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期干细胞疗法研究进展一览
2017-06-09 MedSci MedSci原创
干细胞疗法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许多疾病的理想疗法之一。然而,这种疗法潜在的副作用是制约这种疗法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种再生医学疗法,干细胞疗法主要是通过向患者体内输送干细胞,使其来分化成为具有正常结构、功能的细胞或组织以达到替换病变部位的效果。然而,这一疗法的风险之处在于输送至体内的干细胞一旦脱离控制可能会发育成其他类型细胞,从而失去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输入的干细胞还可能会引起患者体内免疫反应
干细胞疗法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许多疾病的理想疗法之一。然而,这种疗法潜在的副作用是制约这种疗法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种再生医学疗法,干细胞疗法主要是通过向患者体内输送干细胞,使其来分化成为具有正常结构、功能的细胞或组织以达到替换病变部位的效果。然而,这一疗法的风险之处在于输送至体内的干细胞一旦脱离控制可能会发育成其他类型细胞,从而失去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输入的干细胞还可能会引起患者体内免疫反应,从而带来风险。因此,干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成为了干细胞疗法开发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今年以来关于干细胞疗法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一同分享。
【1】Nature:P53突变,干细胞疗法背后可能的癌变风险
来自哈佛大学的Florian T. Merkle及其同事报道了他们的发现:在体外培养的多能性干细胞中,有一部分的细胞都发生了P53基因的突变。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测序比较了140种不同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其中包括了26种准备用于临床治疗研究的干细胞。通过比较这些干细胞的编码蛋白的基因外显子(exomes),研究人员发现有五种不相关的干细胞细胞系在P53基因的编码区带有六种突变。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其他的干细胞也带有九种P53基因的突变,这些突变虽然不造成P53基因的表达缺失,但是都影响到P53蛋白的结合DNA区域的序列。研究人员接着发现,随着干细胞的长期体外培养与传代,突变的发生几率也显著上升。有些干细胞比原代细胞的突变率超过了50%。(文章详见——Nature:P53突变,干细胞疗法背后可能的癌变风险)
【2】Gastroenterology:干细胞疗法用于肛瘘治疗
在克罗恩病(CD)患者往往伴随着肛周瘘经常性复发。研究人员为此招募了12例克罗恩病患者,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I期临床试验,其目的是考察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生物基质是否可以用于肛瘘的治愈以及考察由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导致的与肛瘘治疗无关的不良事件。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进行了6个月后,12名患者中有10人(83%)完成了临床治疗并对射线标记显示结果为阳性达到了主要终点,试验中无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表明,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生物基质可以有效的缓解克罗恩病导致的肛瘘,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验证试验已经计划进行。(文章详见——Gastroenterology:干细胞疗法用于肛瘘治疗)
【3】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ASTROSTEM”自体脂肪干细胞疗法
3月10日,据Business Wire报道,韩国生物技术公司Nature Cell宣布,该公司旗下干细胞研究机构Biostar在美国已经开始开展一项名为“ASTROSTEM”的干细胞药物的I/II期临床试验,现在正在招募阿尔茨海默症(AD)的患者。
该公司CEOJeongchan Ra博士表示,这项研究的I/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16年11月24日获得美国FDA的批准。这款名为“AstroStem”干细胞药物是从收集的10克成人腹部皮下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然后再通过静脉注射10次,每次2亿个细胞,输入到病人体内。这一学术成果发表在著名期刊《PLoS One》上,这一技术将有望成为世界标准技术之一。
据悉,今年2月,IRB(美国临床试验评审及管理委员会)批准了该项临床试验具体实施方案。3月8日,IRB同意分别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夏威夷两处医院展开该项临床试验的“Syrentis Clinical Research”和“ATP Clinical”环节。至此,“ASTROSTEM”的干细胞药物的I/II期临床试验的所有行政审批都已获批完成,临床试验的患者可以入组接受治疗。(文章详见——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ASTROSTEM”自体脂肪干细胞疗法)
