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NS:PICC导管类型与计划外拔管风险之间的关系
2023-12-21 小文子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在这项研究中,瓣膜式导管有更高的计划外拔管风险,尤其是在非癌症的患者中。应提前考虑外周插入的中心导管类型,临床工作人员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计划外拔管。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尽管PICC有许多优点,但由于不可逆的并发症,可能会发生意外拔管,并对患者产生不良后果。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发表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探讨PICC导管类型与计划外拔管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在七个省的30个城市抽样了60家床位超过1000张的医院。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研究期间各医院成功插入PICC的所有患者,构建了一个队列。前瞻性和每周跟踪每根PICC导管的状态,直到因治疗完成、意外情况或死亡而拔除。
对3166名患者进行了观察,其中730名患者使用开口式PICC导管,2436名患者使用瓣膜式导管。由于患者死亡,共移除299根导管。计划外拔管318根,计划外拔管的发生率为10.04%(每1000个导管日有0.94例计划外拔管)。
研究发现,随着导管插入天数的延长,瓣膜式导管计划外拔管的风险高于开口式导管,但差异不显著(p=0.078)。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计划外拔管与PICC导管类型在统计学上显著相关(HR=1.86,95%CI, 1.28-2.70,p=0.001)。研究还发现,计划外拔管与男性(HR=1.64,95%CI:1.28-2.09,p=0.0001)和导管外部长度(HR=0.88,95%CI:0.83-0.94,p=0.0001)明显相关。与仅使用敷料固定的导管相比,同时使用敷料和胶带固定的导管与计划外拔管降低24%显著相关(HR=0.76,95%CI:0.59-0.97,p=0.029)。
PICC导管类型与癌症病史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效应(HR=0.28,95%CI:0.12-0.66,p=0.003)。对于没有癌症病史的患者,瓣膜式导管计划外拔管风险是开口式导管的8.14倍(HR=8.14,95%CI:3.63-18.26,p<0.001)。
在这项研究中,瓣膜式导管有更高的计划外拔管风险,尤其是在非癌症的患者中。应提前考虑外周插入的中心导管类型,临床工作人员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计划外拔管。
原始出处:
Kunrong Yu, Jiaqian Li, et al, Types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and the risk of unplanned removals in patien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23, https://doi.org/10.1016/j.ijnurstu.2023.104621.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PICC导管# #计划外拔管#
78
学习学习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