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肝癌,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该如何用?
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安全性"已获得临床的广泛认同,其显着改善了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患者对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使用及认识上有一些误区
PSM药盾公益 - 肝癌,抗乙肝病毒药物,乙肝 - 2017-08-22
国内首个儿童抗乙肝病毒药物获批
8月16日,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宣布,基于国外已经完成的儿童适应症临床试验数据和中国进行的成人适应症长期临床观察数据,其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片(博路定),获得 CFDA 批准用于治疗 2 岁至小于 18岁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代偿性肝病的核苷初治患者,这是我国首个被批准用于小龄儿童(<12 岁)乙肝患者的核苷类药物。
医谷 - 国内,首个,儿童,抗乙肝,病毒,药物 - 2017-08-18
“信心的力量”-- 抗乙肝病毒药物博路定在中国获批儿童适应症
基于国外已经完成的儿童适应症临床试验数据和中国进行的成人适应症长期临床观察数据,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博路定®(恩替卡韦片)于近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1],用于治疗2岁至<18岁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代偿性肝病的核苷初治患者。
MedSci原创 - 美通社,抗乙肝病毒药物 - 2017-08-22
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中国上市20周年:从疾病预防到治愈还有多远?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药企之一,葛兰素史克(GSK)始终以科学为导向,不断创新,将世界领先的药物和产品引入中国,目前,已在中国注册19款药品。
美通社 - 乙肝GSK - 2019-11-12
CGH:药物可阻止孕妇垂直传播乙肝病毒
根据美国胃肠病学会临床实践杂志《临床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6月刊上刊登的一篇文章称,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围产期的传播。“如果我们减少乙肝的全球发病情况,我们需要首先解决的是母婴传播,这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研究作者Yuming Wang表示。他来自中国重庆西南医院传染病研究所。“我们发现替比夫定不仅可切断孕妇垂直传播给婴儿乙肝病毒的途径,而且妇女和婴儿对此药
生物谷 - 药物,孕妇,乙肝病毒 - 2015-06-04
日本发现一种抗乙肝病毒化合物
日本京都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研究人员与同行合作发现了一种抗乙肝病毒化合物,有望用于研发治疗乙肝的新型药物。乙肝病毒的复制需要一种名为共价闭合环状DNA的遗传物质,医学上可使用干扰素分解共价闭合环状DNA,以治疗乙肝,但是干扰素会导致发热和倦怠等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名为CDM-3008的化合物能够抑制乙肝病毒的共价闭合环状DNA。
中国科学报 - 乙肝 - 2019-06-20
乙肝病毒是否存在父婴传播?
害怕把病毒传染给孩子而不敢生育,或者担心抗病毒药物对孩子有影响而擅自停止治疗,产生了很严重的后果。这样的患者,怎么办?
健康界 - 乙肝病毒,父婴,传播 - 2018-02-28
J Viral Hepat:肝移植患者,在强效抗乙肝病毒药物预防下,仍然存在低水平致癌乙型肝炎病毒变异
与严重肝病相关的OBI和HBV变异仍然存在于经核苷酸类似物预防的肝移植患者中。虽然在免疫抑制下,HBV得到控制和cccDNA转录沉默可能发生,但在HBV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中,不会出现完全病毒学清除。
MedSci原创 - 肝移植,准种,变异,analogues,(NA),prophylaxis,单核苷酸多态性 - 2018-01-22
eLife:乙肝病毒起源于何处?
据《eLife》文章报道,追踪两类乙型肝炎病毒(HBV)地理来源和全球传播,发现D型和A型(HBV-D和HBV-A)起源于中东和北非,并且两种基因型的全球传播模式差异迥然。
生物通 - 乙肝病毒,起源,进展 - 2018-08-08
Front Immunol:乙肝表面抗原与乙肝病毒DNA在划分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自然病程阶段的能力不同
已确定的NSHA涉及ALT正常的高水平HBV DNA,已确定的SHA涉及降低ALT升高的高水平HBV DNA
MedSci原创 - 乙肝表面抗原,慢性乙肝病毒 - 2022-09-29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是终生的吗?
几个月前查出乙肝病毒携带:大三阳,病毒量5.8E+07,肝功能正常。我想问的是:①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免疫耐受期无论长短,是不是终会被打破,进入病毒清除期?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吗?②在免疫耐受期内,大三阳、病毒复制高,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免疫耐受的时间越长,预后越不好?③有没有什么办法人工打破免疫耐受?除了定期复查,日常生活注意外,还有什么方法来对付这种情况吗?
南方医院骆抗先工作室 -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 2018-08-29
gp96抗乙肝病毒功能研究获进展
gp96能作为分子伴侣结合细胞中的肿瘤抗原、病毒抗原或胞内细菌抗原,并将结合的抗原表位呈递给抗原递呈细胞的“专用运输车”MHC I类和II类分子,从而启动特异性T细胞CD8+和CD4+T细胞免疫应答
乙肝,热休克蛋白,gp96 - 2011-08-01
Journal of Virology: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新作用机制
近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颂东课题组发现了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新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病毒学期刊》。 据了解,使用干扰素(IFN-α)和抗病毒药物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基本手段。干扰素治疗是目前药物治疗后持续应答率最高的治疗方法。少数患者在治疗后,可伴随表面抗原转阴,达到治疗慢性乙肝的终极目标。但干扰素对不同乙肝患者的疗效差异很大,学界对此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 该
Journal of Virology - 干扰素,乙肝病毒,新作用,病毒感染 - 2012-10-31
基因测序揭示乙肝病毒整合机制
2012年5月28日,由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亚洲癌症研究组织ACRG共同完成的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HBV)整合机制研究成果(Genome-wide Survey
EurekAlert中文 - 乙肝病毒,肝癌,基因 - 2012-05-29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