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目前,肥胖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最新版《2023年全球肥胖地图》显示,到2035年,全球将有超过40亿人属于肥胖或超重,占全球人口的51%。
《地图》中对超重的定义为BMI≥25kg/m^2,对肥胖的定义为BMI≥30kg/m^2。数据表明,在全球年龄>5岁的人群中,「超重/肥胖率」将从2020年的38%迅速增加到2035年的51%,人数将由2020年的26亿人,攀升到2035年的超过40亿人;「肥胖率」将由2020年的14%上升至2035年的24%,人数将达到近20亿。其中,成年男性肥胖率将由2020年的14%增长至2035年的23%;成年女性肥胖率将由18%增长至27%。
表:全球超重/肥胖总体趋势预测(2020-2035年)
肥胖是一个复杂系统问题,而中国的肥胖问题是由多层次、多方面的政策、环境、经济、社会和个人行为因素共同驱动的。尽管全球肥胖流行的驱动因素还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肥胖防控应针对肥胖问题的所有层面,系统学方法可以有效促进肥胖预防。目前能够确定的是需要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来确定针对中国地区人群肥胖水平决定因素和个体水平风险因素的系统性方法。从生物学上来说,它可以理解为饮食、体力活动、遗传易感性等个体因素导致的能量过剩。然而,这些个体层面很大程度上由致胖环境和更深远的社会经济因素所驱动。
其中,个体层面的危险因素一直是我们关注与调控的重点:
1. 饮食和营养:过去几十年,我国已经从传统的以粗粮和蔬菜为主的植物性饮食逐渐转变为西式饮食模式,其中动物性食品、精制谷物和深加工、高糖、高脂食品消费量暴增。
其中,1990-2017年间,我国饮用含糖饮料所致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分别增加507.3%和453.3%!也就是说,含糖饮料已成为严重危害健康的“甜蜜负担”。
2. 体力活动:这是肥胖的另一主要危险因素。CNNSs的纵向数据显示,从2004-2011年,我国男性在休闲体力活动中消耗的能量减少了36%,女性则减少44%。
与活动减少相一致的是,从2002-2012年间,我国成人平均久坐时间从3.7h/d增加至4.0h/d。
3. 遗传易感性:目前的GWAS研究已经确定了100余个与肥胖相关的遗传变异位点。
4. 社会心理因素:文中着重强调了睡眠不足是我国人群肥胖的危险因素。一项针对我国成人、随访了8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与每天睡眠时间7h的参照组相比,每天睡眠不足6h的人体重显著增加(≥5kg)和中心型肥胖的风险更大。
据数据显示,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我国第6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肥胖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需要长期干预的慢性疾病状态。
但肥胖管理的首要目标不再局限于减重本身,还包括处理并发症和改善整体健康状态。除外减肥药物,减重手术越来越受到推荐。
1. 生活方式干预:这是所有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干预的基础。主要包括减少饮食热量、增加体力活动等综合干预手段。
2. 药物治疗:是欧美国家目前最受欢迎的治疗选择,同时也是各大公司争相占领的“高地”。其中,GLP-1受体激动剂目前被认为是十分具有前景的药物。
3.减重手术:对于重度肥胖患者,减重手术是唯一能实现短期和长期持续减重、改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然而,减重手术对长期死亡率和预期寿命的影响仍是大家普遍担忧的问题。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的肥胖患病率日益攀升,但我国近来年在肥胖临床管理指南制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重要的是,在最近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国家行动计划中,已经将肥胖和体重控制以及改善饮食和体育活动纳入了行动目标。相信随着我国人群对于肥胖正确认知的不断加深,并在全面的政策支持下,定能够有效减轻日益增长的肥胖负担。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控制体重真的很重要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