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ACS Nano:叶德举/柳红团队开发用于脑胶质瘤的成像与治疗的纳米探针

2023-01-08 生物世界 生物世界 发表于上海

脑胶质瘤作为一种高浸润性、高转移性的肿瘤,因其预后差、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挑战,被认为是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脑肿瘤之一。虽然,目前临床上已采用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来治疗脑胶质瘤,但其预后仍较差,

脑胶质瘤作为一种高浸润性、高转移性的肿瘤,因其预后差、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挑战,被认为是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脑肿瘤之一。虽然,目前临床上已采用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来治疗脑胶质瘤,但其预后仍较差,中位总生存期仅为14-17个月。
 
由于血脑屏障(BBB)的限制,目前发展的大部分抗肿瘤药物难以穿越BBB到达肿瘤部位,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不佳;此外,由于这些药物缺乏肿瘤特异性,易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提高抗肿瘤药物在脑胶质瘤中的递送和疗效,实现原位脑胶质瘤的按需高效治疗仍极具挑战性。
 
近日,南京大学叶德举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柳红研究员团队合作,在 ACS Nano 期刊发表了题为:Controlling Disassembly of Paramagnetic Prodrug and Photosensitizer Nanoassemblies for On-Demand Orthotopic Glioma Theranostic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脑胶质瘤靶向激活的有机共组装纳米诊疗探针用于原位脑胶质瘤的近红外荧光-磁共振双模态成像和化疗-光动力联合治疗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片
 
研究团队基于分子共组装和可控解组装策略,分别合成了αvβ3整合素靶向、谷胱甘肽响应的顺磁性近红外光敏探针(PPa-RGD)和喜树碱前药(CPT-RGD);通过优化这两个分子的共组装比例,制备了兼具生理稳定性和协同治疗的共组装纳米诊疗探针(Co-NP-RGD)(图1)。
 
图片
图1 共组装纳米诊疗探针的结构及作用机理图
 
通过静脉给药后,Co-NP-RGD相比小分子药物能有效延长血液循环时间,并借助表面存在的大量cRGD靶向基团,穿越BBB,靶向递送到原位脑胶质瘤细胞(U87MG和U251)中,一方面产生增强的核磁共振成像造影信号用于定位处于脑部的原位脑胶质瘤;另一方面,在脑胶质瘤细胞内高浓度谷胱甘肽作用下,发生快速解组装,同时释放出喜树碱原药(CPT)和近红外光敏剂(PPa),从而恢复光动力治疗功能,产生增强的近红外荧光信号用于监测药物的释放和蓄积。

此外,释放的小分子卟啉光敏剂进一步与肿瘤细胞内的白蛋白结合,能延长光敏剂分子在肿瘤细胞内蓄积,而同时释放的喜树碱可以抑制乏氧诱导因子HIF-1α,进而改善脑胶质瘤组织中的乏氧环境,增强对深层原位脑胶质瘤的光动力治疗疗效。在双模态成像信号的指导下,用低剂量的690 nm激光(0.2 W/cm2)照射小鼠的原位脑胶质瘤,产生化疗-光动力治疗协同治疗,能有效延缓了原位脑胶质瘤的生长,并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实现对原位脑胶质瘤的高效协同治疗(图2)。
 
图片
图2 小鼠体内原位脑胶质瘤的近红外荧光-核磁共振双模态成像和化疗-光动力联合治疗研究
 
研究设计的分子共组装和可控解组装策略,可以进一步应用于构建其他肿瘤靶向和激活的纳米药物以产生癌症的联合治疗效果,促进癌症的诊疗。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2c0749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华润三九获得Oncoceutics脑胶质瘤创新药物ONC201大中华区**授权

12月16日,华润三九与Oncoceutics达成授权合作,获得脑胶质瘤创新药产品“ONC201”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

CSCO 2022前瞻:|元宇宙定位技术联合光动力靶向综合治疗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2021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1~4级,1、2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3、4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

如何鉴别脑胶质瘤复发和假性进展?

如何鉴别脑胶质瘤复发和假性进展-颅脑MRI正常解剖与病变解析-问题9

疑因喝生水感染裂头蚴,女子瘦20斤脑内取出27厘米长活虫

近日,广东广州。20岁女孩雯雯(化名)反复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及肢体麻木,还曾被诊断为脑胶质瘤,陆续吃药两年症状均没改善。近一年来,雯雯瘦了20斤,每次头痛发作脑袋像要“炸”开一

ACS Nano:上海药物所合作开发纳米探针用于脑胶质瘤的成像与治疗

本文所设计的分子共组装和可控解组装策略,可以进一步应用于构建其它肿瘤靶向和激活的纳米药物以促进癌症联合治疗的效果,促进癌症的诊疗。

指南解读:马文斌教授:创新融合,未来可期——脑胶质瘤的未来研究方向

在《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巡讲第二站——脑胶质瘤整合诊治前沿论坛上,北京协和医院马文斌教授就CACA指南“创新融合,未来可期”部分进行了专题讲座,本文整理如下。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