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应符合人体内在的发展规律
2015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显示,我国癌症新发病例429.2万例,死亡人数281.4万人,这一数据意味着,我国每分钟就有8.3人患癌症,5.2人死于癌症。癌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今年10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疑难高发癌症治疗专项重点攻关”。医学技术越来越进步,医生队伍越来越庞大,而肿瘤病人却越来越多,晚期肿瘤仍然治疗效果不佳。据了解,美国FDA正式批准肿
人民政协网 - 肿瘤防治,符合人体内在,发展规律 - 2017-10-23
Cell:人体内到底潜伏了多少种病毒?
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细菌,这些肠道菌群的失衡,影响着人类肥胖、肠炎、自身免疫疾病、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甚至影响人类寿命等等。
“生物世界”公众号 - 共生菌群 - 2022-09-30
Aging Cell:老年人体内衰老免疫细胞如何变化?
随着供体年龄的增长,从健康人中分离出来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显示出高度的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活性。
MedSci原创 - 免疫,衰老 - 2021-05-05
人体内暗藏古老病毒 犹如炸弹随时可能爆发
一种古老的病毒就潜藏在我们的DNA中据英国《每日快报》报道,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对人类的基因进行分析时有了惊人发现:在人体DNA中休眠着一种古老的病毒。研究团队在对大约2500名志愿者进行遗传分析后,研究人员在我们的基因中发现19个新的非人类DNA片段,这就使我们人类体内的非人类基因比例达到了8%,而且大部分是由病毒构成的。
腾讯科学/过客 - 古老病毒 - 2016-11-24
人体内的微生物菌群与出生方式有关?
近年来,人体内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及它们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体内生存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及其他单细胞微生物,例如古生菌和原生生物,其中大多数位于肠道内。据估计,它们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人体自身细胞的数量。众所周知,人体内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对我们的健康有深远的影响。人体微生物研究工程(Human Microbiome Project,HMP)宣称,动物体内的微生物成分对它的免疫系统、心脏健康以及生活习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 微生物菌群,出生方式,生活事件 - 2016-05-26
Radiology:PDFF在人体内多器官的脂肪定量成像
肝细胞内甘油三脂的异常蓄积(即肝脂肪变性)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最早的标志性特征。
MedSci原创 - 脂肪定量,PDFF - 2021-05-04
中国人体内发现无敌细菌无视抗生素?作者辟谣
中国人体内发现对抗生素耐药性强“超级细菌”基因?近日,这样一种说法迅速传遍网络,难道“后抗生素”时代真的来了?这种“超级细菌”真的存在?文章的源头是一篇学术文章。研究发现,在中国人体内,发现了应对多黏菌素抗生素的MCR -1基因。研究结果出炉后,有舆论称,MCR- 1基因的出现
南方都市报 - 抗生素,细菌耐药性 - 2015-11-24
德国研发微型机器人:可穿梭于人体内运送药物
德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小型机器人,它小到可穿梭于人体的胃部和泌尿系统间,有朝一日,它还能把药物精准的送入体内,大大改善医疗用途。
纽约时报 - 运送药物,微型机器人,医疗用途 - 2018-02-05
Nature:免疫反应如何确定肠道菌群和人体内代谢之间的稳态
adaptive lymphocytes sequentially shape the gut microbiota and lipid metabolism”的文章,为我们揭示了免疫系统如何以不同的形式参与人体肠道菌群和脂质代谢
转化医学网 - 免疫系统,肠道菌群,脂质代谢 - 2018-01-26
成功植入生物工程的内在神经支配的、人体内部肛门括约肌
来源:医学论坛网 最近,美国学者Shreya Raghavan等,将生物工程制造的内在神经支配的人肛门内括约肌(IAS)成功植入小鼠
生物工程,IAS - 2011-07-28
Science:肺癌可在人体内潜伏20余年
欧美一项新研究发现,肺癌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20余年,然后突然发展成为难以治疗的恶性肿瘤。这一成果凸显开发能及早诊断肺癌方法的必要性。这项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研究分析了7名肺癌患者,包括吸烟者、戒烟者和从不吸烟的人,结果发现,初始遗传错误引发的肺部肿瘤细胞就像种子一样能潜伏人体多年,悄悄“生长”而无法检测,然后在条件成熟时被新的遗传错误
新华网 - 肺癌 - 2014-10-11
Nature:人体内微生物基因各异 可用于身份鉴别
科学家发现的这种广泛存在的基因多样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体内的微生物的基因如何和人体的基因协调工作来维持我们的健康,亦或引起疾病。
Nature - 微生物,基因,身份鉴别 - 2012-12-12
PlOS Med:肥胖导致人体内维生素D不足
过去有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肥胖二者之间有关联,但到底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了肥胖,还是肥胖导致体内维生素D不足,却一直没有明确。该研究表明,肥胖会导致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补充维生素D却起不到减肥的效果。 这一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 医学》杂志上的研究,通过对42000人的遗传标记进行分析,探讨了身体质量指数(BMI)
中国网 刘海英 - 英国伦敦大学,人体,体内 - 2013-02-17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