【4】SCIENCE:干细胞疗法证实安全
2012年生物/医学诺贝尔奖得主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通过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使体细胞去分化成为多能干细胞即诱导多能干细胞,高桥雅代(Masayo Takahashi)通过与其合作,找到了诱导的多能性干细胞生成视网膜上皮细胞的有效方法,并于2014年9月推进了人类首次来自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的上皮细胞的临床试验。这项倍受瞩目的实验经历1年的研究,终于公布初步成果。
研究结果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于两名新生血管性增龄性黄斑变性晚期患者的表皮纤维母细胞,分化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来源性都经过广泛的检测。在其中一个患者体内,通过手术去除新生血管层并植入自体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术后1年,发现移植的一系列细胞还保存完整,最佳矫正视力既没有改善,也没有恶化,黄斑囊样水肿仍存在。
这篇由NEJM发表、由Science为其背书的研究成果说明:使用多能干细胞替代增龄性黄斑变性中被破坏的眼部组织,尽管并没有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但确实阻止了疾病的发展。作为使用多能干细胞进行人体内治疗手段的首创之举,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尽管有效性尚不确切,但证实了在人体内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是安全的,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里程碑。(文章详见——SCIENCE:干细胞疗法证实安全)
【5】NEJM:三名女性被尚未证实的干细胞疗法致盲
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上的两篇论文展现了干细胞疗法的希望和危险。
其中一篇论文记录了三名年长女性接受干细胞疗法后失明的病例。源自脂肪细胞的干细胞被用于治疗黄斑变性,被注入到三名女性的眼睛中。
干细胞疗法是 U.S. Stem Cell 赞助的,该公司的科学总监 Kristen Comella 拒绝讨论这些病例,称牵涉到法律诉讼,已经在保密协议下和解。Comella 为干细胞疗法辩护,称他们已经治疗了 7000 多名病人,只记录到很少的不良事件,安全记录良好。(文章详见——NEJM:三名女性被尚未证实的干细胞疗法致盲)
最近,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和中国郑州的研究人员利用PLGA纳米粒来模拟细胞结构,并在这个微粒上修饰从人心肌干细胞中提取的生长因子蛋白,最后再在这一结构表面覆盖上一层心脏干细胞膜,从而构建出了一种全新的“人造心肌干细胞”。
体外实验显示,这种“人造心肌干细胞”与真正的心肌干细胞一样都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的分化和生长。在心脏病动物模型上,这种结构同样促进了新的心肌组织的形成。这意味着这种“人造心肌干细胞”刺激心肌细胞发育的机制类似于传统的减毒疫苗。最外层的细胞膜可以保证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并结合到心脏部位,通过释放内部的细胞因子达到刺激组织细胞再生。同时,这种颗粒无法像真正的干细胞那样扩增,因而有效避免了干细胞疗法潜在风险。
此外,这种“人造心肌干细胞”在临床生产中有着更大的优势。生产人员可以很容易的进行冻干和密封操作,大大延长了其保存期。(文章详见——更安全更便捷?人造干细胞疗法或将带来大突破!)
【7】J CLIN INVEST:基因修饰干细胞疗法治疗免疫缺陷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近日,来自伦敦大学学院大卫格芬医学院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项关于基因修饰干细胞疗法治疗免疫缺陷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评价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J CLIN INVEST上。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通过遗传修饰每个患者自身造血干细胞来修正ADA-SCID突变的策略,其可以产生所有血细胞类型。在试验中,通过插入负责制备腺苷脱氨酶的基因,在实验室中校正从每个孩子的骨髓中除去的血液干细胞。然后每个孩子接受了自己的修正后的血液干细胞的移植。
所有受试者均保留ERT标准化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ADA活性,改善的淋巴细胞数和对促分裂原的正常增殖反应。九个受试者中的三个能够中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通过最近随访发现,仍能在PBMCs和粒细胞中持续检测MND-ADA载体。移植后没有患者出现白细胞增生性疾病或其他载体相关的临床并发症。(文章详见——J CLIN INVEST:基因修饰干细胞疗法治疗免疫缺陷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干细胞疗法#
69
#研究进展#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