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变异 | 认识肩峰小骨,不要误诊!
2024-11-07 影像诊断与科研 影像诊断与科研 发表于上海
肩峰由四个骨化中心形成,未融合可致肩峰小骨。多无症状,易引起肩袖撕裂等。影像学表现多样,易误诊。
肩峰由四个骨化中心形成:前肩峰骨、中间肩峰骨、后肩峰骨和基底肩峰骨。
肩峰小骨是肩峰未完全骨化导致的一种解剖变异。
一、病因及病理
多数人肩峰骨在14~15岁以前一直保持着软骨状态,至15岁左右开始出现前、中、后3个次级骨化中心,18~19岁合并成为肩峰骨。22~25岁肩峰骨与肩峰基底部融合形成肩峰。大多数人于25岁左右完成骨化中心融合,但有约8%的人一个或多个骨化中心不融合,最常见的是中间和后肩峰骨不愈合。当肩峰的四个骨化中心之一未能融合时,致使肩峰保留一块游离骨,最终形成肩峰小骨。
从上方观察肩胛骨,可看到肩峰的三处骨化中心:肩峰前部(PA)、肩峰中部(MSA)和肩峰后部(MTA)。图中还显示了肩胛骨外侧的基底肩峰(BA)。
二、临床表现
肩峰骨多发生于双侧,大多无症状,但肩峰骨易引起肩袖撕裂。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外伤后拍片时发现;肩峰小骨与周围组织反复摩擦而发生炎症,导致滑囊炎、肩袖腱炎等,这些炎症反应会促使关节退变,进而引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表现为肩部持续疼痛,在活动时明显加剧,常伴有放射痛;触诊时出现压痛,尤其在肩峰小骨周围。部分患者肩峰小骨退变,与肩峰结合处形成骨赘,引起肩峰下空间变小,加剧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生。
三、影像学表现
肩关节正位片:双密度征;出口位片:肩峰皮质不规则高度提示肩峰骨。容易被误诊。
CT:肩峰远端骨质密度影,骨皮质完整,多数边缘可见硬化边。-双肩锁关节征。
MR:肩峰小骨骨质一般无异常信号,合并有关节炎时表现为骨质信号增高(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患者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肩部疼痛、肩峰小骨周围压痛)。 -能够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情况,评估是否合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及肩袖损伤/撕裂。
图1,50岁,女,慢性肩关节疼痛,右肩 X 线显示右肩胛骨肩峰突非融合性副骨化中心。
图2:与图1同一患者,轴位 CT 显示右肩胛骨肩峰突有一条裂隙,远端见一骨性密影
图3:肩峰端骨性密影,边界清晰
图4:两幅影像均显示前肩峰骨化中心融合失败。持续存在的附着突可见于侧方肩峰(箭头)(2a) T1 加权冠状位影像和后方肩峰(箭头)(2b) T2 加权矢状位影像中。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肩袖撕裂# #骨化中心# #肩峰小骨#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