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成长——一例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策略分享
2024-08-30 消化界 消化界 发表于上海
本期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戚蒙医生为我们分享了一例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诊治过程,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的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出现的上腹痛、早饱等临床症状可反复出现。长期消化不良影响患儿所需营养,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降低、渐进消瘦等,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
本期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戚蒙医生为我们分享了一例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诊治过程,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病例
13岁男童,主诉:恶心、上腹部痛3月余。
现病史:患儿近3月余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伴上腹部痛,进食后明显,发作频率约2-3次/周,每次持续约10余分钟,无呕吐,无反酸,无便秘,无胸痛,于当地医院住院应用抗生素、抑酸药及院外口服间断口服多潘立酮及健胃消食类药物,症状缓解不明显,自发病来有时大便不成形,含不消化残渣,小便可。饮食差。体重下降2kg。
既往史:既往健康,患儿平素喜吃零食。无遗传及消化道疾病家族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一般查体:T 36.1℃,P 88次/分,HR 24次/分,血压 109/74mmHg,体重 65kg。神志清,精神好,体型偏胖,颈软。呼吸平稳,咽无充血,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软,剑突下有压痛,右下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巴氏征、克氏征阴性。
专科查体:体型偏胖,腹软,剑突下有压痛,右下腹无压痛,全腹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9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48.0% ,淋巴细胞比例43.9%,嗜酸细胞比例1.7% ,血红蛋白126g/L,血小板计数284×109/L,C-反应蛋白0.2mg/L。
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隐血阴性。
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
肝肾心肌酶、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
病毒系列: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13C呼气试验:阴性。
影像学检查:
上消化道钡餐: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
胸片:大致正常。
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
无痛胃镜影像示:浅表性胃炎。
食管:黏膜淡红色,表面光滑,NBI未见茶褐色改变,齿状线清,贲门开闭正常。
胃底、体:黏膜桔红色,皱襞形态及分布正常,RAC(+),黏液湖清,量中等。
胃角:呈弧形,软。
胃窦:黏膜不均匀桔红色,黏膜表面光滑,蠕动正常。幽门口圆,光滑,轮缩好。
十二指肠球部及降段:黏膜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
鉴别诊断:
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患儿无剧烈腹痛、频繁呕吐、便血,血常规无贫血,大便隐血阴性,腹部B超、CT、胃肠镜检查均未见异常。故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无依据。
胃肠道过敏和药物影响:该患儿无可疑过敏食物、药物应用病史。服用某些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佳,如大环内酯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等。该患儿无服用此类药物病史。
全身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以及一些慢性感染等:该患儿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等均无明显异常,不支持。
肝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甲减):该患儿肝功能、甲状腺功能均正常,不支持。
其他如遗传代谢病、肿瘤等:该患儿既往病史不支持,辅助检查基本正常,无依据。
病例特点
青春期男孩,慢性病程,因“恶心、上腹痛3月余”入院。
平时喜吃零食,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2kg。平素喜食零食;
查体:体型偏胖,剑突下有压痛,其余查体无特殊。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0.42g 口服 bid;
神曲消食口服液:10mL 口服 tid,餐后半小时。
生活饮食调理:
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进食太多零食,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加强体格锻炼。
随访情况
D7:
患儿口服药物过程无不良反应,服用1周恶心消失,上腹痛减轻。
查体:上腹部无压痛。
D14:
患儿上腹痛明显减轻,无恶心,大便正常。
查体:无异常。
D28:
患儿无恶心、腹痛,体重增长1千克,大便正常。
查体:无异常。
治疗体会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餐后饱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上腹不适、上腹痛、上腹灼热感或反酸为主要表现,而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感染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的一组常见临床症候群。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很重要,需要排除很多疾病,也要注意各种报警症状。其诊断标准:36月龄以上儿童有消化不良症状至少2月,每周至少出现1次,并符合以下3条:
①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腹胀、早饱以及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等;②症状在排便后不能缓解或症状发作与排便频率、粪便性状的改变无关;③经过适当评估,症状不能用其他疾病来解释。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流程:
对初诊患者有针对性的选择辅助检查:
可选择性检查项目,主要针对报警症状,排除器质性疾病,而非针对FD的评估。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一般治疗:教育、信心、生活方式、饮食。主要仍然是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药物治疗:抑酸药及抗酸药、促动力药、赛庚啶、根除Hp治疗、中医中医治疗、微生态制剂。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治疗方面,需要饮食调整、精神心理调整,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主要是促动力药物、PPI、益生菌活菌制剂,以及一些中药辅助治疗。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由于副作用、年龄限制等,儿童使用较少。PPI制剂儿童虽然能用,但对于非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使用起来患儿家长会顾虑较多。因此我们选择了中药联合益生菌的治疗方案,安全性、依从性均较好。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添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症状。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在菌株组合、菌群数量上存在优势,BLE菌株组合,在人体内安全性、稳定性更强;(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活菌)三菌合理调配,有不同的成长繁衍速度,可以定植于肠道的不同部位,补充正常生理性细菌,抑制肠道中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菌类甚至病原菌;改善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对营养物的消化,合成机体所需的维生素。
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其中指出微生态制剂可作为治疗消化不良的辅助用药;益生菌制剂可改善与进餐相关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指南:对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益生菌可改善粪便肠道运输时间,增强肠道的运动频率,使排便次数和粪便黏稠度明显改善,并且可以缓解排便疼痛和困难症状,降低功能性便秘的复发率。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
专家点评
☛ 本病例我们选择了中药联合益生菌的治疗方案,安全性、依从性均较好。微生态制剂在儿童腹泻、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应用广泛,有文献报道益生菌通过诱导免疫调节、附着肠上皮细胞和物理阻断病原体的附着能力抑制病原体定值、调节微生物组以及改善肠上皮的屏障功能、生理应激保护等发挥作用。
☛ 益生菌制剂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药物,已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可能通过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3种菌株的协同作用,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发挥有益作用,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总体安全性良好。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系统疾病#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