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打赌!这样的大脑中动脉你肯定没见过

2020-03-05 HH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大家好,我是大脑中动脉。

大家好,我是大脑中动脉。

在脑血管病领域,提起我呀,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许大家对我的名字非常熟悉,但对我知根知底的人却不多。

看来,是时候刷一波存在感了。

我从哪里来

首先来讲讲我的身世吧,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我从哪里来。

你们知道吗,在脑血管家族里,我在脑血管发育过程中算的上年轻的。在胚胎 28-30天,颈内动脉分出头支和尾支。我们家哥哥大脑前动脉,就是头支的延续。

随着胚胎发育的演进,脉络膜前动脉远端出现了很多树枝状动脉丛(plexiform arterial twigs),而我就是演化自这些树枝状动脉丛的融合和回归。最终,大脑中动脉主干变得成熟,成为了大家所熟悉的模样。我从哪里来请参看图1和参考文献[1]。

悄悄告诉你们,Heubner回返动脉也是这些动脉丛演化出来的,所以他也是我兄弟。


图1 大脑中动脉胚胎发育示意图(改编自文献[1] )

我也会变异

大多数时候,我是很乖巧的,很少发生解剖学变异。回忆一下,很少有人在临床上这样对你讲:“快看,这张片子上有变异的大脑中动脉。”

其实,有的时候太孤单,我也会摇身一变,大家能认出我吗?

有时我的身旁会出现相伴而行的动脉,这类解剖学变异有两种:副大脑中动脉(accessor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MCA)与重复大脑中动脉(duplicated middle cerebral artery, DMCA)。

AMCA与DMCA的样子有点类似,具体的区别是,AMCA自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CA)发出,而DMCA自颈内动脉发出(图2)。关于AMCA和DMCA的形成有多种理论假设,可能是MCA早期的异常分支发育而来,也可能是前面提到的树枝状动脉丛融合时出现了异常导致两条血管主干出现[1]。


图2  AMCA与DMCA

有时,我也会像椎动脉那样“开个窗”:基底动脉有基底动脉窗,我也有大脑中动脉窗,通常医生们称它为大脑中动脉开窗畸形(MCA fenestration)。

开窗畸形指动脉在走行中分叉成2支,平行走行一段之后重新汇合形成1支的窗样结构。不过这种情况在我这里很难见到,一千个人里面可能有1-4个出现这种情况[2, 3]。下面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把***一遇的大脑中动脉开窗畸形给大家展示一下(图3)。


图3 大脑中动脉开窗畸形(图片来自参考文献[4] )

有时,我干脆变得没有了主干,是一团类似树枝样的动脉丛,可以称为树枝状MCA(Twig-like MCA)(发生于一侧大脑中动脉,另一侧正常)(图4)。

有研究者推测,我在发育的过程中“偷懒了“,前面提到的那些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树枝状动脉丛几乎没有融合,自打出生以后就是这副像树枝一样的模样了,长大以后因为脑血管病或检查发现了这种变异。

不过,这些都是猜测,还没有人能证明这一点。其实我也很困惑,我是怎么变成这样子呢,难道是日子太过无聊?


图4 树枝状MCA。A图,MRA位见左侧MCA。B图及C图, DSA和CTA分别显示了树枝状动脉丛(图片来自参考文献[1] )

对了,仔细观察的你可能会想到另外一种模样类似的疾病——Moyamoya病(moyamoya disease, MMD)。一种区分树枝状MCA和MMD的方式是,MMD通常双侧的MCA都受累,而树枝状MCA却只是单侧的变化。

当然了,如果遇到单侧的MMD,这就很难鉴别了。如果前文中研究者的推测正确的话,树枝状MCA和MMD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在刚出生时树枝状MCA就存在了,而MMD患者刚出生时MCA完全正常。

可惜,目前发现的有树枝状MCA的年龄最小的人是一位10岁的小朋友[5]。我真的很期待能揭开这副模样的谜底呢。

我的自述就先到这里啦,经过这一番讲述,大家说说,我——大脑中动脉的存在感是不是蹭蹭上涨呀?你是不是也对大脑中动脉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我的解剖学变异比较少见,但是如果你记住了,很可能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帮到你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34455, encodeId=16dd16344551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608438587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大脑中动脉#</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3858, encryptionId=e6084385876, topicName=大脑中动脉)],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76422174069, createdName=楚钟, createdTime=Thu Jul 23 11:56:00 CST 2020, time=2020-07-23,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大脑中动脉狭窄没有症状?ASL告诉你侧支循环灌注的差异!

近年来出现的伪连续ASL(pseudo-continuous ASL, pCASL)技术,具有全脑成像、信噪比和标记有效率高、人体组织能量吸收及磁转移效应低的优点,尤以3D-ASL为代表,成为促进ASL广泛临床应用的契机。本研究通过利用3D伪连续ASL(3D pCASL)比较2个标记后延迟时间(PLD)来评估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单侧大脑中动脉(MCA)侧支循环功能的差异性,并将结果发表在J Cereb

Neurology:无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高分辨MRI显示深部微小侧枝流空

目的: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旨在探讨高分辨率MRI(HRMRI)下,狭窄闭塞大脑中动脉(MCA)患者深部微小侧枝流空(DTFV)的发病率及临床相关性。方法:研究者回顾性分析477例MCA狭窄闭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HRMRI。DTFV的存在和分布,定义为HRMRI至少2个连续的T2加权图像,观察到MCA周围3个或更多的流动空隙。分析DTFV与狭窄程度(轻度<50%,中度50%~70%,严重70% -

Stroke:皮层静脉充盈是大脑中动脉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因子

背景:闭塞动脉的下游的静脉血流可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研究者旨在应用动态CT血管造影评估皮层静脉充盈(CVF)情况,并且评估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患者在卒中发病后9小时内行CT平扫及全脑CT灌注/动态CT血管造影。研究者定义不良预后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应用泊松回归分析CVF范围和速率和3个月不良预后的相关性。除外年龄,卒中的严重程度、治疗方式、ASPECT评分

PLoS One:涉及岛叶皮质的缺血性卒中,可能是心源性栓塞的危险因素

目的:评估心源性脑栓塞是否与岛叶部位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方法:识别症状开始7天内的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基于弥散加权成像,研究包括大脑中动脉(MCA)中缺血性病变。根据梗死是否涉及岛叶,将患者分为两组中一组。主要预后为根据是否涉及岛叶,比较心源性脑栓塞的频率。共有MCAO供血区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112名(8.5%)涉及到岛叶。与未涉及岛叶(30.4%)的患者相比,涉及岛叶卒中(52.7%)的患者

Stroke:大脑中动脉相关脑卒中后引发的小脑下脚退变

皮层桥小脑通路传入神经阻滞是交叉性小脑失联络的主要机制。尽管小脑能够收到来自皮层脑桥小脑通路、脊髓小脑通路的传入神经,但是否脊髓小脑通路传入神经阻滞导致小脑功能不良尚未证实。因此,本研究旨在验证大脑中动脉相关脑卒中后脊髓小脑通路变化。

Stroke :CT灌注中大脑中动脉深部供血区通透性预测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价值。

CT灌注(CTP)中的通透性(PS)反映了血脑屏障通透性,与出血转化(HT)有关。大脑中动脉(MCA)深部供血区的HT可在大血管闭塞再通后出现。本研究旨在确定HT和MCA深部供血区PS的关系,并将结果发表在Stroke上。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