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慢性便秘的治疗药物及选用
2023-04-20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慢性便秘通常表现为排粪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和(或)排粪困难。排粪困难主要包括排粪费时费力、手助排粪、排出困难、排粪不尽感、肛门坠胀感等。
慢性便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 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慢性便秘通常表现为排粪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和(或)排粪困难。排粪困难主要包括排粪费时费力、手助排粪、排出困难、排粪不尽感、肛门坠胀感等。
一、慢性便秘的治疗药物分类
便秘经过4~8周的基础治疗无 效,可酌情选用相应药物治疗。便秘药物可根据病情轻重及便秘不同的类型进行选择:
轻中度便秘患者,可选用容积性或渗透性泻药,必要时联合使用;
重度便秘患者,在容积 性和渗透性药物无效时,可联合选用促动力药或促分泌药;
慢传输型便秘,表现大便次数减少、缺乏便意,可选用容积性、渗透性、促动力泻药,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排便障碍型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费力、 粪便干结、排便不尽感,生物反馈疗法是此型的主要措施,也可适当使用渗透性、容积性泻药;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注重心理治疗,可选用渗透性泻药。
便秘的常用药物分类、特点及注意事项
二、便秘的常用治疗药物
01 聚乙二醇4000散:适用于成人及≥8岁儿童便秘的症状治疗。口服:10 g/次、1~2次/d,或20 g/ 次,顿服,将此药溶于一杯水中后服用。可用于糖尿病或需要无糖饮食的患者。
注意事项:大剂量用药可能会出现腹泻,少数有腹胀、腹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停药24~48 h即可 消失,随后可减少剂量继续治疗。禁用于小肠或结肠器质性疾病患者、未诊断明确的腹痛症状、对药 物过敏者以及果糖不耐受患儿。
02 乳果糖口服溶液:主要用于慢性或习惯性便秘。乳果糖除了具有渗透性泻剂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益生元的作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起到治疗作用。同时在肝性脑病中也用于治 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注意事项:治疗的起始几天可能会出现腹胀, 通常继续治疗可消失,当使用剂量高于推荐剂量 时,可出现腹痛、腹泻,此时应减量。长期大剂量服 用导致腹泻,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需注意减 量应用。禁用于半乳糖血症、肠梗阻、急腹症等,与 其他导泻剂同时使用需谨慎。
03 比沙可啶肠溶片:用于急、慢性便秘和习惯性便秘。口服,整片吞服。6岁以上儿童 1片/次, 成人1~2片/次、1次/d。
注意事项:必须整片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后 服用,服药前后2 h不服牛奶或抗酸药。偶可引起 明显的腹部绞痛,停药后即消失。长期服用可导致 结肠黑变病,因此建议短期、间断服用。禁用于< 6岁儿童及孕妇、急腹症、炎症性肠病患者。
04 利那洛肽:主要用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可显著增加患者每周自发排便次数,改善排便费力和粪便性状,并可有效缓解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由于该药在胃肠道中代谢,极少吸收入血,安全性较好。 成人口服剂量 290 μg/次、1 次/d,至少餐前 30 min 服用。不建议18岁以下儿童应用。
05 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用于治疗成年女性患者中通过轻泻剂难以充分缓解的慢性便秘症状。 口服,可在一天中任何时间服用,餐前餐后均可。 成人2 mg/次、1次/d。老年患者(>65岁)起始剂量 为 1 mg/次、1 次/d,如有需要,可增加至 2 mg/次、 1 次/d。
注意事项:一般每日剂量不超过2 mg,超过剂量可能不会增加疗效。治疗4周后无效者,应该重 新进行评估。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透析患者、有 严重肠道疾病者或近期接受肠道手术者。在使用之前,应排除继发性原因导致的便秘,并确定患者在至少6个月时间内使用轻泻剂而无法达到充分缓解。
06 益生菌及益生元:慢性便秘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补充含双歧杆菌、乳杆菌、枯草杆菌 等益生菌制剂,尤其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复活制剂,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促进肠道蠕动和胃肠动力恢复改善便秘症状。 目前推荐其作为慢性便秘的长期辅助用药。
07 开塞露:用于小儿、老年体弱便秘者的治疗。将容器顶端刺破或剪开,涂以油脂少许, 缓慢插入肛门,然后将药液挤入直肠内,成人1支/ 次,儿童0.5支/次。
注意事项:刺破或剪开后的注药导管开口应光滑,以免擦伤肛门或直肠。对此药物过敏者禁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应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等.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年19卷12期, 1100-1107页, ISTIC, 2021.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 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2, 25(1):9.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