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指标预示新冠肺炎向危重症转化
2020-04-08 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报
国内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的危重症病例死亡率接近一半。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如何预测患者临床恶化的风险并及时作出决策?这是摆在一线医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国内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的危重症病例死亡率接近一半。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如何预测患者临床恶化的风险并及时作出决策?这是摆在一线医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3月31日,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专家詹庆元在名为“中美携手抗击新冠”的直播中,向美国同行分享了最前线的救治经验。从2月初起,他和他的团队便驰援武汉,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抢救重症患者,在他们收治的84名患者中,有80名康复,积累了与新冠病毒抢夺生命的丰富经验。
从最轻的“不须住院并恢复正常活动”,到最严重的死亡结局——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状态可以划分为6个等级,跃升2个以上等级,或氧合指数(PFR)下降超过100mmHg的患者,就属于“临床恶化”。而临床恶化可能预示着不良结局:在武汉同济医院接诊的31名临床恶化患者中,有20名需要气管插管,有13名最后不幸去世。
詹庆元团队统计发现,3项指标可提示住院患者将出现临床恶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升高、低血钠症、肺部磨砂玻璃影伴实变。
“对出现临床恶化的患者,应尽快转入ICU救治。而完善的ICU医疗设备、完备的救治预案、标准的操作规程对救助危重症患者至关重要。”詹庆元表示,“在医护团队建设早期,医疗设备不足,救治方案缺乏时出现的死亡病例,可能与气管插管介入较晚有关。适时适当地采用呼吸支持技术,可以挽救生命。”
该团队的临床实践证明,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出现轻中度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的患者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但该疗法一旦失败,接近6成患者会走向死亡。
“因此,对HFNC或无创通气失败的危重病例,应尽快开始插管,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的肺损伤,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詹庆元说。
此外,詹庆元提出,适当的呼气末正压(PEEP)结合俯卧位可改善患者通气。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新冠肺炎,疫情何时才能消失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