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哈佛华人女教授研发实时监控活细胞膜结构技术有助疾病治疗
来自霍德华休斯医学院,哈佛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项活细胞细胞器成像的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研究进展,这种技术利用了光控膜探针(photoswitchablemembrane probes),能实时监控活细胞中特殊的膜结构变化。
生物通 - 哈佛,庄小威,实时监控活细胞膜结构 - 2012-08-17
Cell:北京大学高宁/李宁宁揭示血红细胞膜骨架系统的关键结构
该研究报道了天然血影蛋白-肌动蛋白连接复合物(来自猪红细胞)(一种特化的短F-肌动蛋白,作为膜骨架的中心组织单位)的冷冻电镜结构。
iNature - 血红细胞膜骨架系统,基于血影蛋白 - 2023-04-13
PNAS:饱和脂肪谋杀健康全过程!
在日益注重健康饮食的当今社会,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种新的时尚饮食。几乎所有新的饮食方法都拥有足够的科学证据,但人们仍然很难确定究竟怎样的饮食习惯对于自己来说是健康的。但是不论如何:饱和脂肪始终是不利于健康的食物。
转化医学网 - 饱和脂肪,SRS显微镜,保护作用 - 2017-12-05
CT引导下不可逆电穿孔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专家共识
纳米刀手术及围手术期可能会发生相对特殊的护理问题,区别于其他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管理,这些问题国内尚无标准及共识,特召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讨论制定有效的预防管理措施,形成本共识,供临床参考。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 不可逆电穿孔 - 2023-05-26
Small:千兆赫兹特声波(hypersound),细胞药物导入的新方法
将目标药物分子、治疗基因和蛋白等外源分子精准高效地导入细胞内部是现代精准医疗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传统的细胞导入依赖化学药物或者电学刺激,这些方法无法实现选择性的药物导入,使用中会引起细胞免疫应答,有较大的副作用。近些年来,通过微纳技术实现细胞药物导入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微纳器件具备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可植入体内实现选择性细胞药物导入。另外,使用微纳技术实现单细胞药物导入也是现代分子
MaterialsViews - 声波,药物导入,微纳技术 - 2017-05-28
Structure:科学家成功利用超级计算机阐明细胞膜关闭促癌蛋白表达的分子机理
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Struc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超级计算机阐明了细胞膜控制主要促癌蛋白形状以及功能的分子机制,这种蛋白是一种名为K-Ras的小型酶类分子,其能够吸附到细胞膜上,并且能够感知来自细胞外部的信号分子。
生物谷 - 超级计算机,细胞膜,促癌蛋白,K-ras,PIP2 - 2017-04-06
Sci Adv:科学家首次精确模拟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图片摘自:npr.org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和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病毒形状所发生的变化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随着病毒将其核酸注入到宿主细胞的过程中,病毒衣壳如何发生改变,这些改变的病毒颗粒被
生物谷 - 病毒,宿主细胞 - 2016-09-19
庄小威:做学问不应是为拿诺贝尔奖
15岁毕业于苏州中学的科大少年班预备班,19岁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学士,25岁她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她34岁成为哈佛的化学和物理双学科正教授,是哈佛物理系和化学系少有的双科教授。作为年仅40岁的女性,庄小威在科学殿堂里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她在哈佛大学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还是
光明日报 - 庄小威,诺贝尔奖 - 2012-09-18
Nature:科学家Nature发文,有望助力新型抗生素研发
全世界范围内,新型抗生素的缺乏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而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新药研发则一直困难重重。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科学家们面对这一难题做出了突破。
学术经纬 - 抗生素,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 - 2018-05-07
Nano Letters封面 :北大王世强组揭示控制心脏收缩功能的重要分子机制,为认识和治疗心脏疾病提供了新理论、新思路
2020年9月9日,著名的纳米科学期刊 Nano Letters 以封面故事发表了北京大学王世强教授实验室与斯坦福大学崔便晓教授实验室合作的研究论文。为认识和治疗心脏疾病提供了新理论、新思路。
Bio生物世界 - 心脏疾病,分子机制,心脏收缩功能 - 2020-09-16
Nat Commun:机体的触摸感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机制,这种机制或许能够帮助解释为何机体会感觉到力量或触摸的感觉;研究者指出,细胞表面脂肪的脂质筏结构能够扮演一种夹层的作用来阻断特殊酶类同结合配偶体的混合,通过触摸(机械感受)来干扰脂质筏结构就会使得酶类同配偶体混合产生
生物谷 - 触摸感 - 2017-01-08
预防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这样做就对了!
近年来,真菌逐渐成为引起人类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但随着抗真菌药的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了解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预防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上海药讯 - 抗真菌药,不良反应,用药安全 - 2020-02-28
Nat Commun:肖海华团队:纳米粒子破坏近红外光引发的癌细胞成像和光免疫治疗的细胞膜
该研究强调使用近红外光在空间和临时控制用于光动力治疗的阳离子聚合物,光免疫治疗,以及用于生物成像的NIR-II荧光。
iNature - 纳米粒子,光动力治疗,近红外光,光免疫治疗 - 2024-07-20
ACS Nano:新纳米模拟技术可阻断疟疾
疟原虫可以入侵人类的红细胞并且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近日来自巴塞尔大学等处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以“哄骗”疟原虫模拟人类细胞膜的微型纳米结构,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ACS Nano上,该研究或可帮助开发治疗疟疾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新型疗法和疫苗研究者Wolfgang Meier表示,利用纳米模拟技术就可以使得疟原虫的正常循环被打断,文章中我们设计并检测了这种宿主细胞膜纳米模拟结构的性能。为了开
生物谷 - 纳米,疟疾 - 2014-12-12
Mol Cell:程序性细胞坏死执法方式:MLKL引发细胞膜完整性破坏
细胞死亡是维持多细胞生物组织结构稳态的重要手段,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程序性坏死两种重要类型,两种细胞死亡类型的最关键区别是细胞膜完整性,细胞凋亡是保持细胞膜完整性的细胞萎缩,即使到最终的细胞片段形成仍保持细胞膜包绕而程序性坏死(Programmed necrotic cell death)的特征表现 是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导致细胞内物质释放
科学博客 - 程序性,坏死 - 2014-04-23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