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出版年份:1992 年文章数:2034 投稿命中率: 开通期刊会员,数据随心看
出版周期:Bimonthly 自引率:10.1% 审稿周期: 开通期刊会员,数据随心看
cover letter放在哪里
91 0
期刊发送的信件里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内容?
86 1
什么是期刊编辑的意见和建议?什么是评审/审稿人/reviewer的意见和建议?两者有什么不同?
104 1
审稿速度:6.0 | 投稿命中率:5.0经验分享:本月21号投的稿,目前任然是with editor,编辑是 keith gordon editor -in-chief。这个期刊网上消息比较少,仅有的消息还是很久以前的。但愿会尽快有个好结果。
160 0
审稿速度:6.0 | 投稿命中率:50.0经验分享:不知怎么上传图片,但我真的想告诉大家,四个月了,With editor...呵呵
418 0
要求比较高,,若要求修改,通常会有很多很多的不好回答的意见,甚至比文章还长,比写一论文还难,...一般会经过很多次的修改,
138 0
if 2.083 5year if 2.175 没投过
147 0
超级慢,一个月了还是with editor
470 0
审稿时间太长
474 0
2007年9月26日份完成一篇关于土壤光谱分析的文章,投到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2007年12月20日,审稿意见:Major revision 其中第一个审稿人建议修改后发表,提出的问题不多,第二个审稿人建议修改后重审,提出了很多问题大部分问题都能顺利回答,难于回答的问题是神经网络模型中的数学问题,。对于这个审稿意见我还是有满意的地方,作为完全独立写作的英文论文,二个审稿者都没提出语言或语法上的问题,这本身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小小的进步。神经网络对于我来说仅是一个工具,对于其中具体的算法、原理等等我其实并不清楚,可审稿人偏偏提出神经网络模型中具体的数学问题,最终目的是提出神经网络模型是否适用本文研究。考虑到本文的中心是光谱分析方法,而不是神经网络模型,我决定将有关神经网络部分的内容去掉,否则我觉得难以回答审稿人的问题。修改后重投。 2008年2月14日,二审意见:Major revision 虽然有些不满意,但我还是很耐心地看修改意见,文章就是改出来的,从不同的视角看一篇文章可能都有改进的地方,至少editor还给我机会,要是换了其它editor说不定就pass掉了。这一次二个审稿人的修改意见存在予盾,第二个审稿人说应用cross-validation calibration 重新处理数据, 第一个审稿人说这是多余,我采用前者的建议,并在修改回复中注明。 2008年4月1日,三审意见:minor revision 第二个审稿人对修改非常满意,没有任何修改意见,但第一个审稿人却提出不少部问题(不知道是不是二审回复中对他有点冒犯),但主要问题和本文的研究内容关系不大,因为editor说这一次修改后不再送审,根据修改情况将直接由editor决定是否录用,于是我便大胆地讲出我的意见,虽然和第一审稿者意见相左,但尽量客观描述,不要带主观色彩,体现学术上的争论。 2008年4月6日,终审意见:completely accept 终于松了一口气,至少editor认同了我想法。 总的感想:(1)国际SCI论文的审稿意见比中文期刊论文审稿意见认真、仔细和客观;(2)要逐一回答审稿者提出的问题,不能避重就轻或者躲避回答;(3)要舍得删除不必要的内容,否则可能给文章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带来问题;(4)要尽可能地尊重审稿者的修改意见,但若有不同意见也应客观地有理有据地提出,而没有必要一味迎合,否则可能会让审稿者反感;(5)一般文章有二个审稿人, 要善于分析两个审稿人修改意见的相同、不同及可能存在的予盾之处,在修改回复中可采用以尔之予攻尔之盾的策略,但自己没有主见时使用时应小心。
513 0
偏重的研究方向
* 我的经验分享
cover letter放在哪里
91
期刊发送的信件里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内容?
86
什么是期刊编辑的意见和建议?什么是评审/审稿人/reviewer的意见和建议?两者有什么不同?
104
审稿速度:6.0 | 投稿命中率:5.0
经验分享:本月21号投的稿,目前任然是with editor,编辑是 keith gordon editor -in-chief。这个期刊网上消息比较少,仅有的消息还是很久以前的。但愿会尽快有个好结果。
160
审稿速度:6.0 | 投稿命中率:50.0
经验分享:不知怎么上传图片,但我真的想告诉大家,四个月了,With editor...呵呵
418
要求比较高,,若要求修改,通常会有很多很多的不好回答的意见,甚至比文章还长,比写一论文还难,...一般会经过很多次的修改,
138
if 2.083 5year if 2.175 没投过
147
超级慢,一个月了还是with editor
470
审稿时间太长
474
2007年9月26日份完成一篇关于土壤光谱分析的文章,投到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2007年12月20日,审稿意见:Major revision
其中第一个审稿人建议修改后发表,提出的问题不多,第二个审稿人建议修改后重审,提出了很多问题大部分问题都能顺利回答,难于回答的问题是神经网络模型中的数学问题,。对于这个审稿意见我还是有满意的地方,作为完全独立写作的英文论文,二个审稿者都没提出语言或语法上的问题,这本身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小小的进步。神经网络对于我来说仅是一个工具,对于其中具体的算法、原理等等我其实并不清楚,可审稿人偏偏提出神经网络模型中具体的数学问题,最终目的是提出神经网络模型是否适用本文研究。考虑到本文的中心是光谱分析方法,而不是神经网络模型,我决定将有关神经网络部分的内容去掉,否则我觉得难以回答审稿人的问题。修改后重投。
2008年2月14日,二审意见:Major revision
虽然有些不满意,但我还是很耐心地看修改意见,文章就是改出来的,从不同的视角看一篇文章可能都有改进的地方,至少editor还给我机会,要是换了其它editor说不定就pass掉了。这一次二个审稿人的修改意见存在予盾,第二个审稿人说应用cross-validation calibration 重新处理数据, 第一个审稿人说这是多余,我采用前者的建议,并在修改回复中注明。
2008年4月1日,三审意见:minor revision
第二个审稿人对修改非常满意,没有任何修改意见,但第一个审稿人却提出不少部问题(不知道是不是二审回复中对他有点冒犯),但主要问题和本文的研究内容关系不大,因为editor说这一次修改后不再送审,根据修改情况将直接由editor决定是否录用,于是我便大胆地讲出我的意见,虽然和第一审稿者意见相左,但尽量客观描述,不要带主观色彩,体现学术上的争论。
2008年4月6日,终审意见:completely accept
终于松了一口气,至少editor认同了我想法。
总的感想:(1)国际SCI论文的审稿意见比中文期刊论文审稿意见认真、仔细和客观;(2)要逐一回答审稿者提出的问题,不能避重就轻或者躲避回答;(3)要舍得删除不必要的内容,否则可能给文章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带来问题;(4)要尽可能地尊重审稿者的修改意见,但若有不同意见也应客观地有理有据地提出,而没有必要一味迎合,否则可能会让审稿者反感;(5)一般文章有二个审稿人, 要善于分析两个审稿人修改意见的相同、不同及可能存在的予盾之处,在修改回复中可采用以尔之予攻尔之盾的策略,但自己没有主见时使用时应小心。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