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峰会会议纪要

2012-09-04 庄云芳 :中华肝脏病杂志

       印度尼西亚大学医学院和雅加达Cipto Mangunkusumo博士教学医院Laurentius Lesmana教授指出:CHB患者中,血清高HBsAg和肝内高共价闭合环状(ccc) DNA含量与晚期肝纤维化有关。对于处于免疫清除期的患者,高水平的血清HBsAg和肝内cccDNA反应了肝病在进展。CHB患在接受核苷(酸)类似

       印度尼西亚大学医学院和雅加达Cipto Mangunkusumo博士教学医院Laurentius Lesmana教授指出:CHB患者中,血清高HBsAg和肝内高共价闭合环状(ccc) DNA含量与晚期肝纤维化有关。对于处于免疫清除期的患者,高水平的血清HBsAg和肝内cccDNA反应了肝病在进展。CHB患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会发生组织学改善,HBV标志物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浓度有望降低。

       经过12个月的替比夫定治疗后,对病毒复制的潜能并没有显著影响。Turyadi等研究发现血清HBsAg水平能反应cccDNA转录活性,但与HBV DNA相关性不强;HBeAg阳性患者的HBsAg与HBV DNA的相关性较HBeAg阴性患者更强;HBV前核心区及核心启动子区变异可能改变患者的自然病程状态。

       Wijaya等发现准种为产生逃逸突变提供了条件,P120T、T126I、F134V、T143S. G145R、A159V等位点突变与检测失败相关,Q129R、M133L、C139Y、D144N、G145R等位点突变与疫苗逃逸相关,P120T、G145R突变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治疗失败相关,而C138Y、C139Y位点突变可能严重影响病毒结构。

       Pribadi等通过直接测序法,对CHB初治患者进行17个常见核苷(酸)类似物耐药位点进行检测,发现有rt238的突变,其耐药突变的模式有H238Q、N238Q、N238H、N238T。孙剑教授报告指出:采用干扰素者,以基线为指导和以应答为指导的治疗均能改善其疗效。采用核苷(酸)类似物者,初治患者宜选择恩替卡韦或者替诺福韦酯;治疗应答不佳者需调整方案,加用无交叉耐药的抗病毒药可明显降低耐药的发生,改善疗效。

       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饶慧瑛教授作了“中国HCV感染的结局和难治性丙肝的优化治疗”的报告,指出:HCV感染后25年,10%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或HCC,总病死率为8.18%。在HCV自发性清除中,性别是独立性因素,白细胞介素28B的基因型与自发性清除相关,rs8099917 TT基因型与自发性清除密切相关,这些结果有助于决定急性HCV感染患者是否需要立即抗病毒治疗或只需监测。

       中国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对聚乙二醇干扰素加利巴韦林的应答率更高三联治疗的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DAA的三联治疗将是1型基因型的治疗失败和有不利因素(非-CC,快速病毒学应答不足,进展期纤维化,搞病毒载量)的初治患者治疗手段。但成本效应将是主要因素。

       El Khobar等用Huh7细胞及原代鼠肝细胞感染HCV后,发现凋亡蛋白caspase 3、PARP表达增加,促进肝细胞凋亡;感染HCV的细胞凋亡,是宿主保护自身免受病毒感染的重要防御反应,而严重的肝细胞凋亡可导致肝脏炎症。

       RinoAlvani Gani教授认为:HCV - HIV重叠感染在严重免疫缺陷的情况下,纤维化的进展速度更高。尽管血CD4+低,引起肝损伤的免疫病理仍然持续。HCV-HIV重叠感染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肝纤维化发生风险仍然增加,HAART治疗后肝内CD4+外渗使纤维化恶化,HCV-HIV感染后应及早进行HCV治疗。

       ELLYZA NASRUL教授报告指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CD4 T细胞、CD8 T细胞增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增加,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内的病毒不能被完全清除。

       Muhammad LuthfiParewangi教授作了“多普勒超声联合好的预测方法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晚期分级的应用”报告,认为:较严重的食管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直径更宽,门静脉血流速度更慢,脾脏更大。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工具,可预测存在可疑的较高级的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

       Herryanto Lumbantobing教授研究了“严重肝硬化时血浆脂联素水平变化”,结果显示:平均血浆脂联素水平在肝硬化患者高于正常值。按照Child Pugh标准,随着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脂联素水平显著增加。血清脂联素与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值、白蛋白呈负相关,与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程正相关。认为血浆脂联素可以作为一个标记,用来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

