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血培养,检验人一定要知道的6个问题!

2018-04-09 佚名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国内血培养的现状 阳性检出率<10%(国外约为15%)原因何在? 1.血流中含菌量低 2.血液中抗菌物质 3.抗生素的应用 4.血培养的临床实践欠规范(时机、套数、量)


内血培养的现状

阳性检出率<10%(国外约为15%)原因何在?

1.血流中含菌量低

2.血液中抗菌物质

3.抗生素的应用

4.血培养的临床实践欠规范(时机、套数、量)

完整的血培养过程
  • 医生开出医嘱

  • 护理人员收集送检样本

  • 实验室检测、分离并鉴定导致血流感染的微生物

  • 三级报告: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问题一:血培养的指征是什么

怀疑患者存在菌血症、败血症等血流感染时送检血培养,主要指征有:

1.不明原因的发烧(>38.5℃)或体温低于36 ℃

2.WBC增多( >10X109/L)或粒细胞减少

3.休克、寒颤

4.血压降低

5.严重的局部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腹部术后感染)

6.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出血

问题二:何时采血最佳

尽可能在患者寒颤或发热初期采血

在患者使用抗生素前采血


问题三:应该采集几套血培养

1.成人在不同部位采集2-3套血培养,(需氧、厌氧各一瓶为一套)。先注入需氧瓶,然后剩余的注入厌氧瓶内。

2.婴幼儿在不同部位采集2套血培养,(只需做需氧培养,特殊情况才做厌氧培养。

注意:一次穿刺采血算一套,采集第二套应从另外的穿刺点获取。

问题四:标本应隔多久采集

1.几分钟之内采集2-3套血培养。

2.可疑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每间隔30分钟至1小时采集一套,连续采集三套标本。

问题五:应该采集多少血液

1.采血量是影响灵敏度最关键的因素。

2.成人一份标本两个培养瓶(需氧+厌氧),每瓶8-10ml。

3.儿童一般只需采集需氧瓶,每瓶2-5ml。

4.如果采血量不足应优先保证需氧瓶,因临床90%以上的感染为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感染。

每增加1ml血液,阳性率提高3%-5%

问题六:血培养瓶应孵育多久

1.CLSI 推荐全自动系统只需孵育5天。

2.90%的阳性标本可在12h内被检出,36h内可检测出99%的阳性标本。3-5天后阳性者多为污染菌。即便致病菌和污染菌在培养时间上存在差异,但专家建议,血培养阳性时间不应作为鉴别污染菌和致病菌的标准。

3.与孵育7天相比,只有0.3%的阳性血培养在5天内不能被检出。设定5天为孵育周期是最具有性价比的。

三级报告制度

概念:三级报告制度是临床微生物室针对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周期较长而制定的一项实验结果分级报告制度,目的是及时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初级报告(报阳第一天):通过口头报告完成。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报阳日期、时间、革兰染色特性。

中级报告(报阳第二天):根据阳性血培养转种后生长的菌落形态和染色及氧化酶和触酶的结果,初步鉴定细菌的种属,同时报告初步药敏结果,给临床提供参考用药标准。

正式报告(报阳第三天):书面报告鉴定细菌的种属结果和药敏结果。

小结

1.血培养是诊断血行性感染的重要手段。

2.规范留取血培养是提高阳性率的重要途径。

3.减少并鉴别污染菌的重要性。

来源: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40143, encodeId=60741540143b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71f89004f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培养#</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9004, encryptionId=671f89004fc, topicName=血培养)],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aLGWoFXAyMbIu3qymFOyheQLjPSX3OUs5GmkyBlcCOwTPIeq3why9NGibxxUqYo6hcx8qZLHZFgNPnBK1yzWeOFpyg2OnWOt0/0, createdBy=fa4716, createdName=zhouqu_8, createdTime=Wed Apr 11 10:39:00 CST 2018, time=2018-04-11,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Clin Infect Dis:使用ISDD装置有效避免血培养污染

血液培养样本污染在临床上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不仅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并且也会增加经济负担。因此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探究如何避免血液培养污染的研究,该研究近期发表在感染病权威期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本文对该研究进行一下简单介绍。

发烧感染切莫滥用抗生素

一个个长相丑陋的细菌都被迫携带着身份标识,它们的姓名和脾性都一览无余;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勇士则根据这些标识,从容不迫地将病原菌一一消灭。这幅画是10岁的小朋友专门为帮助他战胜持续发烧的医生所画,感谢医生使他来得及参加音乐夏令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乐手进行交流。这位小朋友暑期前持续发烧两周,使用了多种抗生素,始终无法退烧,直到医生通过“血培养”明确了病菌,才迅速控制感染病情,圆梦今夏。 “引起血

京港感染医师论坛 2013 :菌血症血培养诊断价值

近日,在第二届“京港感染医师论坛”主题报告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药敏分会顾问、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委员和临床微生物学组副组长王辉教授作了题为“血培养对菌血症诊断和管理的临床重要价值”的报告。       王辉 教授 王辉教授首先指出,随着分子方法和PCT等生物标记物的广泛应用

京港感染医师论坛 2013:临床与微生物室配合,提高病原学诊断能力

11月15日,在第二届“京港感染医师论坛——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和临床应用新进展学习班”主题报告会上,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的凌健华博士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王辉教授分别就“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可否替代?如何发展?”、“血培养对菌血症诊断和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提高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依靠什么”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随着新发感染性疾病的涌现,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以及大的药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