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tension: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暴露与血压的关系
暴露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能是非吸烟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环境因素,但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MedSci原创 - 高血压,血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2024-11-16
Aging:新化合物能逆转细胞衰老
近日,发表在《Aging》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开发的新化合物可以逆转人体细胞衰老的关键因素。
中国生物技术网 - 化合物,细胞,衰老 - 2018-08-10
硒化合物可让癌细胞放弃抵抗
一旦癌细胞出现耐药性,任凭药物再“强横”也无计可施。所以,科学家们一边研究针对癌细胞的靶向药物,一边寻找癌细胞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并试图阻止癌细胞这种自己保护的机制。
中国科学报 - 硒化合物,癌细胞 - 2016-08-10
PNAS:天然海藻化合物有望治疗中风
2012年11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证实海藻产生的一种化合物短裸甲藻毒素-2能刺激培养的小鼠神经元神经细胞的生长,增强可塑性。 研究表明,化合物如短裸甲藻毒素-2可以增强神经元的可塑性,通过神经修复疗法对中风
生物谷 - 天然,海藻,化合物,中风 - 2013-05-06
研究揭示烟草化合物促癌原因
近日,肿瘤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Oncogene(《癌基因》)在线刊登了研究组的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烟草化合物诱导氧化应激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中国青年报 - 蛋白质修饰,基因,吸烟 - 2016-06-12
AP&T: 粪便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作为检测结直肠癌的生物标志物
本项研究旨在评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否可以作为结肠直肠瘤形成的生物标志物的效用。
MedSci原创 - Volatile,organic,faece,Colorectal,Cancer - 2019-03-13
Epidemiology:碳水化合物可不要贪吃
生命不息,生活不止。而最基本的生活元素便是“吃”、“拉”、“睡”。每一个基本元素都可以延伸出很多分支,无论是“因果论”还是“必然论”都在一定层面上说明了日常生活与健康疾病息息相关。生活方式是公共健康卫生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
MedSci原创 - 碳水化合物,乳腺癌,墨西哥 - 2015-09-24
STTT:中药天然化合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与人类疾病中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和第三大残疾原因有关,而 IS 特别占所有中风病例的 80% 以上。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龄化,IS 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增加。
MedSci原创 - 中药,靶点,缺血性脑卒中,信号通路,天然化合物 - 2022-06-28
STM:用磷脂化合物照亮肿瘤
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一项新的研究报告,在实验室中设计的放射性标记的带荧光的磷脂化合物可检测并追踪癌症的扩散,甚至能将那些相对来说一直对目前疗法有抵抗性的细胞作为标靶。如果这些结果能在进行中的临床试验中得到确立,那么这类被称作APC同源物的
美国科学促进会 - 肿瘤,磷脂化合物,APC同源物 - 2014-06-19
黄豆富含抑制HIV的化合物
根据乔治梅岑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大豆(俗称黄豆)中存在一种成分能够抑制艾滋病毒,这种化合物可能在未来成为治疗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并且解决了目前临床治疗所存在的病毒耐药性等问题。乔治梅岑大学生物防御和传染病领域的专家吴云涛教授从事艾滋病研究多年,在他这项刚刚起步的研究中,来自大豆和其它一些植物的化合物——染料木素(Genistein)显示出了它是在抑制艾滋病病毒感染方面的潜力。
生物探索 - 艾滋病,HIV,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2013-08-01
PNAS:新化合物能抗击耐药菌
耶鲁大学科学家使用人类免疫系统中的物质开发出了一种能中和或杀灭多种耐药菌和其他危险菌的化合物,这为感染性疾病新的治疗方法带来了希望。诺贝尔奖得主、该研究高级研究作者、化学教授Sidney Altman说,“在当前药物中使用的浓度下该化合物是有效的,并有望用于抗击感染性疾病及耐药性生物。”1989年,Altman和Thomas
耐药菌 - 2011-10-04
PLoS ONE:大麻样化合物抑制HIV
据期刊PLoS ONE上发表的文章报道,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大麻样化合物可触发人免疫细胞受体,能直接抑制艾滋病(AIDS)晚期阶段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MedSci原创 - 大麻,HIV,艾滋病 - 2012-03-23
J Med Chem:新型化合物可治疗哮喘
当前的哮喘症疗法仅能减缓患者的气喘、咳嗽及其它不适症状;每年有成百上千万美国人遭受着哮喘症带来的身心痛苦,研究者尚不清楚引发哮喘症的原因;如今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伦敦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靶向作用引发哮喘的变应原来抵御哮喘症的发作。 文章中,研究者Clive Robinson及其同事解释
生物谷 - 哮喘,新型化合物 - 2014-12-08
阳性化合物:药物研发者的心头之“痛”
每当生物学家们发现一个与疾病相关的靶点蛋白,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寻找能够与这个蛋白质分子结合并影响其活性的化合物,这些有苗头的化合物常被称为“活性化合物”。一次典型的药物筛选流程能够找到数千种活性化合物,它们可以作为疾病机理研究的工具,也是寻找新药的基础。 但是,在筛选试验中,很多化合
生物谷 - 泛筛选干扰化合物,PAINS - 2014-10-1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