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尿毒症病人的警示:每一个症状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2019-02-18 李青大夫 李青科普
一个46岁的大叔,半年前突发急性心梗做冠脉支架手术,术前肾功能就不正常、血肌酐高(具体数值不详),术后医生建议他看肾内科,但这个建议出院后就被他甩到脑后。
一个46岁的大叔,半年前突发急性心梗做冠脉支架手术,术前肾功能就不正常、血肌酐高(具体数值不详),术后医生建议他看肾内科,但这个建议出院后就被他甩到脑后。
前两天他感觉胸闷、气短、“心前区不舒服”到心内科复诊,查血肌酐622 μmol/L,血钾高6.5mmol/L,已经是严重的肾衰和高血钾了,心内科医生直接给他转入肾内科治疗。
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看肾内科。
住院后进一步检查发现,血压很高160/100mmHg,贫血、尿蛋白2+,低血钙、高血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双肾已经萎缩,ECT示GFR(肾小球滤过率),左7.37ml/min,右6ml/min,总13.37ml/min。根据肾功能分级,GFR<15ml/min为慢性肾脏病5级,也就是通俗说的尿毒症。
也就是说,他第一次看肾内科就已经是尿毒症了,难道他没有肾脏病症状吗?
26年前他20岁时就发现高血压。他的父母都有高血压,当时以为自己的高血压是遗传,就没有当回事,也没有用降压药。
早些年他没有什么不舒服,后来有时候感觉头晕,于5年前开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不过用药不规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血压控制结果也没上心。
3年前体检发现血肌酐升高,当时126 μmol/L,肾功能已经不正常了。体检报告提醒他到肾内科进一步检查,可他不听,而是到诊所找“名医”开始服用中药治疗,一用就是两年半,直到发生了心梗。
他刚进入中年,就进入了尿毒症期,真的让人痛心和惋惜。
尿毒症不是一个病,而是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共同结局;尿毒症也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期间或多或少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症状,只要细心早发现、早治疗,绝大部分的患者都能避免尿毒症的发生。
下面的症状、表现提示肾脏出问题了:
1、水肿:水肿是肾脏病特征性的表现,也是患者到肾内科就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病人是因为出现了水肿才看肾科的。水肿最常见两个部位:眼睑、面部和下肢。
2、蛋白尿:现在健康体检比较普及,许多患者因为尿检发现蛋白尿而到肾内科就诊。
尿中少量的蛋白往往没有任何不适感觉,大多是体检时发现。大量蛋白尿时会出现尿中泡沫,严重的泡沫尿类似于啤酒花。
敲黑板:蛋白尿是肾脏病明确而早期的症状,尤其是微量白蛋白尿是更早期的指标,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一旦阳性,就意味着出现肾损伤。
3、血尿:少数严重的血尿,肉眼就能看出来,像“洗肉水”一样,甚至更重的就像鲜血,还可以看到血凝块,我们称之谓“肉眼血尿”。出现肉眼血尿,一般第一时间就会来就诊。
但大多数情况是,尿中只有少量的红细胞,肉眼看不到,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我们称“镜下血尿”。和蛋白尿一样,镜下血尿也是尿检发现的。
4、高血压:血压≧140和/或90mmHg就是高血压,无论年龄。
高血压是肾脏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大约60%的肾小球肾炎和90%慢性肾衰竭都会出现高血压,由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的特点是:发病年龄早(许多年轻人高血压可能就是肾性高血压);血压非常高;血压难以控制。
5、血肌酐增高:也就是常说的肾功能异常。
血肌酐是人体的代谢废物,每天产生的量相对恒定,而且绝大部分血肌酐通过肾小球排泄,所以根据血肌酐水平升高就能推测肾功能下降。血肌酐正常,不代表肾脏是正常的。
6、尿量改变: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在1500ml左右, 尿量少于400ml叫少尿,少于100ml叫无尿,大于2500ml称多尿。
正常成人夜间一般不排尿,如果习惯性的每晚起夜2-3次或更多,而且夜间尿量大于24小时总尿量的1/3,称夜尿增多。
7、尿频、尿急、尿痛:合称尿路刺激征,是尿路感染的特征性表现,常见于已婚女性。
8、贫血:慢性肾脏病,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就会出现贫血,称肾性贫血。一般来说,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后就会出现肾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唇甲苍白无光泽等。而且贫血的严重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一致。
9、反复发生的骨折:肾脏活化Vit D,肾功能受损以后,活性Vit D缺乏,钙吸收障碍,而且丢失增多,就会出现缺钙、高磷、骨质疏松等一系列问题。
出现了贫血和钙磷代谢障碍,表明肾脏病已经到了中晚期,但即使是中晚期症状,还常常被忽略。
这个患者让人惋惜的地方在哪里?
1、忽视病史:
经过主管医生反复的询问病史,这个患者才回忆起来,他上小学时得过一次肾炎,具体情况已经不记得了,又复发过两次。后来“好了”,初中后再没复发过。
肾炎,这么重要的病史都被他逐渐淡忘了,当然也就没有重视和复查。
2、忽视高血压:
一般而言,我们常说的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大多40以后发病,40岁前的高血压许多是某些疾病比如慢性肾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所以对40岁前出现的高血压一般都要筛查病因。
他20岁时就出现高血压,根据病史推测应该是肾性高血压,但他既不到正规医院检查,也不用药控制,静等肾衰的发生。
3、忽视血肌酐升高:
一般来说,一旦出现血肌酐升高,就意味着肾脏病到了中晚期。3年前他就发现血肌酐升高了,当时距离尿毒症还有十万八千里,体检报告也建议他看肾内科,但又被他忽略了。半年前心内科医生也建议他支架术后去肾内科就诊,他却当成耳旁风。一次次的他和肾内科擦肩而过。
4、忽视对血压的控制:
无论是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病,还是肾脏病导致的高血压,只要血压居高不下,肾功能就会快速下降。据统计,慢性肾脏病人如果血压持续超过160mmHg,GFR下降速率为每年12-14ml/min;如果血压控制在130mmHg以下,GFR的下降速率仅为2-5ml/min。此外,持续的高血压还会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
这位患者即忽视对血压原因的查找,又忽视对血压的控制,肾功能一步步滑向深渊,而且期间还出现了高血压的心脏并发症急性心梗。
一些人错误的认为,只要没有不舒服,身体就没有问题。而慢性肾脏病的症状,要么是主观感觉并不难受,比如蛋白尿、血尿、轻度血肌酐升高等;要么是不典型,比如高血压等,常常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所以慢性肾脏病常常被视而不见,最后延误了病情。这也是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几乎相当,但人们总感觉糖尿病人很多而慢性肾脏病人却很少的原因。
每一个症状或者每一个体检异常都可能是疾病的表现,最好都要经过专业解读。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尿毒症#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