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遗传 早期临床发现异秉体质者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主要受一级亲属遗传影响,白种人相对酒精、花生、日光呈高敏感反应,黄种人对树、草、蟑螂等呈高反应,皮肤针刺试验反应阳性的黑种人 IgE 水平改变却很小。也有研究发现黑人发生过敏性疾患的概率较白种人高,过敏与家族遗传及有无相关病史关系不大,上述差异提示种族基因遗传因素在过敏反应中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1.1 HLA-Ⅱ基因相关 1.2 基因区域相关 年龄与性别 各年龄阶段的过敏反应具有不同特点,婴幼儿出现食物性过敏的比率较高,临床研究证实汉族人中 84.6%的 AD 患者在出生 2 岁内发病,男性婴幼儿发病较女性病重,基于湿疹及 AD 的多个统计学分析研究证实了这个观点。 青少年易出现吸入性过敏及接触性过敏,而中青年女性易出现颜面部肌肤问题,如有调查发现激素依赖性皮炎人群中女性占86.5%,且 56.8%为 20~40 岁中青年女性。 老年人对于旧的过敏原反应则较弱且出现新的过敏反应的几率较小,而皮肤含水量降低所致的干燥性瘙痒可能带来新的肌肤问题。 2.1 婴幼儿与食物过敏 2.2 青少年与吸入物过敏 2.4 老年女性与瘙痒症 外界刺激 3.1 过敏原过敏原 3.2 潮湿环境 不足与展望 目前,肌肤敏感系统的病因病机不明确性,以及对医用化妆品调护应用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如何根据患者肌肤状态选择适宜的药物及护肤方案,已成为医患之间共同面临的问题。
临床统计该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要好发人群,可能源于此阶段的女性对肌肤的过分关注,采取不当保养或治疗后(主要是使用过含有过敏性物质或激素的化妆品或药品),过敏性物质诱发变态反应,激素干预细胞 DNA 合成及有丝分裂,抑制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及其他细胞增殖分化。最终使肌肤经皮水分(TEWL)丢失、角质变薄、皮肤结构异常,皮肤功能紊乱后对刺激信号及免疫反应增强所致。最常累及的部位为眶下、颧部及前额,表现以干燥、脱屑、红肿、瘙痒、灼痛为主。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