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猝死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安贞医院宋现涛等文章
2024-12-10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发表于陕西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宋现涛、邢浩然等在我刊就猝死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
猝死救治成功率低,远期预后差,而我国每年猝死总人数超过50万例,居世界首位,近年来猝死的发生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防控形势严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宋现涛、邢浩然等在我刊就猝死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
青年人群猝死主要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
高龄、男性、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冠心病危险因素,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以及亲属猝死家族史均是猝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指出,青年人群猝死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猝死诱因多样,常见的有过度劳累、精神刺激、饱餐、饮酒、大量吸烟以及寒冷等。
长期慢性疲劳以及精神紧张处于应激状态,是无明确既往病史青年人猝死的重要诱因。
运动是猝死的重要诱因, 39~59岁男性以及非体力劳动者是运动诱发猝死的高发人群。
猝死的救治成功率低,仅不足1%神经功能预后良好
猝死的救治成功率低,远期预后差。
北京地区研究数据显示,仅24.4%的心跳骤停患者接受了心肺复苏,5%心脏病因的患者恢复了持续循环,最终仅有不足1%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
发达国家猝死救治效果同样不理想,美国的院外心脏骤停死亡率高达92%,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平均生存率为8.5%,而得到即时心肺复苏救治的患者生存率为11.2%。
冠心病是导致心原性猝死的最主要疾病
猝死,指潜在疾病快速进展或者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碍导致的意外死亡,在我国定义为症状发作24 h内出现的死亡。
我国猝死发生率约为41.8/10万人年,猝死发生率随年龄升高而显著增加,男性猝死风险显著高于女性。
猝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可分为心原性猝死与非心原性猝死两大类。冠心病是导致心原性猝死的最主要疾病,约占患者总数的50%以上。
此外,不同年龄段猝死患者疾病构成有差异,青年患者猝死原因中,心律失常和心肌病为主要原因;而随着年龄增加,冠心病导致的心原性猝死比例上升。
与中老年患者相比,青年冠心病猝死患者具有无明确病史、无前驱症状以及发作迅速的特点,相对于有既往病史及危险因素的中老年患者的风险预警更加困难。
非心原性猝死是指由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或者其他系统原发疾病导致的死亡。一项对广州市338例猝死进行的分析显示,这类猝死占41.42%。
表1 非心原性猝死原因总结
猝死主要发生在院外,具有显著的季节及昼夜节律特征
30~63岁是心原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我国研究结果显示,猝死人群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65岁及以上。
猝死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季节及昼夜节律特征,可能与人体内在节律以及包括气候条件在内的气候原因相关。
有研究显示,清晨、周一、冬季猝死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还有研究显示,寒潮与猝死风险增加有关。
猝死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猝死发生率差异显著。
研究显示,北京市、广州市、山西省盂县和新疆克拉玛依的猝死发生率分别为13.4%、8.5%、7.7%和8.3%,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城市具有更高的猝死发生率。
猝死主要发生在院外,北京地区的调查显示,74.5%的心跳骤停事件发生在患者家中,约15.5%发生在工作地点等其他工作场所。
还有一项国内研究发现,超过6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的猝死地点为家中,其他地点依次为急诊室、就诊途中。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可以参考“健康生活8要素”
目前,我国心原性猝死的成功救治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作者指出,猝死的防治需要从控制危险因素、早期诊断与危险分层以及完善救治体系环节进行干预,提升救治水平。
除了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外,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青年人群猝死危险因素呈现出以慢性疲劳、心理应激以及不良生活方式为主的特点,可以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疲劳与应激,定期体检,根据健康状况控制运动强度,减少青年人群猝死发生。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可以参考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健康生活8要素(Life's Essential8)”:不吸烟,体重正常,规律运动,健康饮食,血压、血脂和血糖正常,健康睡眠。
针对猝死相关的主要疾病,可以通过早期筛查诊断、危险分层评估以及规范的治疗干预降低猝死风险。
此外,通过急救技能健康教育与公共急救体系的完善,可以提升猝死的救治水平。
公共启动除颤可以显著提升心原性猝死患者的院前复苏率与院内救治成功率。
为了提升猝死的救治水平,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明确规定了“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区分情形一律豁免民事责任”,为实施急救人员提供了法律保障。
总之,作者指出,随着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猝死作为重要的公共安全问题面临的防治压力巨大。
针对老年以及青年人群各自猝死的流行病学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公众健康宣教、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生活方式的干预、普及急救技能对于有效降低猝死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
来源:邢浩然,左惠娟,高海.猝死流行病学特征与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中国循环杂志,2023,38:891-894.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08.011.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猝死# #不良生活方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