内大出血和全因死亡率。
平均随访85.2天,共发生了1967例大出血(3.3%)和1029(1.7%)例死亡事件。相对于华法林组,DOAC组大出血的相对风险为0.92(95% CI 0.82-1.03), DOAC组大出血风险显著降低。组间患者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 (HR 0.99, 0.84-1.16)。没有证据显示不同年龄段、慢性肾病、不同性别患者之间存在异质性。
12、维生素D与7种常见肿瘤风险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4761
额外的维生素D补充对肿瘤的预防效果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循环维生素D浓度与癌症风险相关的因果关系。
研究总计招募了70563例癌症患者,其中前列腺癌患者22898人、乳腺癌患者15748人,肺癌患者12537人,结直肠癌患者11488人、卵巢癌患者4369人,胰腺癌1896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1627。研究同时招募了84418名对照志愿者。研究考察4种与VD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rs2282679, rs10741657, rs12785878 和rs6013897)以确定循环25-羟维生素D的多个多态性评分。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的风险。
研究发现,循环中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与7种肿瘤以及其亚型之间的关系不显著。25(OH)D浓度上升25 nmol/L,其结肠癌风险下降的比值比为0.92(95%,CI,0.76 -1.10),乳腺癌为1.05(0.89-1.24),前列腺癌为0.89 (0.77-1.02),肺癌为1.03 (0.87-1.23)。对于大部分肿瘤而言,VD浓度下降25 nmol/L,肿瘤发生的风险为1.20-1.50。
研究认为循环维生素D浓度与各种类型癌症的风险之间存不存在线性因果关系,研究不支持维生素D缺乏症筛查和维生素D补充作为预防原发性癌症的策略。
13、咖啡消费与健康——多种健康结果荟萃分析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5024
2017年11月的BMJ中,研究人员开展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研究,考察咖啡摄入与多种健康结果之间的关联性。
研究人员对所有国家和环境中,成人人群咖啡消费与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干预性荟萃分析研究。排除了咖啡代谢的遗传多态性。
201项观察性研究纳入本次荟萃分析,包含68个独立的健康结果;17项干预研究包含9个健康结果。总体而言,饮用咖啡的益处多于害处--相对于无咖啡消费人群,每日饮用3-4杯咖啡,可最大程度的降低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rr 0.83, 95%,CI,0.83-0.88)、心血管死亡风险(0.81, 0.72-0.90)以及心血管事件(0.85, 0.80-0.90)风险。咖啡摄入量高的人群其肿瘤风险降低18%(0.82, 0.74-0.89),同时可以显著降低多种特殊癌症、神经、代谢和肝脏疾病风险。咖啡饮用的危害在对吸烟状态进行调整后的相关性十分微弱,但孕期饮用咖啡的风险较大,相对于无/低咖啡消费人群,高咖啡摄入孕妇其出生低体重(OR 1.31, 95% CI 1.03-1.67), 早产(1.22, 1.00-1.49),第二、三个月(1.12, 1.02-1.22)以及总流产(1.46, 1.06-1.99)风险增加,咖啡消费与女性骨折风险增加相关。
研究认为,除孕妇以外,一般人群每日3-4杯的咖啡饮用对身体是无害的,对各种健康风险降低幅度最大。
以上研究仅是小编整理的一些重大突破性研究,当然2017年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钻研的亮点研究,相信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BMJ杂志上将会为我们呈现出更多创新性的突破研究,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突破性研究#
95
#研究成果#
70
#BMJ#
70
#年终盘点#
70
#重磅#
64
学习了.谢谢.
113
学习了新知识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