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共病专题研究
本期特组织有关慢性病共病的重点专题研究,分别从慢性病共病的流行趋势、慢性病多病共存模式以及共病与失智和精神健康的关系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进一步优化慢性病共病管理并探索多学科整合型共病诊疗机制等提供启示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慢性病共病 - 2023-08-02
CGP慢性病共病研究 | 慢性病共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本研究介绍了慢性病共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了影响因素,整理了慢性病共病模式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模式,并阐述了其发生机制,最后提出了防控策略。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认知功能障碍,慢性病共病 - 2024-11-28
CGP慢性病共病研究|中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共病模式变化研究
我国老年人群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是流行范围最广的疾病,并在持续增加;尤其是与骨关节性共病存在时,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最大。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慢性病患病,共病模式 - 2024-03-12
CGP慢性病共病研究 | 中国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状况的Meta分析
我国老年慢性病人群失能率较高,慢性病种类和患病数量均对失能率有影响。建议加强对老年慢性病人群的监测和管理,以预防和减少失能的发生,促进健康老龄化。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失能,老年慢性病 - 2024-11-20
CGP 论著 |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虽未发现政策环境对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影响,但无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人群的慢性病共病检出率更高,提示政策环境可能从宏观层面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老年人,慢性病共病 - 2023-12-15
慢性病防治 慢不得
慢性病无疑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据统计,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造成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科学日报 - 慢性病,防治 - 2017-02-25
CGP慢性病共病研究|新疆哈萨克族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调查哈萨克族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及共病情况,探索三者共病的影响因素。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 - 2024-03-20
CGP论著|从健康生态学视角看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影响因素
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基础,系统了解我国老年人发生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为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问题防控提供参考。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老年人慢性病共病 - 2023-10-19
农村居民慢性病谁来管?湖北漳河新区首次开展基层慢性病普查
4月29日,湖北省荆门市漳河新区卫计局组织30人的医疗小分队在全区开展了农村居民慢性病摸底排查工作。医疗工作队与各村委会、村医密切配合,走村入户,对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硬化等23种慢性病的患者进行了排查登记,填录入农村群众健康信息系统。同时积极宣传相关政策,逐村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和义诊。截至5月10日,共统计摸排521名慢性病患者,为他们建立了个性化的
澎湃新闻 - 慢性病,普查,农村居民 - 2019-05-10
慢性病药物:历数“伤心”事
第一篇:抗抑郁惹“心病”?——抑郁及其治疗与心血管疾病 回顾 ●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是临床医生选择用药的重要依据(表1-2) ●SSRI对心衰或有益,可能改善患者预后(图) ●心血管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应避免服用三环类药物(表3) 三环类抗抑郁药毒副作用 心
慢性病,心脏病 - 2011-11-28
癌症和慢性病治疗新策略
雷帕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与FK506的结构相似,可阻断T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由G1期至S期的进程,从而发挥免疫抑制效应。起初雷帕霉素被研究作为低毒性的抗真菌药物,1977年发现雷帕霉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1989年开始把雷帕霉素作为治疗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的新药进行试用,目前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从临床应用来看,雷帕霉素有很好的抗排斥作用,且与环孢霉素A和FK506等免疫抑制剂有
科学网 - 癌症,慢性病治疗 - 2015-07-10
鸡蛋是导致慢性病的“帮凶”?
一天一个鸡蛋降低中风风险来自美国流行病学数据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982年至2015年有关食用鸡蛋与冠心病及中风发病之间关系的多项研究,研究对象近60万人。结果显示,
科学网 - 鸡蛋,慢性病,中风 - 2016-11-25
浙江七举措推进慢性病防控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浙江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出到2020年和2025年,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60%和70%。
健康报 - 慢性病,防控 - 2018-01-05
艾滋病正在变成一种慢性病
——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 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进一步解读了《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的新特点。报告披露,截至2011年9月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为78万人。其中报告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男男同性传播是造成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近日,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
中青报 - 艾滋病毒传播,慢性病,预防艾滋病 - 2012-10-16
邵一鸣:艾滋病已成可控慢性病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公众往往谈艾色变,把艾滋病与等死画上等号。那么得了艾滋病就一定束手无策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与免疫研究室主任邵一鸣指出,近年来,艾滋病治疗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已上市30多种高效抗病毒药物,使艾滋病从一个极高死亡率的“超级癌症”变成一个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控的慢性病。抗病毒治疗既可以延缓和避免艾滋病的发生,也能够使已发病的患
人民网 - 艾滋病,慢性病 - 2014-12-05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