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Orthop Surg Res:保留旋前方肌不同方法治疗桡骨掌侧远端骨折的疗效评价
2023-09-29 医路坦克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传统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需要切开旋前方肌,但然术中修复旋前方肌常因组织损伤和肌肉修复不稳定而失败。本研究比较了保留旋前方肌联合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不同方法的效果。
桡骨远端骨折是松质骨和皮质骨的接点,发生在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约占急诊骨科患者的17%,骨质疏松症易导致损伤后骨折碎片的高丢失和粉碎,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这一数据将不断提高。在运动和交通相关损伤的年轻患者中,涉及高水平能量的损伤很常见。由于骨质疏松和预期寿命的增加,老年患者经常遭受低能量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如手腕关节功能障碍,这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越来越多,主要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
固定骨折和修复旋前方肌(PQ肌)是有争议的,尽管它经常在临床应用。Johnson等人在1976年首次报道PQ肌稳定尺桡关节远端。目前,传统的亨利入路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首选方法,该入路需要外科医生切开旋前方肌。即使在术中修复PQ肌的患者中,Armangil等人也发现手术后旋前肌力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组织损伤和水肿或修复不充分所致。由于术中切除PQ肌和缝合困难,一些骨科医生在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后选择不修复PQ肌。在此期间,PQ肌的紧密缝合会导致腕关节术后缺血性收缩,从而降低腕关节的功能活动范围。因此,作者考虑在没有PQ肌横断的情况下,该手术是否能改善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
在2022年,我们的团队报道了保留旋前方肌的改良Henry入路,在骨膜上使用骨膜剥离器在PQ肌后方建立隧道,通过该隧道插入钢板,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并尽早恢复社会活动。Kashir等认为肱桡肌分离技术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治疗简单有效,可保留PQ肌。作者认为,保留PQ肌的完整性可导致良好的预后。
在本研究中,9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掌侧钢板内固定。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术中指标、术后功能疗效及并发症。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三种入路治疗桡骨掌侧远端骨折的疗效,并比较临床、功能和放射学结果。
方法:选取保留PQ肌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5例,分别采用肱桡肌劈裂入路(A组,33例)、掌侧钢板置入PQ肌入路(B组,35例)和不保留PQ肌的传统Henry入路(C组,27例)。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内固定、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腕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Dienst关节量表评价患者腕部功能,影像学指标评价手术疗效。
表1 三组患者基线特征
图1:保留PQ肌入路的肱桡肌分裂。a术中暴露PQ/BR复合体。b将PQ/BR复合体翻转至尺侧以充分暴露骨折
图2 一名55岁女性患者因跌倒导致桡骨远端骨折,并接受了肱桡肌(BR)劈开入路。a-d患肢术前影像学检查。e, f患肢术后影像
图3:改进的亨利方法。术中在PQ肌下建立隧道。b将钢板置于PQ肌下方
图4 56岁女性患者因交通创伤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改良Henry入路。a、b患肢术前影像学。c、d术后1个月患肢影像。e, f术后3个月患肢影像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各组患者Dienst评分及并发症比较
A组和B组VAS评分一年趋势
A组和B组一年来前臂活动范围的变化趋势
术后各时间点患者VAS评分比较
术后不同时间点患侧前臂活动范围占完整侧百分比的比较
结果:9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所有骨折愈合良好,无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3天、1个月、3个月时三组术后影像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期三组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C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A和B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在平均手术时间A组和B组的数量意味着手术失血或平均骨联盟时间在A和B组明显低于C组没有显著差异意味着手术失血或意味着所示骨之间联盟时间A组和B组在肢体功能得分没有显著差异,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和平均活动范围均存在差异。然而,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评估的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和平均活动范围有显著差异,B组VAS评分较低,平均活动范围较大。根据Dienst评分,术后12个月,A、B、C组优良率分别为91.0%(30/33)、94.2%(33/35)、85.2%(23/27)。a组出现肌腱刺激2例,关节僵硬1例。B组外伤性关节炎2例,迟发性腕管综合征2例,肌腱刺激1例。C组3例出现肌腱刺激,3例出现迟发性腕管综合征。
结论:两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是保留PQ的有效方法,临床效果良好。掌侧钢板置入PQ肌入路可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促进早期活动,恢复正常生活,而BR劈开入路术中骨折暴露更有利,可缩短手术时间。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在12个月的随访中,没有发现PQ肌的明显优势。因此,外科医生应了解患者的个体特点,慎重选择患者。
原始出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这个分享真好,有意思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