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独特蛋白将结核病和帕金森氏病联系起来

2013-09-27 佚名 手牵手博客站

每年全球有 140 万人死于结核病,这一疾病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空气传播。而帕金森病则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疾病,每年全球也有数百万人受累,其中主要是老年人。那这项中疾病之间有何联系呢? 现在,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发现,一个处于帕金森病研究中心的蛋白质也在破坏结核致病菌中起关键作用。这一名为 Parkin 的蛋白是帕金森病的研究热点,它的功能失常与神经细胞丧失相关。研究

每年全球有 140 万人死于结核病,这一疾病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空气传播。而帕金森病则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疾病,每年全球也有数百万人受累,其中主要是老年人。那这项中疾病之间有何联系呢?

现在,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发现,一个处于帕金森病研究中心的蛋白质也在破坏结核致病菌中起关键作用。这一名为 Parkin 的蛋白是帕金森病的研究热点,它的功能失常与神经细胞丧失相关。研究发现 Parkin 也对结核病起作用,其触发了巨噬细胞破坏结核致病菌。

上述结果表明,在帕金森病临床前研究中调查的一些抗病策略有可能也适应于对抗结核病。 科学家曾开发了一种策略来阻止帕金森病的神经退行性变。现在,他们正利用与之相似的策略来探讨在结核感染小鼠中增高 Parkin 活性的方法。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学家通过调查巨噬细胞吞噬和消灭细菌的机制,将研究焦点放到了帕金森病和结核病共同的一个元件: Parkin 酶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巨噬细胞是通过异体吞噬(xenophagy)的过程来“消灭”外源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以及包括沙门氏菌和麻风分枝杆菌在内一些细菌类型,与其他类型细菌的不同之处在于:像病毒一样,它们需要进入到细胞中才能成功发动感染。

巨噬细胞与结核分枝杆菌之间的斗争可能尤其激烈。结核分枝杆菌入侵巨噬细胞,随后吞入到巨噬细胞的囊泡中。细菌往往通过分泌一种蛋白分解囊泡逃出这一胞内监牢,却不料再度被由泛素(ubiquitin)蛋白构成的分子链盯上。此前,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分子将这些被链锁住的分枝杆菌护送到了细胞内的溶酶体中更安全地监禁它们,在那里细菌遭到破坏。

从面包酵母到人类这些复杂性极其不同的非细菌生物体,它们的细胞也使用了一种相似的方式——自噬来处理自身不需要的分子或是耗损的细胞组件。在这些组件中最丰富且最至关重要的是细胞线粒体,这一代谢发电所可将食物分子转化为细胞能够轻易利用的能源,确保它能够完成日常工作及更特异的功能。

像其他的细胞组件一样,线粒体也会耗损及功能失常,常常需要替换。这一称之为线粒体自噬(mitophagy)的线粒体清除过程依赖于 Parkin 。

当科学家们了解到 Parkin 基因多态与结核感染易感性增高相关后,他们对该酶感到好奇。研究人员表示,由于线粒体自噬和胞内分枝杆菌异体自噬之间存在一些共性,以及 Parkin 基因多态与人类结核菌感染易感性增加之间的关联,他们怀疑 Parkin 有可能被招募到结核分枝杆菌处,靶向它进行了异体自噬。

此后他们发现,在实验室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小鼠和人类巨噬细胞中, Parkin 发挥了重要的抗菌作用。另外,遗传操纵缺失 Parkin 的小鼠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死亡,而具有正常 Parkin 的小鼠在感染中存活下来。

研究人员认为,在很久以前的进化过程中 Parkin 参与靶向了受损的线粒体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作为此项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小组发现 Parkin 缺陷小鼠和果蝇(两种生物在进化时间上与人类非常遥远)比正常小鼠和果蝇对胞内细菌感染更为敏感。

回溯 10 亿多年以来, 研究人员指出线粒体是由在共生关系中细胞摄取的细菌进化而来。

研究人员表示,免疫系统以相同的方式识别外源感染细菌,线粒体进化起源于细菌,表明有可能线粒体功能失常触发细胞将线粒体识别为了非己物质。

现在证实了 Parkin 在对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已经着手寻找一种新方法来提高 Parkin 活性对抗侵入细胞的细菌,开发一些小分子药物激活 Parkin ,更好地对抗结核感染的可能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253884, encodeId=d1d81253884c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30ae86297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核#</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8629, encryptionId=f30ae86297d, topicName=结核)],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4dfa37, createdName=huhuaidong387, createdTime=Sun Sep 29 01:18:00 CST 2013, time=2013-09-29,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NEJM:药物利奈唑胺或可治疗广泛的耐药性结核病

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EJM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揭示了,药物利奈唑胺(linezolid)对于治疗广谱耐药性的结核病(TDR-TB)表现出了明显的疗效,而且很少有病人产生耐药性。该药物是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然而接受该药物治疗的病人有82%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良事件,可能是由于服用药物的关系。 XDR-TB是一种至少对当前4种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产生耐药的一种肺结核疾病,尽管该类疾病非常罕见,但是世界

WHO发布《2012全球结核病报告》

    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2012全球结核病(TB)报告》,WHO结核病防控部负责人马里奥·拉维格里奥内(Mario Raviglione)表示:“在过去的17年中,基于WHO的推荐意见,全球共5100万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和护理,若不经治疗,其中2000万患者就会死亡。这一里程碑式的结果反映了各国政府对扭转TB形势的承诺。”   TB流行国家领导者的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政策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政策指南》是在2004年《TB/HIV防治联合行动暂行政策》基础上修订的。      为了满足各国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的迫切需求,2004年WHO出版了《TB/HIV防治联合行动暂行政策》(以下简称《暂行政策》)。当时证据还不充分,所以定义为“暂行政策”。此后,随着《暂行政策》推荐的联合行动在各国大规模实施,从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性研

ERJ:QFT-MT可有效诊断儿童结核病

目前,QuantiFERON-TBGoldin-tubetest(QFT-IT)试验是结核病诊断的方法之一,其是针对T淋巴细胞对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和培养分泌蛋白10(CFP-10)的反应而进行的全血γ-干扰素(γ-IFN)释放试验。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国际卫生、免疫及微生物学系的MichalaV.Rose等人在一个地方性医疗机构中,对儿童和成人中使用QuantiFERON microtu

我国糖尿病并存结核病发生率高

  目前,我国糖尿病和结核病疾病负担均较高。2010 年数据显示,成年人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达9.7% 和15.5%, 全国估计有100 万例结核病患者。既往研究证明,糖尿病不仅增加结核病发生风险,还对抗结核治疗有不良影响。因此,在这两类患者中,双向筛查这两种疾病显得很有必要。2011 年下半年,我国启动了在糖尿病患者中筛查结核病项目。

AJRCCM:IFN-γELISPOT检测或不能有效评估潜伏性结核感染疗效

当前,人们迫切需要找到能够评估新型干预措施对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的作用,并能预测结核病复发的生物学标志物。为此,来自冈比亚法加洛冈比亚医学研究理事会单位的Ifedayo M. Adetifa1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探讨ESAT-6和CFP-10(EC)γ-干扰素是否可作为评估LTBI疗效的有效生物标志物。研究结果显示,IFN-γELISPOT酶联免疫检测或不能有效评估LTBI的疗效。该研究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