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指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诊断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的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没有给予及时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因此,充分认识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和死亡风险至关重要。我国2012年《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血液学杂志 - 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热 - 2016-05-25
NATURE:中性粒细胞可护送循环肿瘤细胞
研究人员认为,更好地理解和定义癌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特征对于新癌症疗法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
MedSci原创 - 肿瘤,中性粒细胞 - 2019-02-10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版)
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未及时给予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0.41(12):969-978. - 中性粒细胞缺乏 - 2021-02-14
Allergol Immunopathol (Madr):过敏性鼻炎严重度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的关系
调查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嗜酸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率(ENR)和嗜酸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ELR)这三个炎症参数是否能够区分间歇过敏性鼻炎和持续过敏性鼻炎。
MedSci原创 - 淋巴细胞,过敏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 - 2021-09-15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版)》解读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初始经验性治疗合适的抗菌药物选择对于降低其病死率十分重要,关注患者先前发生过感染的多药耐药菌及定植的多药耐药菌是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为避免碳青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1,19(09) - 中性粒细胞缺乏 - 2021-09-17
Oncogene:肿瘤细胞招募中性粒细胞驱动肺转移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是成年人原发性肾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肾肿瘤的70~80%,占肾恶性肿瘤的90%。多见于60岁左右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肾细胞癌(RCC)定向转移至肺组织的具体机制至今仍然知之甚少。为了研究分析转移过程中的具体分子机制,L
生物谷 - Oncogene,中性粒细胞,肺,肿瘤,癌症 - 2012-07-02
Gut 中国佳稿| CD177+嗜中性粒细胞作为功能活化的嗜中性粒细胞对IBD负调节
通讯作者:刘占举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摘要中译背景:在炎性肠病(IBD)中,嗜中性粒细胞聚集在发炎粘膜上,在发病机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D177在嗜中性粒细胞中表达,在发炎过程中增加。然而,CD177+嗜中性粒细胞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仍然难以捉摸。材料与方法:使用定量RT-PCR,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学法分析IBD患者外周血和肠粘膜中CD177的表达。分离CD177+和CD17
BMJ - 性粒细胞,IBD负调节 - 2017-06-27
中性粒细胞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是人类中最丰富的免疫细胞,是机体抵御外界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此外,它们也有助于各种生理功能,包括血管生成、凝血和组织修复。
小药说药 - 异质性,效应器功能,体内稳态 - 2022-10-29
谁在乱挥中性粒细胞的指挥棒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内含量最丰富也是最有效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在病人严重感染时期,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强大的“守卫兵”,却无法准确到达炎症部位发挥杀菌功能。是谁在乱挥指挥棒?有什么方法能修复中性粒细胞出错的导航系统?日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孙炳伟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研究成果,找到了中性粒细胞导航失灵的“罪魁祸首”。
中国科学报 - 中性粒,细胞 - 2017-06-06
2012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8,33(8):693-696 - 2012-08-01
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2018-01-26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
我国2012 年《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发布至今3 年余,对临床诊疗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期间国际上关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理念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改变,我国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细菌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菌监测方面也积累了大量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数据。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5):353-359. - 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热,抗菌药 - 2016-05-20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发布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的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没有给予及时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因此,充分认识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和病死风险至关重要。
MedSci原创 - 中性粒细胞,抗菌药物 - 2016-07-11
Rheumatology:嗜中性粒细胞“自杀”可减缓痛风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原因在于一种人体免疫细胞的“自杀式攻击”。痛风的病因是体内嘌呤物质新陈代谢紊乱,导致尿酸合成增加、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
新华网 - 免疫细胞,痛风 - 2014-06-11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