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乒乓选手这么强 难道是遗传基因与众不同?
2016-08-15 佚名 生物谷
="margin: 10px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word-wrap: normal;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嗯,很谦虚! , 随着奥运乒乓单打项目的进行,我们"无敌"的中国乒乓队又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这两天"铁打的福原爱,
随着奥运乒乓单打项目的进行,我们"无敌"的中国乒乓队又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
这两天"铁打的福原爱,流水的大魔王"、"张继科的起床气"等各式各样的新闻铺天盖地,博众人一笑的同时,体现出的是中国乒乓队异常的强大。
不出意外,男女单打的金银牌都被中国运动员收于囊中。男子单打决赛中马龙击败队友张继科获得金牌,而女子单打的金牌则由丁宁获得。
有趣的是,在此前的男单半决赛,马龙对日本选手水谷隼的比赛中,日本网友纷纷被马龙的强大实力所折服。
马龙
比赛一开始,马龙3:0直落三局,日本网友表示一脸无奈:"咋回事咋回事,为啥中国选手这么厉害啊!"
网友评论
对于乒乓球,中国这一传统优势项目,日本网友表示:"话说,中国咋就这么这么厉害呢,是遗传基因吗?!"
网友评论
对于这位日本网友的问题,谷君觉得有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中国队在里约之前的七届奥运会中拿到了24块金牌,而这七届奥运会所有乒乓球项目金牌总数只有28枚。
张怡宁大魔王的蔑视!
此外在历史上获得乒乓球大满贯的10名运动员中,有8位都是中国球员。(包括本届里约奥运会夺冠的丁宁和马龙)
接下来就是正题了,为啥几乎每一个时代的乒乓球大魔王都是中国运动员?难道真的和基因有关系?
“金牌基因”真的存在
早在几年前,《自然》杂志社就发表文章称,在未来,也许奥运会会变成一场“超人”运动员大会。一方面,世界顶级运动员都或多或少携带有一些特殊的“增强表现”的运动基因,让他们拥有超越普通人的爆发力、耐力等运动天赋。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北京体育大学科学研究中心胡扬教授曾表示:“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200多种可能与运动能力有关的基因。它们有的与骨密度和握力相关,有的控制肌肉的供氧能力,有的关系到腿部垂直起跳能力,还有的则与大腿肌肉力量产生联系。”
当下寻找特殊运动基因的工程,算得上最新的阶段性发现是“辅肌动蛋白3”基因(ACTN3)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
ACTN3被认为是与短跑等爆发力运动相关的基因,是目前科学家研究得最早、也较为透彻的运动基因。这种基因的R型变异可能让人体生成一种存在于快肌纤维中的蛋白质,为人体提供爆发力,而X型变异则会抑制这种蛋白质的生成。ACTN3基因也因此得名“速度基因”。
男单1/4决赛:张继科vs丹羽孝希
据报道,澳大利亚体育研究院的研究者认为,在同样的训练下,那些有着先天基因优势的运动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资料显示,“在接受他们调查的737名运动员中,普通运动员拥有ACTN3基因的比例为30%左右;高水平的耐力项目运动员,如长跑等项目的运动员,拥有ACTN3基因的比例为50%左右;而参加奥运会并取得顶级运动成绩的爆发力项目,如短跑、举重项目的运动员,ACTN3基因的携带者比例高达95%;特别是在爆发力项目的女运动员中,携带这个基因的比例高达100%。”
也有数据显示,除了运动员带有这种基因,这种基因也存在于85%的非洲人以及50%的欧洲人和亚洲人体内。
相比之下,ACE基因则与长跑等耐力运动密切相关,可被称为“耐力基因”。据报道,携带有ACE基因“I”变异的运动员,比没有携带该变异的运动员更容易爬上8000米 高峰。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雪尔帕人,有94%的人拥有“I”变异;而其他种族的人群中,仅仅45%~70%的人拥有该变异。这一变异会提高人的耐受力。对英国跑步运动员进行的研究发现,这种基因变异在那些耐力较好的运动员中最常见。
大脑也参与其中
除了身体素质外,大脑的分泌物也在决定运动员表现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来,科学家为了找出不同运动员之间,在基因方面究竟有何不同,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分析了50个杰出运动员和100个业余运动员的DNA,并对其中四个与运动相关的基因进行了对比。这四个基因分别与肌肉生长、脑内多巴胺转运、调节脑内5—羟色胺水平和神经递质降解有关。
结果在两组人群中,一种与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有关的基因具有显著的差异。在杰出运动员中出现该基因突变体的概率比业余运动员高出5倍。
康涅狄格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翰·萨拉蒙表示,基于以前在神经递质特别是DAT方面的研究,“多巴胺在调控运动员能力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想法具有一定道理。“在动物中的研究显示,DAT基因和肌肉活力、能量消耗以及寻找奖赏的行为有关。”他解释道,“所以,认为DAT基因和运动员能力有关的说法似乎是合理的。”
多巴胺由大脑分泌,可以影响人类和动物的情绪,在调节运动能力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看来除了和身体机能生长相关的基因外,一些与大脑分泌物相关的基因也对运动员的成绩有影响。
然而我们的“张家大魔王们”似乎都挺淡定的
尽管如此,在验证多巴胺和运动员能力关系方面还需要做很多研究,以此判断他们是否有因果关系。
中国乒乓运动的特殊性
虽然基因对于运动员的成功起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乒乓球对于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样的大环境以及艰苦的训练,对于中国运动员“称霸”乒乓球项目也是重要的因素。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队在乒乓球项目上取得了诸多优异的成绩,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和认可。渐渐地国家对于这项运动也重视起来。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以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格雷姆·斯廷霍文为团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这次访华,重新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为中美关系发展奠定了良好开端,被誉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由于乒乓球运动不过分强调力量与速度,而较为看重技巧和“套路”,因此对于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来说也是比较适合的。因此,乒乓球运动慢慢变成了我国全民参与的运动。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政府和企业对它无限的支持是非常强大的。”国际乒联曾对中国的乒乓运动环境做出评价,“中国顶尖运动员一天要训练7个小时,一周里几乎天天如此,他们每年的假期只有12天。他们拥有专门的技术、战术和心理团队,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陪练队员。如果一个欧洲的对手冒尖,比如德国的波尔,那么陪练队员就要模仿起波尔的打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从人口庞大的基数中涌现出诸多的顶尖人才,也是一个能够预见的结局。
然而尽管中国的乒乓球水平非常高,人才层出不穷,但是,在这样一种残酷竞争的环境中,其实对于每一个在这个体系中成长的球员而言,代价和风险同样非常高。
如今能够在赛场上代表中国队出征的“大魔王们”,无疑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的训练,承受了巨大压力的豪杰。
前几天有一条关于中国乒乓球总教练刘国梁的专访
记者问:德国队说他们是最强的队伍之一,您怎么看?
刘教练谦虚地表示:
嗯,很谦虚!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遗传基因#
73
好好学习一下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