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MO 2014 :Double-hit淋巴瘤的争议与共识
2014-07-08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郭晔 医学论坛网
在7月4日的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会上,郭烨教授作了题为”Double-hit淋巴瘤的争议与共识“的主题报告。 大约40%的B细胞淋巴瘤存在染色体易位,其中最常见的涉及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基因。根据2008年的淋巴瘤WHO分类,成熟B细胞淋巴瘤的主要类型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和Burkitt
在7月4日的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会上,郭烨教授作了题为”Double-hit淋巴瘤的争议与共识“的主题报告。
大约40%的B细胞淋巴瘤存在染色体易位,其中最常见的涉及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基因。根据2008年的淋巴瘤WHO分类,成熟B细胞淋巴瘤的主要类型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和Burkitt淋巴瘤,而以前所谓的灰区淋巴瘤(grey zone lymphoma)被定义为“B细胞淋巴瘤,无法分类,特性介于DLBCL和Burkitt淋巴瘤(B-cell lymphoma, unclassifiable, with fe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DLBCL and Burkitt lymphoma, BCLU)”。MYC基因重排是Burkitt淋巴瘤特征性的基因改变,80%涉及IGH基因导致易位[t(8;14)(q24;q32)]。同时,大约6-14%的DLBCL也可存在MYC基因重排,而在BCLU中的发生率可高达33-49%。研究发现,Burkitt淋巴瘤往往具有单独的MYC基因重排,而DLBCL和BCLC还可发生BCL-2、BCL-6、CCND1等基因的易位,称为所谓的double-hit淋巴瘤(DHL)甚至是triple-hit淋巴瘤。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HL的发生率或检出率有所上升,BCLU与DLBCL相比更容易发生DHL。在临床表现方面,MYC/BCL2 DHL的发病年龄通常较晚,男性多见,小部分既往有滤泡性淋巴瘤的病史,提示BCL2在疾病转化方面的作用。DHL在肿瘤形态方面缺乏特征,但往往具有生发中心来源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研究表明,DHL的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介于0.2-1.5年,并且没有证据证明治疗高度侵袭性淋巴瘤的方案如CODOX-M-IVAC等能够改善疗效。对于MYC/BCL2蛋白共表达的DLBCL,目前的共识是其预后显著差于没有共表达的DLBCL。
DHL是一种预后极差的独特B细胞类型,是过去数年间B细胞淋巴瘤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虽然根据细胞遗传学的方法已经赋予了DHL的明确定义,但鉴于其发生率相对较低(< 10%),近年来的研究着重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MYC/BCL2蛋白共表达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和预后价值。目前,对于MYC/BCL2共表达的判定及其与细胞起源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需要在大样本前瞻性研究中进行验证,从而为今后针对这一类型的个体化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SMO#
63
#HIT#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