       N Ratnasari教授作了“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sVEGFR-2)为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的报告,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的sVEGFR-2水平比慢性肝炎和健康人群显著增加,血清sVEGFR-2与血小板CPT分级和FIB4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rasetyo等通过前瞻性研究,对资料有效的8 1例肝硬化患者分析,发现血清钠水平≤1250 mg/L患者12周的死亡风险是血清钠水平≥1350mg/L患者的8.3倍,提示血清钠水平可有效预测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尤红作了“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的报告,指出:无创诊断可以帮助确定治疗方案、随访、筛查高危人群,已经发现的血清学指标,联合诊断有可能提高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FibroScan在中国大陆7个中心,600例乙型肝炎患者肝穿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纤维化分期诊断界值,AUROC和Cut-off (kpa):Fl分别为0.80和7.1、F2分别为0.82和7.5、F3分别为0.88和9.7、F4分别为0.90和10.2。Sembiring等在42例慢性肝炎患者中比较了FIB-4指数和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二者具有一致性,其Kappa值为0.384沪=0.003),提示在没有FibroScan的情况下可用简单而低廉的FIB-4指数替代性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情况。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原生物学系鲁凤民教授作了“HBV整合致肝癌作用的再评价”的报告,指出:HBV DNA整合的可能致癌机制有:整合的病毒DNA片段多为致癌作用更强的羧基端缺失HBx基因;整合病毒序列发生与肝癌相关的突变;整合导致宿主细胞局部或整个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和突变增加;整合导致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肝癌组织中HBVDNA可整合在癌基因周围,但发生率较低;对整合位点周围基因的GO分析表明,肝癌组织中受整合影响的基因多与肿瘤发生相关;整合导致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廖勇教授系统地介绍了肝癌的靶向治疗进展,尤其酶抑制剂(索拉非尼)、抗血管生成药物、针对肿瘤微环境的其他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其评价。Krisnuhoni等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肝胆管卵原细胞和成熟的胆管细胞上CK7和CK19在肝外胆汁淤积患儿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且卵原细胞上CK7/CK19的表达量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直接相关,导致肝外胆汁淤积的疾病进展比肝内更快;建议将CK7和CK19作为婴儿胆汁淤积的诊断标志物。Mustika等用对乙酰氨基酚、染料木黄酮(大豆的主要异黄酮)处理大鼠,发现后者可拮抗前者引起的ALT、AST、丙二醛、胆汁酸升高及肝细胞坏死作用,同时提升谷胱甘肽水平,提示染料木黄酮促进肝细胞再生,大豆可能有肝细胞保护作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84027, encodeId=5c95208402e7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92d258247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会议纪要#</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5824, encryptionId=c92d2582476, topicName=会议纪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f3d82, createdName=zhaohui6731, createdTime=Thu May 23 11:27:00 CST 2013, time=2013-05-23,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Lancet infection:丙型肝炎疫苗的全新动态

       丙型肝炎病毒(HCV)从发现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其疫苗的研制却显得十分缓慢。5月份的Lancet·Infection(《柳叶刀·感染》)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为未来的疫苗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应着重开发提高机体自发清除病毒和阻止病程慢性化的疫苗。     &nbs

Gut:摄入维生素B12有助于治疗丙型肝炎

       根据Gut期刊上最新发表的的一项研究显示,加入维生素B12到标准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治疗之中能够显著性地增强机体抵抗这种病毒感染的能力。这项研究还表明该效果在感染HCV之后很难被有效治疗的病人身上特别强烈。       十年前

Lancet Infect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进展-Daclatasvir

文献标题:Daclatasvir for previously untreated chronic hepatitis C genotype-1 infection: a randomised, parallel-group,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dose-finding, phase 2a trial.文献来源: Lancet Infect Dis

JAMA:乳蓟提取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没有裨益

芝加哥–据7月18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披露,使用植物产品水飞蓟素——一种某些病人常常用来治疗慢性肝脏疾病的乳蓟提取物——对那些对治疗有抵抗性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患者而言其裨益并不比安慰剂更多。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影响了全球人口中的近3%,它可能会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及肝癌。有很大比例的患者对这种感染的某些治疗不做出反应,有许多其他的患者则因为并存的疾病而无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