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走路不稳20年,多次求医无果,病因竟然是被吓得?

2024-10-25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26 岁小李常摔倒,检查无果后从病史发现关键,基因检测确诊为过度惊吓反应症。介绍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强调易被误诊,氯硝西泮为首选药物,处理不及时可致严重后果。

今年26岁的小李,觉得自己的人生像是被套上了一个沉重的枷锁。从小到大,尽管生长发育正常,但小李自会走路起就经常摔倒,时常摔得头破血流,运动能力也比同龄人差,尤其是跑步速度,但迟迟找不到病因。

这次,他带着最后的希望来到某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医生为他安排了针对性的检查,但是遗憾的是,肌电图和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显示无异,这样的结果令专家团队也觉得意外。

仪器设备给不了诊断,还是要从病史入手!医生重新仔细询问小李的病情,从第一次发病到最近一次发病,时间、地点、症状……一一排查,不忽略任何一个细枝末节。小李姐姐无意间说的一句话引起了医生的注意。“这孩子长大以后也经常摔倒,有时候听到摩托车的喇叭声都会吓得摔倒在地。”

令人意外的病因

难道是容易被惊吓到?这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成为发现小李患“疑难杂症”的关键。医生为小李安排了基因检测。基因检测结果提示他患有一种过度惊吓反应症的罕见病。小李终于解开了困扰自己多年的病因,他或系我国这一罕见病的第7位患者。

过度惊吓反应症(hyperekplexia)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也称为遗传性惊吓病(hereditary startle disease)。本病的主要特点为对意外的不能预期的听觉、视觉或触觉刺激产生过度惊吓反应,进而出现短暂的全身僵硬。发病可从新生儿期开始,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直,严重时可致窒息,年长儿主要表现为惊吓后反复摔倒。

病因

过度惊吓反应症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由GLRA1、GLRB、ARHGEF9、SLC6A5、GPHN基因突变引起。

临床表现

过度惊吓反应症主要的临床特征为:新生儿期及婴儿期起病,少数可在宫内起病。多由不可预料的外界刺激(听觉、视觉或触觉等)后产生过度的惊吓反应,这种反应不能自主适应,宫内期表现为频繁的发作样异常胎动;新生儿期表现为夸张的惊恐样表情,四肢抖动,烦躁不安,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直,身体呈弓状,多伴嘴唇青紫,呼吸暂停,甚至窒息死亡,但也有少数患儿仅表现为惊跳反应,而无身体僵直及呼吸暂停;婴儿期与新生儿期大同小异,但可发现患儿上述表现时意识清晰。频繁的惊吓反应常可导致腹部肌肉频繁收缩,腹内压增高,进而引起腹股沟疝、脐疝,部分患儿还出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睡眠期肢体不自主运动等。多数患儿症状在婴儿期逐渐缓解甚至消失,个别患儿可持续至成年甚至终身存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临床表现逐渐减轻;1岁以上未完全缓解患儿多有摔伤史,这种摔伤可能是由于受惊后全身僵直或肌张力增高,虽有意识但不能灵活的支配肢体作出预防措施导致的。

诊断

点鼻试验阳性(叩击患儿鼻尖或上唇导致面部肌肉收缩同时伴有头后仰或身体僵硬的反应,且多次试验无适应性)是诊断该疾病的特异性方法。

一般生化检查、头颅MRI、肌电图无明显异常。发作期间脑电图可呈正常或非特异性改变。基因检测是目前唯一的确诊手段,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极易被误诊为癫痫。视频脑电图是将过度惊吓反应症与惊吓性癫痫等癫痫类疾病进行鉴别最简单直观的方法。过度惊吓反应症患者(不包括其中合并有癫痫者)的视频脑电图强直发作期可表现为广泛性强直性肌电伪差遮盖脑波,不伴痫样放电或发作期背景改变;发作间期多正常或存在非特异性表现。

治疗

氯硝西泮是治疗该疾病的首选药物,另外还有使用抗发作药物治疗该疾病的报道,如左乙拉西坦、苯巴比妥、氨己烯酸、卡马西平等,但效果尚未明确。本病虽然一般预后较好,但处理不及时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及窒息甚至猝死。

参考资料

1.贺娟, 苏衡, 陶莉, 等.  新生儿期起病的过度惊吓反应症一例 [J] .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22, 37(1) : 82-83. DOI: 10.3760/cma.j.issn.2096-2932.

2.SLC6A5基因突变引起过度惊吓反应症患儿1例的临床与遗传学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12):748-75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33401, encodeId=60662233401f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a8be95562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罕见病#</a> <a href='/topic/show?id=d2481206158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过度惊吓反应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9556, encryptionId=5a8be955621, topicName=罕见病), TopicDto(id=120615, encryptionId=d2481206158d, topicName=过度惊吓反应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Oct 27 12:28:16 CST 2024, time=2024-10-2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没想到,多年的食欲不佳,病因竟是数十年前的祸根

8 岁伽罗食欲欠佳,经检查确诊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介绍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辅助检查及诊断治疗,强调暂无有效疗法。

反复发热,全身奇怪症状,三年找不到病因,直到做了基因检测……

苏先生全身症状不断,辗转多院多科室,最终确诊为 VEXAS 综合征。本文介绍该罕见病的表现、诊断及治疗。

天生的海绵宝宝,无力的坐、立、走,甚至呼吸,幸运的是,有药可医

本文介绍脊髓性肌萎缩症,包括症状、致病原因、携带率、分型、诊断及治疗。多款药物获批,经医保谈判价格降低。

JAMA Network Open:英国和加拿大罕见病儿童全基因组测序后的医疗费用

这一发现表明,患者利益和成本效益应该成为GWS实施的驱动因素。

活着的幽灵!只有半张脸!一半脸面如桃花,一半脸形若枯槁

介绍 Parry-Romberg 综合征患者考德威尔的经历,阐述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症状、诊断依据及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罕见病的基因治疗

文章提出了一个关于这些基因疗法的潜在商业模式,并强调了基因疗法在治疗罕见病方面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

《新英格兰杂志》:用于诊断罕见病的基因组测序

该团队提出在一个大型多样化研究队列和一个小型临床队列中,队列中的人群曾接受过基因检测,全基因组测序的诊断率约为8%,并且能够发现几种以前未通过外显子组测序或其他技术检测到的致病变异。

静脉里的“爬山虎”,肿瘤“爬”向她的身体各处,这位孕妇还有救吗?

介绍罕见病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如谢女士病例,阐述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强调其罕见性及复杂的诊疗过程。

这类罕见病与自身免疫相关,累及多系统,一文奉上14个风湿免疫罕见病病例

本文介绍多种风湿免疫性罕见病,包括系统性硬化症等,阐述其症状及特点,强调这些疾病累及多系统、临床表现多样但有共性。

耳朵大了不一定是福气,也可能是影响全身的“大耳朵病”

52 岁刘先生大耳朵肿痛伴发热等,最终诊断为复发性多软骨炎。介绍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