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临近,两会委员为乡村医生发声!
今天,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间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5月22日在北京召开。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主席会议日前在京召开,会议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5月21日在北京召开。
两会召开在即,各地委员都在着手为祖国发展建言献策。4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凯里民族文化宫中央会场举行。
黔东南州政协委员、州医院骨科主任、农工党州工委副主任王亚平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
村医工作任务重,收入与任务量不成正比
王亚平在《关于提高村医收入水平稳定村医队伍的建议》中发言指出,乡村医生是农村居民的“守护人”,但从实际来看,村医工作任务重,收入与任务量不成正比,制约村医收入的主要原因是:
业务能力差,制约收入增加;村医“脱产”,收入渠道单一;业务量不够,收入增加困难。
他认为,相比于乡镇和县级医院的医生,乡村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村民朝夕相处、了解病情,可以随时随地、机动灵活地为村民提供最需要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让路途偏远的村民们不出村就解决小病、常见病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偏远农村“看病难”的问题。
他提到,虽然近些年的政策和机制正在逐渐完善,但是医务人员短缺、薪资待遇低等问题普遍存在。
“所以,我们要创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村医的待遇和养老问题,让乡村医生能安心就医。”
呼吁:稳定村医队伍,从3方面入手
为进一步稳定村医队伍,王亚平围绕提高村医待遇水平、完善养老保障政策等关键环节,提出如下建议:
一、拓宽乡村医生收入渠道,提高收入水平
我国地形多样,尤其西部地区地势复杂,人口密度小。这给当地的基层医生工作增添了不少困难。地理环境恶劣的欠发达地区,辖区人口少,工作半径大,乡村医生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付出与收入不对等的问题更加凸显。
王亚平提出,针对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和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乡村医生群体,规定政府性补助要达到不少于当地的村干部工资水平,并通过开展拔罐、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提高乡村医生收入,使乡村医生在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上,增加一定收入,稳定村医队伍。
二、改革创新村医管理模式,解决实际困难
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将工作业绩突出的乡村医生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依据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准入资格制度,纳入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编制,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待遇,为稳定村医队伍提供机制和人才保障。
三、建立乡村医生返聘制度,实现老有所养
结合黔东南州的实际情况,对确有需要的乡村医生,建立合适的返聘制度,为稳定乡村医疗队伍提供机制和保障。
让乡村医生成为一个令人尊重的职业
王亚平说:“乡村医生是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多重并举完善村医养老政策,大幅提高乡村医生的收入,解除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让乡村医生成为一个令人尊重的职业!”
是的,想要扩充乡村医生队伍,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前提是要为乡村医生这支队伍赋予希望,提高其地位和待遇,新的医学人才才能愿意进入这支队伍。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将于2020年6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家加强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县乡村上下贯通的职业发展机制,完善对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的服务收入多渠道补助机制和养老政策。
随着该法的落地,乡村医生这支队伍将有一个完善的职业晋升空间,收入和养老也将有法可依。期待这次两会能听到更多有关乡村医生的声音,让这支饱经风霜的队伍焕发新的生机。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