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致病效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构建一系列腺病毒基因转移载体,系统地研究了埃博拉病毒包膜型糖蛋白在细胞以及小鼠模型中表达的致病效应。
新华社 - 埃博拉,糖蛋白 - 2017-10-16
Protein & Cell:武汉病毒所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致病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华林学科组在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致病效应及其实验模型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部分成果在线发表在Protein & Cell上。
武汉病毒所 - 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致病效应 - 2017-10-18
J Periodontal Res: 口腔致病性和共生菌群对无菌小鼠具有相似和无害的全身效应
然而,牙龈卟啉单胞菌从肠道产生全身效应的机制尚不清楚。
MedSci原创 - 无菌小鼠,牙龈卟啉单胞菌,唾液乳杆菌 - 2018-12-29
J Periodontal Res:口服致病性和辅助性菌对无菌小鼠具有相似和无害的全身效应
然而,牙龈卟啉单胞菌从肠道产生全身效应的机制尚不清楚。
MedSci原创 - 无菌小鼠,牙龈卟啉单胞菌,唾液乳杆菌 - 2018-11-21
Nature:Treg细胞的抗肿瘤效应与促免疫效应
“调控性T细胞”(Treg) 构成有效抗肿瘤免疫的一道屏障。它们的删除能诱导很多肿瘤的减小和清除,但由于这些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平衡作用,所以其删除也会导致失控的自体免疫和死亡。这篇论文描述了semaphorin-4a(T-细胞介导的免疫的一个活化剂)和neuropilin受体Nrp1在Treg细胞上的一种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是Treg细胞限制抗肿瘤免疫反应和治疗已发生的炎性结肠炎所必需的,
Nature中文网 - Treg细胞,抗肿瘤效应,促免疫效应 - 2013-09-23
一文读懂钩状效应
一个现代化的检验科,不要被快速化出结果的仪器蒙蔽了双眼,有时候我们需要一双火眼晶晶,来带给病人准确、快速、对病人有帮助的结果。
检验之声 - 钩状效应,避免钩状效应,钩状效应的处理 - 2023-02-05
【盘点】:眼科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眼科致病机制 Mol Med Rep :CHM基因的移码突变引起伴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无脉络膜症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Ouyang P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Li Y 近日在Mol
MedSci原创 - 眼科,致病机制,临床,观察 - 2018-05-29
Nature:结核菌致病有 “元凶”
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教授戈宝学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研究发现,结核菌中有一种蛋白非常 “聪明”,它能利用人体的蛋白分子攻击自身免疫系统,从而导致结核病发生。相关成果 1 月 16 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中国科学报 - 结核病 - 2020-01-16
6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
为什么会情人眼里出西施?为什么Dating场景通常布置成灯光昏暗状?为什么人会屡战屡败?为什么自我暗示会有效果?“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有没有科学解释?.....人类社会的很多奇
网络 - 心理学 - 2022-03-24
PNAS:不孕不育致病基因是哪些?
近日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实验性策略在人类机体中鉴别出了引发不孕不育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其是人类机体中常见的遗传突变类型,每一个SNP都代表着单一DNA或核苷酸元件的差异。研究者John Schimenti表示,如果我们阐明了SNP是有害的,随后当病人进行基因组测序时就应该帮其确定哪些SNPs是应该存在的;如果我们知道哪些突变是好的,哪些是
医学论坛网 - 不孕不育,致病基因 - 2015-08-12
meta分析中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OLS模型的选择
在Meta分析中最常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怎样理解这两种模型呢?举个简单的例子:让十个学生去测量操场中的同一根旗杆,旗杆长度的测量值 可以看作是一个固定效应模型;然而如果让一个学生去测量操场上长度不同的十根旗杆,旗杆长度的测量值则是随机效应模型。 一般来说,随机效应模型得出的结论偏向于保守,置信区间
MedSci原创 - Meta,固定效应,随机效应 - 2013-09-26
Nature:邵峰等揭示机体区分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免疫机制
机体天然免疫系统识别和感受来自微生物的各种模式分子,在诱导免疫反应拮抗病原感染致病中起重要作用。天然免疫的核心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胞质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RR)。在此前有关人和哺乳动物天然免疫的研究中,鲜有关于区分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如共生菌)的PRR蛋白功能及相关机制的报道。邵峰实验室于2011年首次鉴定出NAIP家族的PRR蛋白不仅可以作为受体直接识别细菌鞭毛素蛋白,也可以识别存在于一大类致病菌中
不详 - 致病菌 - 2014-06-26
Nature:致癌突变的双向效应
日前,来自密西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发现:在造血干细胞中推动增殖的突变往往会导致其丧失干细胞特性。然而一种常见的致癌突变似乎同时促进了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原文下载】 当干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它可以生成分化细胞或是自我更新产生更多的干细胞。由于研究者们认为干细胞是许多癌症类型的起源细胞,了解这一决策的控制者成为干细胞和癌症研
手牵手博客站 - 癌症,突变 - 2013-12-0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