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军领衔“北京方案”:让骨髓移植更简单
前不久,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正是凭借他领衔的课题组针对白血病治疗所提出的“北京方案”,第二次登上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
人民日报 - 骨髓移植,白血病 - 2018-01-27
黄晓军获选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1月9日,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举行新晋院士授证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晓军因在骨髓移植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和杰出成就,入选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黄晓军长期致力于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开创
MedSci原创 - 黄晓军 - 2024-01-11
黄晓军:2017年度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进展回顾
骨髓移植(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根治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基本解决了供者来源匮乏的问题,使每个需要接受HSCT的患者都能够找到合适的供者。并且,随着Haplo-HSCT体系的不断优化,其已经成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同胞移植、无关供者移植及脐血移植之外的一种重要移植手段。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骨髓移植,Haplo-HSCT,移植手段 - 2018-02-04
黄晓军所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晚期效应及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许多恶性血液肿瘤有效乃至唯一的治疗方法。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获得了根治。
环球医学 - 造血干细胞移植,晚期效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 2017-10-12
2020 CCO 中国肿瘤学大会| 黄晓军:白血病精准治疗—中国方案,世界同享
白血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 由丰富的白血病治疗方法联合生物标记构成的白血病精准治疗体系为最终攻克这种恶性肿瘤带来了希望。
中国抗癌协会 - 白血病,治疗方案,精准治疗 - 2020-10-24
黄晓军院士牵头研究对比三种单倍体移植方案,证实G-CSF/ATG更优
本研究对比三种单倍体移植方案,基于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学组数据,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表明 G-CSF/ATG 方案在减少 NRM、延长 OS 和 LFS 及植入方面更优。
聊聊血液 - 血液恶性肿瘤,单倍体移植 - 2024-11-06
黄晓军院士等发文,阐述优化非去除T细胞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中国经验
《Haematologica》近日发表综述,汇总了近年来优化HID HSCT方案的最新进展,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院士,共同第一作者为莫晓冬教授和裴旭颖教授。
聊聊血液 - 造血干细胞移植,HID HSCT - 2024-12-25
【JITC】黄晓军院士牵头信迪利单抗联合地西他滨治疗较高危初治MDS的II期研究结果
黄晓军院士牵头一项II期研究,首次评估了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联合地西他滨在初治较高危MDS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研究了预测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
聊聊血液 - MDS,地西他滨,信迪利单抗 - 2024-11-28
CMI:北京大学黄晓军/赵翔宇发现扩增的临床级NK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抗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作用
扩增NK细胞在体内和体外均表现出比原代NK细胞更强的抗HCMV感染作用。
“iNature”公众号 - NK细胞,人类巨细胞病毒 - 2023-06-13
中山大学黄军就、松阳洲教授Nature子刊连发新成果
导语:近期,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黄军就和松阳洲(Zhou Songyang)教授带领的两项学术成果,接连发表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近期,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黄军就和松阳洲(Zhou Songyang)教授带领的两项学术成果,接连发表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
生物通 - 基因修改,端粒调节机理,胚胎干细胞 - 2016-09-07
Blood:北京大学江倩/黄晓军建立了一种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失败的预测模型!
该研究建立了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失败的预测模型
MedSci原创 - 慢性髓系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2024-07-30
ASH 2014亮点:黄晓军研究团队闪耀美国血液学年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以下简称“血研所”)黄晓军团队凭借系列原创成果获ASH特邀视频专访,半相合移植论坛特邀大会发言,以及ASH口头报告(3个),成为全球血液学界瞩目的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公众微信 - 黄晓军,美国血液学年会 - 2014-12-22
汪晓军:什么是真正的科研成果
有人问我,你现在还要写SCI论文吗?我笑了。我说:“我偶尔写一写博文,博文是我自己亲自写,SCI论文都是研究生写,我只是做修改定稿。” 不少人诟病当今科技界以SCI论文及论文数量的多少论英雄,我却不这么看。就像高考一样,虽然有许多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还算是比较公正的标准。 论文作为科研成果,刚开始时国内的会议论文都算,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都是吃香的。后来有了国际会议,一些国际会议的论文能被I
中国科学报 - 科研成果 - 2014-04-28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